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初,為了提高工業的現代化水平,為社會主義工業提供足夠的專業人才,只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中等專業學校遍地開花,解決了現代化工業用人的燃眉之急。
現在全國的各大軍事院校也不少,但培養的都是軍官,或者是戴的眼鏡的科學工作者,真正能提槍上陣的大兵少之又少。眾所週知,中國的軍事在高科技方面不是弱項,至少在當今的國際舞臺上居於前列。為什麼我們的整體作戰實力不強呢(至少我們在朝鮮戰場與越戰中投入的是20:1或7:1的兵力才贏得了戰勢)。皆因為士兵的“武裝”不到位,首先是武器裝備,更重要的士兵的素質。記得中國有個將軍曾講過,“我們這代人,在戰場上(指抗日與解放戰場)可以靠喝半斤酒的勇氣,靠熟練的拔槍、開槍來贏得勝利,未來的戰爭要靠冷靜的頭腦、專業的技能、先進的裝備來取勝。面對現代化的高科技戰場,靠勇、靠人多,是不能從根本上取得勝利的。因此,提高部隊的作戰水平,應當從提高士兵的素質與改善武器裝備來實現。
大量引入大學生進入軍部隊固然能給部隊注入新的生機,但真正能提高整體作戰實力的方法,也只有為現代化的士兵營造生産基地——建立中等的士官士兵學校。
不能總抱著和平年代的觀念來看自己的部隊。美國的本土也應當是標準的和平地帶,但美國的士兵,特別是用於作戰的特種兵,在選人與訓練上絕對沒有抱著“表演”與“和平”的觀念。近年來的戰場上,美國的特種兵的威力是人所共知的。無論是從媒體或是從周圍的兵營裏看的“祖國長城”,大都是幼稚的小男孩。可根據軍隊現有制度,等到這些小男孩,經過一、二年的磨練剛剛趨向成熟便宣佈退伍。從這裡來看,我們的用兵制度只是在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人才,而不是為了“用兵一時”。再看看歐美的士兵,那种老練,真正才能叫“大兵”,戰場不是比勇、亦不是比年輕化,而是靠經驗、靠實戰經驗,靠戰術演練積累的經驗。從這裡看,我國的軍隊體制也應當有所改進。(央視國際網友:touny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