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鎮上的農民賣掉耕牛,丟棄鋤頭,住進城裏人住的單元樓,似乎是件不可思議的事。但是發展小城鎮建設,讓現在的城鎮城市化連接起城市和農村是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途徑。近幾年,陽泉郊區的幾個城鎮在這方面發展很快,成為我省小城鎮建設的典範。
(現場)提起農村,人們總是想到土窯洞、土灶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近幾年隨著我省小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身後的這小洋樓就是陽泉郊區河底鎮紅土岩村農民剛剛竣工的住宅。
農民張富海是村裏的中等戶,今年他湊了點錢買下了村裏第一批改造的住宅。
和新家相比老張家的舊窯洞顯得寒酸了許多。這回村裏和老張家一起遷入新居的有8戶人家,這只是河底鎮小城鎮建設的一個試點。
和河底鎮相比,陽泉郊區蔭營鎮的小城鎮建設起步要艱難的多。蔭營鎮是陽泉郊區人口最密集,工業最集中的城鎮。全鎮基本沒有國有土地,房産權也大部分屬於農民自己。小城鎮建設的第一步必須首先改造農民住宅。
艱難的起步工作已經過去。這裡是陽泉郊區的蔭營鎮,看起來這裡和大城市的社區一樣,有水有電有暖氣,不過不同的是這些單元房住著昔日手拿鋤頭、鞭趕牲口的農民。
在改造中,鎮上入住住宅小區的已經有603戶,小區還有空房,鼓勵附近村的農民購買並放開了小城鎮戶口的限制。
目前小城鎮建設的二期工程已經開工,主要是一些商貿、教育和文化中心建設。而對於一些多年形成的老企業的改造也在小城鎮建設的範圍內。
目前的蔭營鎮東面現代化的住宅小區已具雛形,西面是正待改造的舊城。新舊的交界在這裡清晰的顯現。
讓農村向城市轉化,實現人口集中、産業集中、市場集中這是個艱巨的工程。尤其對於山西這個山區多、農業人口多、貧困地區多的省份,現代文明是人所共想的,小城鎮的成功建設將為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山西電視臺:趙華琳 程志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