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説:清晨的大學校園,總是被安祥和靜謐包圍著。可是每年進入7月以後,一批批離開生活了幾年的大學校園及師長學友的畢業生總是打破這種寧靜。
走出校園的人們傷感的或許是與學友的親情、或許是對校園生活的留戀。不管怎樣,走進社會,走上工作崗位、走向陌生的新生活,總是得義無返顧的走出去。
對於大學生而言,不論你畢業于北大,還是清華,在中國高等教育實行統招統分的年代,你都無權決定你畢業後將要工作、生活的地域。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初,高校的大學畢業生就業開始實行“雙向選擇”,這期間,留給大學畢業生最大的感觸莫過於可以自由選擇大學畢業後自己將要生活和工作的地域。地區間對人才的需求、畢業生自由的選擇,都在反映著這個時代跳動的脈搏。復旦大學從事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夏科家老師對復旦畢業生的流向感觸頗多。
上海復旦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夏科家:從地域流向上來講,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裏面,可能有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就是非常集中在上海,我們覺得這也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方面的原因就是從九八年之後上海放寬了外地大學生進滬的一些限制;另外一個方面我們認為更加重要的就是説這幾年本身,上海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所以它的人才需求也非常大。從客觀上來講,也提供了更大的容納能力。
解説:經濟發展的變化,就業機會的增多使得東部地區的高校畢業生願意留在東部地區。同樣,西部地區的大學生也經歷了高校畢業生“一江春水向東流”的過程。
西北大學校長孫勇:從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學生的流向也能看出一個規律。我記得一直到八十年代後期,學生的流向是往廣東流的比較多,接著是往江浙一帶流動的比較多,然後是往山東流動的比較多。過去在行政命令之下,也就是計劃經濟時期,強行的不讓出省,或者出省要交委培費,採用一些地方保護主義措施,最後我覺得是規模擴大。
解説:就象淅淅漓漓的小雨,紛繁而又惆悵,每到畢業時節,畢業生更願意求得短暫的安靜。畢業生們每到畢業時節,也總是在考慮今後的路往哪走。孔子説:父母在不遠遊。可如今,儘管校園跳蚤市場不能把所有的累贅都解除,即將離校的學子們對於擇業卻變得精彩起來。
西北大學學生:一半一半吧。因為還有從軍的志願不一樣,有到大西北當兵的,有到南方深圳廣州的,有到蘇州杭州的,西安的很多。
解説:如果還用過去的概念來衡量大學生們的選擇,恐怕已經遠遠不行了,如今人們選擇的不僅僅是薪酬、待遇,他們要選擇的恐怕更多。
西北大學學生:地域,我以後想到深圳、北京或上海那樣的地方去,有點不太想呆在西安,我不是覺得西安不好,因為我覺得西安與南方和北京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人們的文化觀念,那種地方人們的文化觀念比較活躍一點兒,我在那種地方會得到更多的知識。
解説:隨著國家針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各項政策的逐步放開,學生們就業的流向也在隨之豐富起來,西北大學儘管地處西部,同樣呈現出這個特點。
西北大學學生處處長令狐培選:1998年教育部徹底取消了行業限制和地區限制以後,西北大學的學生走遍全國。比如説今年我們的畢業生就業領域是三十一個省區,本科生就業的省份和在外省就業的人數達到了53%,而且以後肯定還會增加。
解説:從領到畢業證書的那一刻起,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的2002屆學生們就意識到離開這個安靜的環境的日子不遠了,從此後,走向哪,是他們一生中的最重要的選擇。
石河子大學學生:同學都很想到口裏去,因為那種環境起點可能就高一些,相對你也不會光考慮自己的生計和其它一些東西自己的專業水平的發展和其它的發展都有所提高。
解説:儘管地處西北的學生們對外面的世界心存幻想,而一代代在西部建設的人們,仍然希望自己培養的學生能夠留在西部。
石河子大學黨委書記周生貴:過去學生往往盯著大城市,盯著機關,盯著事業單位,我們在畢業生教育過程中就教育學生,引導學生要到基層去到生産一線去、 到企業去。實際上基層和企業需要大量人才,內地招來的學生有40%的學生留在了新疆,留在了兵團。
解説:從碩士畢業到成為碩士生導師,鄭勇,就一直沒有離開過新疆,沒有離開過生産建設兵團。石河子大學醫學院,這個在邊陲一隅的小城,在竭力為培養人才做著努力,也不可避免的受人才流向的影響,在發生著“孔雀東南飛”的現象。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教授鄭勇:培養碩士研究生,我們主要是採取送到內地。比方説上海武漢成都西安,這些城市的大醫院培養研究生,但是回來的相當少。可能我們從那時候到現在留失有四五十個,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博士生畢業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回來的。
解説:高學歷人才似乎不受地域的限制,任何地區都需要,這恐怕是西部地區在竭力培養人才,但又無法使用人才的格局。或許,人們許久沒有提起的精神就成為高學歷人才的另一個支柱。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教授鄭勇:內地的很多醫院也希望我們到他們那兒工作,但是我一想到我是從兵團出來的兵團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和支持,尤其是我的父母親五二年就進新疆了,當然他們也希望我回新疆以後,能更好地為當地的老百姓服務。
解説:隨著近年來國家對中西部地區的政策傾斜,也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以及施展才幹提供了機會,選擇西部似乎也就選擇了容易超過別人的成功。
石河子大學學生:當然現在西部大開發有個好處就是國家對西部的投資也多了,這就意味著單位各方面的待遇都提高了,這樣它對畢業生的吸引力就大一些。
解説:大學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的流向實際上也是一個經濟發展問題,在西部地區的人們也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人才相對缺乏的地方更有利於脫穎而出,只要人們改變吸引人才的方式。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王偉:要想吸引住畢業生,使他能夠在這兒安心工作,兩條途徑缺一不可少。以前更多地強調的是一種精神或者是感情現在我覺得應該調整到用事業來留人,這個事業應該包括兩部分:一個是給他創造一個物質的條件,物質的平臺使他能夠做更多的工作;第二個才是用一種感情,用一種奉獻精神,或者是在這兒能夠做更多的事情。這種事業上的給他一個寬泛的範圍去留住他,這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解説:儘管離離開學校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西北大學2002屆政治經濟學博士畢業生呂劍龍仍然願意靜靜的坐在空無一人的階梯教室裏讀一會書。政治經濟學是一門理論色彩濃重的學科,然而呂劍龍的畢業工作單位是一家企業。
西北大學博士 呂劍龍:這個專業如果再往後推十到十五年, 應該説這種專業更多的選擇的就業單位,應該是政府(機構)科研機關,但是十五年之後之所以能夠出現這種專業選擇多元化,我認為這是國家二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成果,它主要體現在對人才的開放發展空間更大,我們國家一直在強調解放與發展生産力,其實更深的一個層次就是合理配置資源。
解説: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各個機構對人才的競爭也在加劇。大學畢業生在隨著國家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限制發生巨大的變化後。對究竟去政府機關,還是去企業,選擇的範圍在逐步擴大。呂劍龍對這個變化感觸很深。
西北大學博士 呂劍龍:作為我個人來説也是嚴格遵守資源配置效率,這個原則來進行選擇,因為我一直是在西北長大的,對西北的情況比較了解,另外就是這些年來從事科研工作一直以西北地區的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另外從大的方面來説國家和陜西省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啟動以來對高學歷層次的人才,也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我考慮到這幾點就決定選擇到企業去。
解説:從過去的被選擇,到今天的主動選擇,如今的大學畢業生可以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自我規劃,究竟是選擇機關,還是選擇企業,是選擇國企,還是選擇外企,這還讓大學生們頗費一番思量。
大學畢業生:我希望(選擇)對自己將來的發展空間比較好的有比較合適的發展空間,具體的類型我想到外資企業。
解説:這是復旦大學在2002級學生即將畢業的前夕,一家外資企業進校,需要招聘幾十名各類工作人員的一次面試。一次招聘吸引了多餘需要人數的十倍,這是招聘者也沒有想到的。招聘面試儘管很苛刻,但是應聘者仍然絡繹不絕,人們對去企業,尤其是外資企業似乎傾注了太多的興趣。
復旦大學畢業生:我是搞電子方面的,所以讓我選擇的話,我除了選擇外企的通訊(企業)以外,就是選擇像國企的電信部門對我的吸引力比較大其它的部門,一個就是在這些公司裏面能夠學到的東西相對較少一些公司的文化有些差異,我比較喜歡公司能夠有一種自己獨特的文化氛圍。
招聘單位代表:我們招的人主要是大學畢業生應屆畢業生,我們百分之九十的員工都是大學畢業生,另外一個我們是做自主産權的軟體開發,我們是從美國微軟産品組請來的管理人員,他們可以一下子學到更好的做事情的方式。
解説:如今,身在校園的莘莘學子,已不在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國家經濟形勢的變化,人才招聘市場發生的變化,國有企業招聘人才的變化,也對這些學子們産生著影響。
復旦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夏科家:很多國有企業改革通過改革重新煥發了生機它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機會,很多同學也發現國有企業,它的待遇其實也在逐步地大幅度提高,另外一方面國有企業提供的空間,可能比其它形式的企業更大一些,他們的認同感可能更強一些所以我們感覺到國有企業去的同學越來越多。
解説:有人説經濟形式的變化,影響著企業形式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論是何种經濟形式,對人才的需求都是相同的。然而,高校的醫學畢業生多少年來,除了去國家辦的醫院,似乎沒有其他的選擇餘地。可如今,隨著中國開放深入,各地的民營醫院也蓬勃發展起來。這對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又多了一個選擇。
石河子大學畢業生:我們今年很多同學就簽到民營醫院,很多同學都簽那兒了,能讓我們在我們的專業上有所發展的話,我們會考慮去那兒的,不是完完全全考慮經濟保障那些東西,你的條件,給我們多少物質待遇,對我們自己的成長髮展有前途的話我們會先考慮的。
解説:如今的人才市場競爭可謂是紛繁多樣,大學畢業生的就業似乎是一年一個變化。然而,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對人才的需求由於交替的緩慢,一直沒有大的變化,過去,充滿書生意氣的學子們對在機關工作似乎不屑,可如今也發生著變化。
復旦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夏科家:今年有個變化就是行政事業單位,包括我們的政府(機構),在招收大學生的力度方面也在加強,我們感覺一方面隨著前幾年政府機構改革的逐步完成,可能很多政府(機構)開始希望吸引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一些新鮮血液,達到一個內部人才換血的過程而且我們認為伴隨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我們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就是受到衝擊最大的可能不僅僅是企業,也許政府(機構)受到的衝擊,可能會更大一些,我們覺得意味著政府(機構)將來要採取一些全新的規則也就面臨著可能,我們需要有一些比較年輕的能夠比較快地接受這些新的運作規則的人加入到政府(機構)或者説我們的公共事業單位裏面去。
解説:人才市場的競爭似乎是當今社會昌盛不衰的話題,他給大學生就業市場也帶來變化也呈現出多樣的態勢。
復旦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夏科家:一個方面有很多外資企業,越來越多的傾向於到中國來投資,另外一方面我們中國的企業越來越多地加入到國際競爭中間,這些單位吸引人才的力度越來越大;另外一方面比如我們一些傳統的受政策保護比較多的一些行業比如説我們的金融、保險、電信等等。為了迎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可能産生的一些競爭,它們也都加大了吸引 儲存人才的力度,所以説我們覺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給我們就業市場很多新的變化。
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 翁鐵慧:未來對人才的需求,我覺得可能跟我們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是有關係的,因為我們是這樣考慮的,首先你要有紮實的基礎然後又要知識面非常廣,因為説實話現在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了國際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培養學生要有國際事業和全球的眼光所以要有很寬厚的知識面同時我覺得這些人才能力強和會創新有創新的意識和精神能夠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民族發展作出貢獻我覺得非常重要。
(編導 程崇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