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是一切建設的基礎。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市各級黨組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總目標,與時俱進抓黨建,使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增強,為推動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在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全市各級黨組織緊密圍繞中心工作,加大工作力度,使國有企業、社區、非公有制經濟和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保持了黨員隊伍的先進性。
提高國有企業黨建質量,促進企業改革和社會穩定。在國有企業改制中注意做到“四個同步”,即:關閉破産企業在各項工作結束後,原企業黨組織才能與企業法人的登出同步進行;改制和破産中分離重建企業,黨組織組建與新建企業同步進行;下崗、退休和解除勞動關係職工黨員的組織關係一經轉出,新就業單位或社區黨組織必須同步接收;企業關閉破産時組建的留守、待崗、離退休職工和再就業中心的黨組織,必須在關閉破産企業遺留問題處理完畢後撤銷。
開拓社區黨建,形成共駐共建的良好局面。在社區黨建工作中,我市及時將81個街道黨委改建為黨工委,社區普遍建立黨總支,居民樓院設立黨支部,根據情況設立流動黨員和下崗職工黨員等特色黨支部,把黨的領導貫穿於社區各項工作之中。
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擴大了黨的工作覆蓋面。針對非公有制黨建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我市普遍建立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檔案。目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已建立1768個黨組織,佔應建黨組織的96%以上,其中外商投資企業中黨組織的組建率為98.6%。有力保證和促進了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注入新動力。從2001年初開始,我市在109個鄉鎮、1293個村的4.5萬名農村基層幹部中開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農村基層黨組織還以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為主題,建立各類黨群共富組織7.8萬個,5萬餘名黨員帶動23萬多農戶積極參與,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加強黨員管理教育,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去年我市抓住國有企業改革脫困基本結束的有利時機,對下崗職工黨員組織關係進行梳理,為5019名黨員重新接轉了組織關係,使他們“離崗不離黨”,&&再就業。各級黨組織實行開門民主評議,1997年以來,全市處置不合格黨員1400多名。
以先進典型弘揚時代精神。樹立先進典型,弘揚時代精神,已成為我市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大特色。90年代以來,優秀共産黨員徐德純、黨的好幹部陳文松、“鐵法官”譚彥、全國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姜雲勝、“下崗職工的好大姐”戚秀玉,甘井子區紅旗鎮岔鞍村南岔溝黨支部書記韓行通等一大批黨員幹部,在全省乃至全國形成了強有力的影響。全市各行業、各條戰線廣泛開展學先進、樹形象、比幹勁、做奉獻活動,形成了奮發進取、昂揚向上的濃厚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