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變化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出現的居民小區大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居住條件,使很多人圓了多年的夙願,那就是擁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家住北京朝陽區的邱裏師傅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靠著家人的幫助,住進了自己的新房,那一年是2000年。可也就是在那一年,由於上班的單位不景氣,邱裏師傅提前離開了自己幹了一輩子的工作崗位。可老邱又是個在家裏坐不住的人,他開始留意周圍的一切,要為自己找到一份新的工作。
老邱:隨著小區不斷的建設發展,老百姓最希望能在小區裏圖個方便。另外,小區就是大院,象老北京的四合院,但現在比那大。我聽很多老百姓説,如果我要不出這個小區的話,買到油鹽醬醋,能夠洗個澡,理個發了,補補衣服,洗洗衣服,那該多方便啊。當時呢,我就基於這種想法,起名叫小區便民店。還行,方便了居民。
於是老邱的便民小店就正式開張了,小店在老邱的精心料理下,經過兩年不斷的發展,從最初的小食品、小百貨,到送水,又到現在的服裝加工。
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教授 李業昆:從個人來講,開便利店的投資不會很大,技術也不會很複雜。所以對於一些想創業,但在一開始又不具有很好的資金和技能條件的人來説,是適合開這種便利店的。
老邱的小店一步步地走過來了,並且還在小區裏站住了腳,有了不錯的口碑。
老邱:所謂便利,就是更多更好地為居民提供方便條件,讓他們滿意,作為我小店來説,我只能在日常一些小事上體現出來。
老邱:有一個客戶半夜十點來鐘來幹洗,第二天早上5點就來取,因為他要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我是10公斤的幹洗機,一套衣服才0.5公斤,這樣的活必定是陪錢,但考慮到居民真需要,還是決定連夜給他洗,連夜烘乾,連夜燙。早上三點四十,我們就完成了。看來事情雖然小,但口碑可比我自己説了強啊。
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教授 李業昆:作為便利店來説,它的主要特點就是便利。一般都是設在貼近居民區社區裏。商品主要是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時間上向消費者提供服務,有的甚至是24小時服務。
老邱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使自己又忙活起來了,小便民店已經成為老邱的牽掛。雖然每天起早貪黑,但老邱再也不用悶在家裏了,老邱覺得這才過得踏實。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郭戈平會長:便利店的特點就決定了它是深入社區,深入消費者,非常大密度這樣的分佈。它又是相對規模比較小,所以它在帶動就業方面,跟很多人一種創業、就業帶來了很大的一個發展空間。
老邱師傅正是看到了社區居民的需求,所以便民小店才有了今天的發展。而用老邱自己的話説所謂的需求就是社區居民想要得到的便利。而儘量為居民提供多種多樣的便利,這也是老邱一直追求的目標。
儘管為社區居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便利,但老邱的便民小店還不是一個真正標準化的便利店,而一個真正標準化的便利店才能更長久地經受住市場風險的考驗。標準化便利店在我國剛剛起步,已經成為我國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主要目標,也是一個實現再就業的新的亮點。以北京市為例,到明年年底,社區連鎖超市、便利店總數將達到1500家左右。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郭戈平會長:從發達國家來看,便利店很少完全是一個人完全獨立的,跟體系沒有關係,便利店有一個強大的體系支持,比方説信息、商品的開發、相關聯的所有的服務都是在一個網絡的條件下。在這個體系下來運作,成功的可能性大,風險會小。
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教授 李業昆:一兩個人的夫妻店,所提供的産品或者商品不是一種規範化、標準化的商品,如果不是一種規範化的商品,對它的可信度是有一些懷疑的,便利店的發展有相當一部分要走連鎖這種形式,通過連鎖這種形式,經營的商品做到標準化,降低經營成本和消費産品價格。
老邱:取決於小區居民,他們需要什麼,我就發展什麼,我就給他們做什麼,我就滿足他們,這樣給他們提供更多的便利。
正象老邱説的一樣,只要瞅準社區居民的需求,就先把小店開起來,至少能有一份活計忙在手中,心裏就踏實了。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郭戈平會長:任何一種零售模式,它首先是基於一種市場需求,和消費水平也有密切的關係。
不管是便民小店也好,便利店也好,其實小店的名字叫什麼並不重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各方面的要求也會隨之增多,只要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便利,小店也就發揮了作用,個人的就業也就得到了實現。所以,眼下的重要的是象邱裏師傅那樣,睜大眼睛,發現人們需要的是什麼。
正是看準了需求,邱裏師傅又在自己的小便民店裏開始忙活了,邱裏師傅説,開個小店也不錯,先把小店開起來,然後再慢慢地發展。
有需求就有市場,而只要有市場,就會有就業的空間。生活中並不缺少機會,缺少的只是發現需求機會的眼睛。擦亮一雙慧眼吧,開一個便利小店,同時也為自己的就業打開一扇方便之門。
(編導 王立亞 攝像 李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