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神州風采     百姓生活     時代楷模     合作單位         



劉烈與河豚魚(遼寧電視臺)


  在距盤錦市40公里的大洼縣二界溝鎮,有一片近萬畝的養殖場,這裡養殖著中國對蝦、海蟄、河豚魚等,它的主人便是盤錦市劇作家、年近五十的劉烈。雖然從市區到這裡開車要一個多小時,但幾乎每天,劉烈都要到這裡呆上一陣子,尤其對這裡養殖的十多萬尾河豚魚他更是情有獨鍾,只要有時間他便要給魚兒喂食。

  盤錦市劇目創作室主任、盤錦市種養示範場總經理 劉烈

  “咱這個河豚魚需要的餌料就是天然的小雜魚,而且這個雜魚要求新鮮度必須好,而且還要根據河豚魚的大小、口型大小來配備它的餌料的大小。”

  這幾年劉烈不光在喂養河豚魚方面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經驗,在河豚魚的運輸、保鮮方面他也成了行家裏手。幾年前為了長途運輸河豚魚他曾嘗試用鐵箱運輸,結果魚死傷慘重;後來他試著用布簍運輸,沒想到由於河豚魚互相嘶咬,造成交叉感染,最後所剩無幾,經過幾次慘敗的教訓後,他終於發明了用海綿襯在布簍裏運輸河豚魚的獨特方法,創造了長途運輸河豚魚19個小時的最長時間記錄。

  “我當初從河北往盤錦運河豚魚時,因為當時這方面知識還不夠,用鐵簍運,運到家來時侯基本都死了,當時損失起碼40多萬,後來為了克服這個大關,我們就研究如何把河豚魚安全運到家,想方設法。”

  了解劉烈的人都説,別看他外表近乎懦弱,可骨子裏有股子韌勁,這話從他養河豚魚的經歷中就可以得到印證。199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劉烈了解到身含毒素的河豚魚在日本已經被食用了近三千年,重要掌握安全食用方法就可對人體起到保健作用,於是他三次去日本了解河豚魚從孵化到加工、食用的方法,回到盤錦後便開始籌錢、修魚塘。這期間他買餌料被騙過,由於沒有經驗魚成片成片的死過,在他的人生中第一次經受了巨大的壓力。

  就在同伴們都覺得前途渺茫,挺不下去的時候,劉烈卻看到了希望,他常鼓勵大家: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那時他穿梭于河北、山東等地,一天有時只睡一兩個小時。當時許多人都説他放著好日子不過,瞎折騰,可他堅信把河豚魚引進來是早福社會,為這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如今劉烈已經擁有了萬畝魚塘,還蓋起了廠房、實驗室,他創辦的盤錦市種養示範場還成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他研究的“進口河豚魚卵孵化”和“河豚魚與對蝦混養”技術項目獲得了省科委的科技成果鑒定,最近又通過了省政府科技進步獎的答辯。

  由水産養殖方面的門外漢,成為一名專家,這其中凝聚了劉烈多少心血和汗水只有他自己知道。為搞研究他曾幾天幾夜呆在實驗室,為了解河豚魚養殖動態他翻閱了大量資料,為了進行産業化深加工,他正在準備提取河豚魚毒素搞生物制藥,難怪了解他的人説他似乎永遠不知疲倦。

  對於現在還擔任盤錦市劇目創作室主任的劉烈來説,寫作永遠是他抒發內心感情的最好方式。雖然養殖河豚使他時常感到身心疲憊,但真實的生活體驗為他帶來了創作的靈感和衝動。近年來,他在省市乃至全國發表近百篇小説、詩歌、散文。他創作的歌詞《絕色的黎明》獲國家級優秀歌曲獎,他執筆的電視劇《馱起夕陽的牛》、《春潮》、兒童音樂劇《神箭》還獲得省級以上獎勵,的確,獨特的生活經歷為他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創作源泉。

  每天在外面奔波、忙碌,對家庭所盡的責任便顯得太少,對此劉烈總是心存愧疚。女兒小時候問爸爸為什麼沒有時間帶她出去玩,這問題常讓劉烈無言以對,好在現在孩子已經長到16歲,開始懂事了,對爸爸的事業也漸漸理解了。

  劉烈這輩子可謂經歷豐富,下過鄉、放過馬、當過泥瓦匠、做過教師,還練過十幾年的武術,説到練武,雖談不到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可也是刀槍棍棒、斧鉞鉤叉無所不好,行意拳、八極拳、鷹爪拳都能練上幾招。也許正是對武術的愛好,才使他有了一往無前的性格和包容一切的心胸。

  劉烈創辦的中國第一家中日合資的河豚魚餐館在盤錦開業了,今年8月他又在瀋陽開辦了全國第一家河豚魚餐飲連鎖店。把美味健身的河豚魚搬上中國人的餐桌是他夢寐以求的夙願,如今終於變成了現實,他説這不僅僅是解放了一個新的食源,也是把“敢為天下先”的勇敢溶入了中國人的性格。

  劉烈創辦的種養示範場每年可以産河豚魚十多萬尾,産蝦二、三十噸,今年他們開始試養600畝海蟄又獲得成功,許多人慕名前來取經,每當這時劉烈總是非常興奮,毫無保留地傳授養殖、運輸、加工方面的技術,劉烈認為河豚魚養殖是海水養殖業的亮點,可以出口創匯,還可以帶動養蝦業和相關産業的發展,他希望這一産業得到更多人的關注,更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這一産業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養殖河豚魚近十年了,在經過無數磕磕碰碰、跌跌打打之後,劉烈對生活對事業都有了自己深刻的理解 ,在一首詩中他這樣寫到:“水産魚鱉蝦蟹,土生谷豆稻禾,一身泥土一臉褶,褶裏充滿歡樂。臉也跑的黝黑,腰亦轉得將駝,舍我一身報家國,生命從此不惑。”

  的確,劉烈已經找到了自己事業的支點,發現了生命的真諦。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