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輛滿載轉移群眾的卡車疾馳而去,搶險應急船在湖面上往來穿梭……由民政部組織的全國首次救災應急預案演練今天在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舉行。各地災害緊急救援預案的陸續出臺,標誌著我國災害管理理念向“以人為本”轉變,災害緊急救援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我國災害應急救援工作進入新的階段。
山東省東平縣東平湖,風緊雲急,濤聲陣陣。從上午6時30分開始,各級政府幹部、群眾、民兵和解放軍官兵上演了一場在“洪水”考驗面前啟動救災應急預案,實施緊急救援、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的壯劇。
記者在演練現場看到,設在東平縣戴廟鄉一頂帳篷內的“東平縣救災總指揮部”內氣氛緊張。根據水文、氣象部門的“報告”,東平湖區在預計未來24小時內將有大到暴雨,風力8-9級,庫區水位將超警戒水位,3萬多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總指揮果斷下達命令,啟動救災應急預案。
救災指揮部接到總指揮部的命令後,立即組織幹部趕赴搬遷村戴廟鄉新華村,實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演練時間7時30分,搶險人員均已上崗,30艘應急船隊、20台應急車輛、400名解放軍戰士趕赴指定位置。上午10時,新華村村民手持安置卡,有條不紊地乘車向預定接收安置點孟垓村轉移;轉移途中,醫療、公安等部門通力配合,確保受災群眾順利轉移;上午11時,孟垓村村民已做好準備,為轉移來的群眾燒水作飯。16時,全縣3萬多搬遷村群眾全部安全轉移到了對口安置村和集中安置點,“災民”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據介紹,救災應急預案是政府應對災害的緊急反應方案,是適應災害管理的客觀要求。預案的制定有助於進一步落實救災管理體制、明確政府各部門的救災責任,最大限度地整合救災資源,推進災害應急救助體系的建立。
演練結束後,觀看並指導演練的民政部副部長楊衍銀説,建立和完善救災應急預案,是救災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的客觀要求,是培育災害緊急救援能力,提高災害應急反應水平的重要手段。預案的制定有助於推動建立制度完備、反應靈敏、協調高效的災害救助機制,提高我國的災害管理水平,更好地保證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她要求,各地應加快工作進度,出臺救災應急預案,儘快構築我國救災應急預案體系。
民政部、衛生部、解放軍總參謀部和來自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部門的有關人員,及山東省有關領導觀摩了演練。(翟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