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陸)以人為本,用自己的智慧和靈感在三秦大地上設計建造出一件件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堪稱藝術經典的建築瑰寶,為弘揚民族文化奉獻自己的一生。這就是建築設計大師張錦秋,一個有著36年黨齡的共産黨員的真實寫照。
地處西安市中心的鐘鼓樓廣場是張錦秋大師的得意之作,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雄偉的鐘鼓樓、茵茵的綠地、繁華的地下商場、古色古香的名牌老店,使它不僅成為西安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場所,更使它成為了古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可誰能想到,建造鐘鼓樓廣場在當時卻是一分錢都沒花。
張錦秋告訴記者:這錢從哪兒來?我們首先從開發地下空間入手,也就是説,地上建廣場,地下建一個兩層的商城,把這個商城賣出去,賣出去的這個錢就可以拿來做政府想做的事情,最後,地面上建的綠化廣場,地下商業街,旁邊的名牌老店都是用開發地下商城所賺得錢建造的。
圖紙上一小塊合理的設計,卻省去幾個億的建築費用,這一小一大之間的對比,也給地處欠發達地區的西安市指明了一條經營城市的新理念。但是最讓張錦秋大師感到欣慰的卻是她當時在已經成形的設計規劃上最後一個細微的調整。
張錦秋説:規劃上最初規定的是綠化廣場,當時我們想如果建一個大草坪的話,市中心倒是好看了,但市民卻進不去,草坪不讓踩,所以我們就採用了這種網狀的,棋盤式的格局,裏面設置了許多石頭凳子啊什麼的。每當我現在從這兒走過的時候,看到廣場上老人孩子在休息,老人坐在石凳上,小孩子在旁邊玩,我就覺著説建築師要以人為本,確實不是一句空話。
正是始終堅持了“以人為本”的這個信念,張錦秋的一件又一件作品才在三秦大地上遍地開花。
張錦秋的作品為古老的三秦大地增添了時代的韻味,也獲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在去年陜西評出的“關中新八景”中,她設計的建築就佔了四個。對張錦秋而言,每一件作品就象自己的兒子一樣,從構思、設計、建模到成型,都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她的這種嚴謹的工作作風、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這種為弘揚歷史文化而甘願付出自己一切的初衷,正是她躬身踐行江總書記”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體現,同時也使她贏得了我省廣大黨員的信任。 張錦秋告訴記者:(當選為黨代表)我覺得有一種使命感,這種感覺可以説大大超過了榮譽感,現在距離十六大召開還有20天左右,在這段時間裏,我想我要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應該更好地以“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比如以人為本這樣一個基本理念,我目前正在做黃帝陵二期工程的設計方案,我和我設計組的同志們,正在加班加點,為這個方案的提高和完善做最後階段的工作,到月底吧,用我們一個完整的黃帝陵祭祀大院的設計方案來向十六大獻禮。
張錦秋作品有:
陜西歷史博物館 國家優秀設計獎
西安鐘鼓樓廣場 建設部優秀規劃獎
法門寺工程 建設部優秀設計表揚獎
阿倍仲麻呂紀念碑 國家建工總局優秀工程獎
三唐工程 國家優秀設計獎
陜西省圖書館 1995年設計
西安國際會議中心
大雁塔南廣場
陜西省美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