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神州風采     百姓生活     時代楷模     合作單位         



建設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山西電視臺)


  地處我省北部和西部的雁門關地區與蒙、冀、陜三省交界。這裡生態環境脆弱、貧困面比較集中,但地域寬廣、種草養畜資源豐富。目前,全區域內有貧困人口102.6萬人,佔到全省貧困人員總數的36.4%,被稱為我省的西北貧困線。2001年,省委省政府高屋建瓴、宏觀決策, 出臺了《關於建設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的意見》,至此,一場以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快當地脫貧致富奔小康為主的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建設全面展開。

  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涉及4市地28個縣,人口545.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44.5萬人,佔到全省農業總人口的16.8%。一寒二旱三風沙是當地農業發展的三大制約因素。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46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41元;然而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達375元,比全省高出185元;牧業收入的比重佔農民收入人均純收入的25.5%,比全省高出15個百分點。因此,在當地發展畜牧業有著天然及傳統的便利條件。與此同時,關外生態環境由於缺乏治理,惡化趨勢嚴重,使其成為了關內和北京地區沙塵暴的重要來源和主要通道。為改變這一現狀,雁門關生態經濟區建設力爭做到新機制、高水平、高效益;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基礎、以産業化經營為途徑、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改善生態環境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在確保人均1畝高效農田或2畝基本農田的基礎上,放手讓農民種草養畜,走以牧為主、農林牧協調發展的道路。通過實施“良種工程,草林植被建設與設施養殖示範工程、畜産品安全工程、龍頭企業建設工程、市場信息工程、支持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六大重點工程”,將雁門關區域建成草茂林豐,山川秀美、畜牧發達、農業高效、農民富裕的生態畜牧經濟區。畜牧區規劃用10年時間完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田成平、省長劉振華等省領導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並深入實地親臨檢查指導,各市地及相關縣都制定了相關工作措施。從而使生態區建設有序順利進行。從2001年到目前,區內共耕地種草70萬畝,退耕種草90萬畝,“三化”草地治理200萬畝,糧經飼結構由2000年的67:32:1調整為64:25:11。畜牧業産值佔到農村牧漁業總産值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3.8個百分點,達到37%,農民人均種草養畜純收入44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達到了27%。

  展望篇:

  耕地種草面積600萬畝,退耕種草400萬畝,合計將達到1000萬畝。

  糧經飼結構調整為46:14:40,畜牧業産值佔農業總産值比重達到60%,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1200元以上,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將達到40%以上。

  這是山西臺記者任雲紅、牛才、小張、呂兵報道的。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