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神州風采     百姓生活     時代楷模     合作單位         



灶房的變遷


  不久前的一個雙休日,母親從鄉下打來電話,要我和新婚的妻子一起到鄉下老家,嘗嘗她親手給我們做的“農家樂”。

  盤桓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思緒翻滾,浮想聯翩:是呀,這五年,家裏變化頗多,但我感觸最深的還是灶房的變遷。

  在我兒時的記憶深處,母親曾深受灶房之苦。那時,家裏燒的是柴火,老灶房極其狹小,是用田泥和上稻草梗壘成的半間土坯房,歪在低矮潮濕的兩間木屋旁。灶臺則完全是用黃土築成的,只有一個灶膛,且又小又矮,火苗在灶膛裏亂竄一陣之後,便冒出一股股濃烈的煙霧,讓人窒息。因灶膛通風不良,“吹火筒”便成了母親每天必用的工具,而且常吹得母親兩腮腫大。柴火也是一個大問題,母親常常和村裏人一起上山砍柴。長年累月,原本綠綠蔥蔥的山巒被砍成了光禿禿的“土饅頭”,因水土流失而引發的泥石流常常侵襲著這個古老的村莊。做飯的繁瑣與辛苦更不用説,每天一大早,母親首先用鐵窩燒洗臉水,接著用這口鍋煮飯,飯熟後再忙著炒菜,最後燒洗碗水和開水。一個多鐘頭下來,母親的雙眼已被灶煙熏得通紅,淚流不止。家裏人也常常只得吃“涼飯”。一到傍晚,收工回家的母親又不得不“重抄舊業”。每次做完飯菜,母親總是説:“等將來有錢了,一定要蓋一間寬敞、舒適的灶房。”

  寒來暑往,由於灶煙的反復刺激,母親的眼睛經常紅腫熱痛,流出許多膿汁,視力也不斷下降。母親便間或買些眼藥膏涂涂,開始還有些作用,用久了也無濟於事。

  後來,家裏稍微有了一些余錢,母親便拆掉了原來的那間柴灶,新砌了一間蜂窩煤灶。告別柴火,燒上了蜂窩煤,這對飽受柴煙之苦的母親來説,甭提有多高興。可這號蜂窩煤灶的火勢太小,炒起菜來應不得急,菜經常炒得半生半熟的,而且半夜裏要記得起床換煤,稍不留心,則要花費半頓飯的功夫重新燃煤。更要緊的是,換煤時夾雜而起的一陣陣煤灰和燃煤所散發出的那股股刺鼻的煤氣,常嗆得母親透不過氣來,眼疾終成痼疾,家裏那臺新買的洗衣機也被“折損”得只好提前“退役”。

  黨的十五大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全新的富民政策。母親在自留地裏種植了好幾畝“無公害大棚菜”,還辦了一個土雞場,開了一家原汁原味的“農家樂”餐館,引得數十里外的城裏人常來光顧。票子多了,腰包鼓起來了,母親首先想到的便是打造一間現代化的無煙灶房,以解除她的“灶房之苦”。於是,今年初,母親在自家新建的那棟二層紅磚樓房裏,特意請專業工匠設計了一間寬敞別致的無煙灶房。灶房大約15個平方米,全鑲上了雪白的瓷磚,裏面的設施更是現代化的,液化氣灶、電飯煲等應有盡有,臨窗還裝上了抽油煙機,炒起菜來沒有半點油煙。這一切終於圓了母親多年的夢想。

  説來也怪,自從啟用那間無煙灶房以後,母親的眼疾竟不藥而愈了,哪怕下雪落雨,北風呼嘯,或是常吃煎炒之類的飯菜,也從不復發。村子裏也因很少有人再上山砍柴,山上又重新綠起來了。

  品嘗著母親親手做的“農家樂”飯菜,我和妻子似乎真正品嘗到了黨的“十五大”後現代農家心頭無盡的歡樂!

  [作者:諶爭勇 湖南安化縣人民銀行]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