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主持人     我們的團隊     問卷調查         



《成長—大學生就業回眸》之三“需求”


  (一)對學生要求的變化

  李熙:我今年大三,明年我就是大四了。(走進招聘市場)

  李熙:所以我想今年就提前來看一眼。(福利比較多,提成比較多,基本工資相對來説比較少。)

  李熙:這樣可能對我明年找工作有比較的幫助。(剛剛畢業,沒有一年的經歷,能去嗎?)

  雖説是“人無遠慮,比有近憂”,但看著李熙認真專注的樣子,還是讓人有點佩服她的未雨綢繆。儘管李熙也説“現在市場上的變化和需求是在不斷變化的”,但是她還是提前了一年進入了擇業的實戰狀態。現在象李熙這樣的學生並不在少數,“知己知彼”方能有備無患,學生們最想知道的就是現在社會上最搶手的究竟是那種人才。

  最看中的是一個做人的品質,在重視知識層次的同時,重視他的實踐操作,動手能力。

  在以前,首先要提這個學生是學生會幹部,黨員或者優秀學生,或者學習好。看看檔案看看成績,領導説比較好的,就招聘走了。

  現在僅僅成績好,未必被企業看中,企業看中的是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知識結構是不是合理,學生有沒有潛在的發展能力,學生的知識積累,他考核的是多方面的東西。

  儘管由於企業和工作的差別,每個單位對自己所需畢業生的要求都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大家都不約而同談到的,那就是對大學生整體素質、綜合能力的要求。比起早些年“僅以分數論英雄”來説,更加的客觀實際。在這樣的人才招聘會上,企業、學生不再霧裏看花,條件、需求一切心中有數,雙方都有了更多直觀上的感受和判斷。

  民營企業:不單是從簡單的學歷上去要求,也不簡單從經驗上去要求,而是從人才的思想和素質,在整個戰略定位上有一個更高的要求。

  民營企業:過去的企業,我要招的就招有經驗的,招聘了我馬上就能用,現在企業開始想到了我要投資……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很多企業在用人的時候,就趨於一種很平和的心態。

  (二)用人單位的變化

  人才類刊物:我們剛創刊的時候8個版,每週一期。現在是每週兩期,48個版,每期絕大多數版本都是用來招聘信息、需求信息,培訓信息所佔據,這也説明我們的整個市場中它的需求是不斷的上漲,不斷的發生變化。

  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現在關於勞動人事方面的報刊雜誌是越來越多,據了解,從96年至今,北京各種人才服務類的報刊雜誌、專刊專版已經從一種增長到26種。大家都在做這種為求職者,為用人單位提供這種諮詢的服務,整體説明我們這種的市場從無到有的這種發展過程,它是與整個人才市場的發展是相聯絡的,是和諧統一在一起的。

  市場總的需求在增加,但不同類型的企業對大學生的需求也經歷了不同的變化歷程。

  採訪1:那會兒能到國企工作是一件很光榮的事……國有企業那會不愁來學生。

  採訪2:一開始應該説公司的沒有多少大學生,一開始也就是,有一些大學生也是親戚朋友。

  採訪3:他是希望一些有經驗的進來,對他們可以帶來更多的價值,所以他希望上來就可以用,一般來説大學生過去比較少。

  採訪4:(國有企業)總會有教委或者上級機關幫助你協調,這個人肯定能要來,並且都是很優秀的學生。但是在這個變化過程當中,國有企業慢慢意識到,好象好學生不來了。

  採訪5: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的擴大以後,原始的資本積累完成以後,它需要進一步發展,但是發現自己的家族,這個圈子的人已經不適應企業了。

  採訪6:我們給他一定時間去實習,老的員工帶他們一下,見見客戶,去做點什麼,他會找到一定的方向。

  採訪7:這樣一種落差逼得企業在改變,國有企業自己在改變。

  採訪8:所以需要整合社會上的人力資源來參與這個企業,來幫助這個企業提高。

  採訪9:為了加快推進企業技術和他的管理,還有人才本土化的進程,我們願意給他們機會。

  過去大學生就業的方向可以説是“三分天下”,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各佔30%左右。而現在的情況是,在用人單位中機關只佔到10%,企業佔到了百分之六七十。從企業的組成上來看,過去是國有企業一枝獨秀,現在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外企平分秋色。

  (三)需求變化帶來的影響

  以前國有的人事處處長可能不用出去招聘,就在辦公室裏面等著分來的學生,在辦公室裏等著來報到就行了。80年代初的時候,到後面80年代末期,等著學生上門來應聘,到了90年代就是出去招,剛開始去只要跟一些熟悉的學校聯絡一下,也有學生過來,但現在不是了,你去就要很好的宣傳,還要頻繁地跟學校聯絡,這樣才能讓學生更了解自己。

  大學畢業生有著良好的基本素質,大學畢業生有著很強的接受能力,也許剛剛步入工作崗位他們會顯得生疏和稚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也會成熟老練。這個群體正日益成為人才市場中的生力軍,正逐步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和青睞。而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企業自身在用人機制上也不斷成熟。

  最初是很實用主義,這個人來了能給企業做什麼,短期的要求高一點,但是現在我們公司是發展到一定層面,對公司有一個總的戰略考慮,包括人才資源的戰略。每個星期會有一個整天,去參加培訓,公司為他們設計的,專門為大學生設計的,走入社會以後,怎麼把個人的課程、願望和公司的交織結合起來,還有個人成長、與人溝通、甚至包括一些言談舉止都在裏面。

  吸收人才,還要培養人才,企業逐漸認識到,經過大學的學習,學生的很多潛能是需要企業來挖掘和開發的,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只有在了解企業和適應企業以後才能充分體現出來。另一方面,學生們為了在擇業的過程中更加從容,也開始積極地融入社會,開始充分地審視自己,開始更冷靜地看待自己的職業。

  現在這種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就迫使我們你必須出來和社會進行接觸,不管是暑假也好,寒假也好,還是你課外業餘的時間也好,必須要去考慮,我自己的性格和個性到底適合於在哪個方面去工作?

  很多在工作以後才會仔細思考的問題,很早就已經開始在大學生們的頭腦中慢慢醞釀,這對他們在學校學習的方向、目標産生了很大的影響。

  學生現在開始把眼光放開,去看未來社會需要什麼人才。所以他現在學這個專業,學生可能同樣去學習其他的專業知識,學習更多的知識。學生開始更理性的去看我找的這個工作是不是僅僅看的是它的薪水,可能還有我三年以後,五年以後什麼樣的職業更適合我。現在大學生比較活躍,有些大學生在校期間,從事一些社會活動,這些可以積累他們很多的豐富的社會經驗。

  大學生和企業要一起成長、共同發展。在種種令人欣喜的變化中,我們看到了從培養人才到使用人才這個過程中更滿足社會需求、更貼近市場變化的發展。這一切都讓我們滿懷期待——隨著大學生和用人單位彼此了解和理解的加深,將會有更多胸懷大志的學子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也將會有更多的用人單位迎來自己發展的新動力。

  (編導 喻梅)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