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山西省具備一定規模的鋼鐵廠為10家,如今數量成半為5家,而鋼産量和利稅卻都翻了番。
這顯著的變化就是全省鋼鐵行業五年來實施“結構調整,提高效益”帶來的結果。
總投資21.1億元的太鋼50萬噸不銹鋼改造項目是山西省鋼鐵行業結構調整的標誌性項目,項目達産達效後,太鋼的不銹鋼産量將由97年的不足3萬噸增至80萬噸,太鋼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不銹鋼生産基地並進入世界不銹鋼生産企業十強。
作為全省鋼鐵行業的龍頭老大,太鋼的發展正是全省鋼鐵行業不斷壯大的縮影。五年來,山西省鋼鐵企業總産值由五年前的102億元增至172億元,增長70%,實現利稅從10億元增至近20億元,翻了一番,鋼産量從年産近400噸翻番至800萬噸。太鋼、長鋼、臨鋼、海鑫、中陽五大重點産鋼企業年産量均在100萬噸以上,總産量佔據了全省的90%以上。
在五年的發展中,企業體制改革成為鋼鐵企業不斷壯大的巨大推動力。五年中,全省五大重點鋼鐵企業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積極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兼併重組、實行多元化投資,企業不斷做大做強。1998年,太鋼成功兼併臨鋼,使瀕臨倒閉的臨鋼起死回生。與此同時,全省最大的民營企業海鑫公司在短短幾年間迅速崛起,成為繼太鋼之後的第二大鋼鐵生産企業,去年上交利稅近5億元,這就是説,全省鋼鐵企業每交4塊錢利稅,就有將近1塊錢是海鑫的功勞。
統計顯示,五年來山西省鋼産總值達2500萬噸,相當於建國至95年來47年全省鋼産總量的一半。相當於1949年至1986年這36年鋼産總量。也就是説,36年時間煉出的2500萬噸鋼,用5年時間就完成了。
山西省鋼鐵行業預計到2005年:
1.鋼産量適度增長,年産1000萬噸,實現産值370億元。
2.集中力量發展國內短缺品種不銹鋼材、冷軋硅鋼片等高附加值産品。
3.太鋼形成兩條現代化不銹鋼生産線,建成世界一流的不銹鋼為主的特殊的生産企業,不銹鋼産品的國內市場佔率達到32.7%。
4.以太鋼、長鋼、臨鋼、海鑫和中陽五大重點鋼鐵企業為主,鋼鐵産業集中度進一步擴大。
這是山西臺記者任雲紅、劉光、呂兵報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