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前任主席薩馬蘭奇在一篇文章中説,在奧林匹克理想的傳播過程中,選擇北京作為2008年奧運會的承辦城市,是一個明智、正確和充滿希望的決定。
薩馬蘭奇近期為國際奧委會刊物撰寫了一篇特稿,題為《奧林匹克精神自北京普及全球》。他説,去年7月國際奧委會在莫斯科投票選舉2008年奧運會承辦城市之前,奧林匹克運動全球化存在兩個未了的事情:一是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員遼闊的國家尚未能舉辦一屆奧運會;其次非洲仍是唯一從未舉辦過奧運會的大洲。他認為,應該將中國這樣的國家納入到組織奧運會這一令人激動的挑戰中來,這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奧林匹克運動來説都是一次考驗。
薩馬蘭奇説,北京曾提出申辦2000年奧運會。該城市本應該成為一屆奧運會的主辦地,但最後以兩票之差與舉辦權失之交臂。申辦2008年奧運會很明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在其他四個申辦對手中,多倫多擁有近乎完備的設施,而巴黎具有強大的文化魅力,但北京在第二輪時就以超過半數的56張選票獲得“擊倒性的勝利”。
他認為,雖然北京舉辦奧運會將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如語言交流、基礎設施、高密度人口和反興奮劑等等,但是中國將舉全國之力投入到奧運會的舉辦中。在新的世紀裏,面對大眾和媒體的密切關注,舉辦奧運會將是對像中國這樣的大國的一次全面考驗。
他在文章中還提到了十多年前就進入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的何振梁,指出這位中國委員的努力工作,和他對奧林匹克運動、體育政策的深入了解,都對北京申辦成功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薩馬蘭奇在擔任了21年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職務後,于去年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奧委會全會上卸任。他現在是國際奧委會的名譽主席,有時也應邀出席國際奧委會的執委會會議.(劉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