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職業教育資金的投入問題,還是職校生的就業問題,這些內部的和外部的諸多不利因素制約著我國職教的健康發展。然而,在有些工農業經濟發展相對良好的地區,職業教育還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這其中除了這些地方政府對職業教育給予了應有的重視和支持之外,還有不少新的辦學模式值得借鑒。
廣東省的順德市是我國的製造業相對發達的地區,這裡職校出來的畢業生很受企業的歡迎。在順德市梁球琚中學的實訓中心,我們發現很多其它中職學校的學生也在這裡進行技能培訓。
記者:你們是哪來這裡學習的啊?
順德市容桂鎮胡錦超職業中學 學生:我們是容桂鎮胡錦超職業中學來的。
記者:你現在正在幹什麼呢?
順德市容桂鎮胡錦超職業中學 學生:我們現在在編程,加工一些工件,就是編一個程序輸入機床,機床會自動做出零件來,自己加工了。
這裡的教學設備大都與實際應用保持在同步的水平。這樣,受訓的學生就能夠了解、掌握到目前最先進的加工技術。珠江三角洲地區製造業的興起和強大,和這裡重視高素質職業人才的培養十分有關。
廣東省順德市梁銶琚中學校長 何銳連:我們把多種技術就揉合在一塊,包括機器的傳動、氣動、電子傳感、計算機監控等等多種技術複合在一起,體現我們綜合科技應用的教學思想,最後達成了我們培養掌握高新技術的複合型的應用人才,這樣一個目標。所以我們學校建起的所有教學設備,不但能滿足我們學校教學的需要,我們同時還面向全市各個職業學校的學生開放,還有企業的培訓等等,我們都使用這些資源。
原中共順德市委常委 招汝基:實訓的設備需要很多,這都是很昂貴的一些設備,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科技的發展,這些設備還要不斷的更新,不斷的進步,我們要跟上技術的潮流,這方面的投資是很大的。所以,後來我們覺得,如果不斷地、不斷地給每個學校這樣都搞一套設備,這個資源可能要投放很多,而且利用率,可能資源的充分利用就會受到一定影響,所以我們開拓了集約辦培訓中心的這樣一個想法。
集中資金辦實訓中心既解決了各地職業學校普遍面臨的經費投入不足、教學設備更新慢的問題,同時,也杜絕了低水平的重復建設,浪費教育資源的現象發生,不失為明知之舉。而走與企業合作辦學的路子,發揮各自的優勢,提高辦學質量,打通學生的就業出路,則是青島市採取的做法。青島食品學校就是依靠引入市場機制辦學而走入良性循環的。
青島食品學校校長 紀合祥:以前,咱們辦食品學校的時候,就是為咱們食品廠、釀造公司培養人才,隨著社會的變化,99年咱們和青啤集團總公司辦起了青啤學校。咱們是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所有的資産,教學的資産全部是咱們學校的。咱們所有的實習工作全部在青啤公司安排,包括它的研究所,它的各大啤酒廠,還有它的一個培訓基地。
青島市政府副市長 馬論業:那麼我們最近澳柯瑪這個集團,還要把膠州一個中等職業學校買斷,由他們企業和學校共同來辦,為他們這個集團培養第一線的勞動者。
由學校提供教育資源,企業提供實訓場地,這種強、強聯合的教育模式無疑能夠為企業提供最適用的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這或許是青島之所以能夠快速崛起,成為我國製造業基地之一的重要原因。而作為我國佔絕大多數人口的農村來説,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科技水平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下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可是目前我國的很多農村地區對勞動力職業素質和人口素質的培養卻被不同程度地忽視了。而在農業大省黑龍江,農村的職業教育卻成了農民離不開的課堂,這裡的實訓基地就建在了田間地頭。
佳木斯市土龍鄉綜合中學 教師:這是我們學校今年新引進來的人參果,是從東北農大,原産于哥倫比亞,它是一種茄科作物。
佳木斯市土龍鄉綜合中學 校長:土龍山中學建立農科教實驗基地,其目的一是讓學生在這個基地裏進行勞動鍛鍊,使他們理論能聯絡實際。二是向廣大農民進行推廣科技,使他們能夠達到科技種田,引進新品種,增加效益,達到為三農服務。第三個目的就是説通過辦農科教實驗基地,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增加學校收入。
黑龍江省樺南縣土龍山鎮綜合中學畢業生 沈寶山:初中上學的時候,就是學習並不太好,總想著不念了。後來聽説學校有分流班,分流班是學習各種實用技術的班,這樣我就去了分流班,在分流班裏,老師教了我各種實用技術,我重點學習大棚蔬菜種植,這樣,在走出校門,我就建起了一棟五百平方米的大棚和可以種植100多平方米的溫室,利用在學校學到的技術,自己種植上了黃瓜,當年就收益4000元。
我國目前很多農村的初中畢業生,由於各種原因沒有繼續接受中等教育而直接流向社會,他們中除了有一少部分流動到城市從事簡單的勞動工作外,相當一部分是留在了農村重復父輩的老路。廣大農村地區勞動力素質水平亟待提高。
佳木斯市委員會 書記 孫啟文:這幾年我們採取了這樣幾個方式。第一,採取站、校合一的方式,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農村的教育、科技和生産組織的資源,把這個資源的能力都充分發揮出來。第二,就是我們堅持了三教合一,就是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這三教合一也是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教育的空間,第三,就是採取農、科、教結合的方法,像實驗田、種植田、示範田和科技園,把這個作為我們普及和傳授農業科學技術的舞臺。
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與學歷教育不同,它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專業性。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形成了以國家辦學為主,産業辦學為輔,社會力量辦學為補充的、多元格局並存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目前比較受推崇的德國的“雙元制”,就是採用由職業學校和企業兩個不同的辦學主體分工合作的辦學模式。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 德國專家 君德 瓦格納:我們的職業技術教育很大的部分是在企業裏進行的,我們的職業技術教育的學生頂多以一到兩天,在一個學校學習理論課和實踐課,三到四天他們在一個企業內一邊工作,一邊受到培訓,一個學生開始培訓,他跟一個企業訂一個培訓合同,雙方有利,雙方也有義務。這個企業提供培訓,這個學生也提供他的勞動力。
當前,為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對人的能力的更高要求,世界各國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正在從原來的崗位技能培訓轉向更注重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目前世界上職業教育要求學生要具備7個方面的綜合職業能力:對技術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決策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質量意識;合作能力;環境保護意識;社會責任感。如今這一理念正在為更多的學校所接受。
中國的職業教育在經歷了一段飛速發展的時期之後,應當進入一個理性的調整時期。另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不斷的發展變化,也必然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教育如何重新審視自己,不斷調整,以便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呢?請繼續收看《聚焦職業教育》第五集:職教路漫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