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黑龍江省的一所職業學校,當年這裡曾辦得紅紅火火,而如今這裡已大不如前。
黑龍江訥河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校長 張桂霞:當年,建校的時候,是3000多在校生,到目前為止,我們學校的在校生只剩1260多人。
1999年,我國的高等教育開始擴大招生規模,這極大地激起了人們對接受高等教育的熱望。所以,原本職業教育佔較大比重的我國中等教育出現了變化。許多職業學校的招生開始出現了困難。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處長 孫向東:95年之後,中等職業教育實際上就面臨著一個困境,一個是招生比較困難,再一個就是就業比較困難。
北京市信息管理學校校長 董群樸:我們學校是國家重點職業中學,在北京市應該是屬於辦得比較好的學校之一。可是,在目前這種普高熱,高教擴招的影響下,我們今年(2001年)招生計劃沒有完成。
教育部統計數據表明,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佔高中階段教育的比例由1996年的57.59%下降到了2001年的40%左右。農村的職業技能教育更是萎縮嚴重,2000年與1996年相比,農村地區職高在校生由67.8萬人下降到了55.4萬人。一些地方的中等職業學校因生源緊張而難以為繼。
天津大學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所 所長 劉春生:一是招生滑坡,就是職業技術教育方面,每年都有幾十萬的招生數量的往下滑坡。第二,生源質量滑坡,就是原來過去職業技術教育招生,還有一個分數控制線,一個錄取線。現在好多地方已經沒有錄取線了。第三個恐怕出現的問題,就是屬於職業教育的滑坡,這些資源的流失,就是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20年的職業教育的資源,有一大部分流失了。
學生不願意上職校,因此很多地方熱衷於辦普通高中,而社會也開始不認可職校的畢業生。職校畢業生的就業開始出現困難。
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盛世英:這些年來,我們技工學校每年都招生不滿,儘管這樣質量達不到要求,而且數量還滿足不了要求。這樣的學生對我們企業來説,可以來説培養不了合格的人才。
海爾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培訓部部長 鄒習文:通過這幾年的發展來看,在這方面,動手能力還存在很大的空間,或者還存在很大的不足。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近幾年的職業教育出現了招生、就業,進、出口兩難的境地呢?我們在佳木斯市的一所普通初中的畢業班上搞了一次隨機調查。
在這個40多名學生的班級上,準備選擇學習職業教育的學生寥寥無幾。
記者:將來打算考哪所大學啊?
佳木斯市第十二中學初三三班學生 馬馳:清華
記者:要是考不上清華呢?
馬馳:沒想過
記者:考不上清華,是選擇一個別的學校上,還是再考?
馬馳:再考
記者:你從來沒有想過,職業教育是什麼?有什麼東西?
馬馳:沒有,沒有想過,不太了解。
這個班同學的回答,大體上反映出了目前初中畢業生的升學趨向,選擇上重點或普通高中是大多數家長和學生的選擇。據報道,未來五年我國高校還將繼續擴招。這將導致人們對普通教育熱情的不斷高漲。我國長期積澱下來的高等教育供給不足,以及由知識經濟時代引發的人們對掌握高新知識的渴望,使人們對高等教育的追求有增無減。在升學熱潮的影響下,人們已很難冷靜地看待人的個體上的差異。因此,使因材施教、適應人的差異性而設置的職業教育備受冷落。
青島市政府副市長 馬論業:我覺得我們中國的家長,這個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都非常迫切,中國的家長往往把孩子成功,把上大學,上正規的大學,上名牌大學作為一個唯一的途徑,這是非常錯誤的。
封建社會千百年來形成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文化觀、成就觀,在當今知識經濟浪潮的影響下,更加盛行,傳統觀念以及社會現狀導致了人們對職業教育普遍持輕視的態度。同時,職業教育本身發展的不協調性以及它的稚嫩性又使它原本就帶有的先天性不足在新的歷史時期漸漸暴露出來。也使職業教育逐漸不被社會認可。
我國職業教育長期以來由多個部門共同管理,多部門、多渠道的管理體制必然導致職業學校種類雜,規模小,建設差,教育水平參差不齊。使職業教育提供給社會的産品難以合格。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教委副主任 常俊甫:職業技術教育他不同於普通高中、普通教育,他的專業師資問題、專業設備問題,這些投入沒有一定的資金支持,那麼完全上是黑板上種田,黑板上研究職業技術教育,那麼咱們培養的這些學生就很難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需要。
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盛世英:現有的技工學校培訓基地可以説都使用的五、六十年代老的設備,這是和我們當前引進一些新設備的一些有用人才的需求産生很大的差距。
職校的實訓設備普遍落後,使技能教育大打折扣。而師資的實踐能力普遍偏弱也使很多職校教師很難達到職業教育所要求的“雙師型”的水平。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教委副主任 常俊甫:如果讓老師選擇的話,首先選擇的是普通高中,這是文化課。如果從專業課來説呢?絕大部分老師如果能選擇工薪較高的外資企業,他也不來。所以如果選擇到這裡來的,就絕大部分應該説從理論上也不能説是特別強,從實踐上又是很弱。
天津大學職教研究所所長 劉春生:他沒有直接這種實踐能力,光從書本上的東西讀懂,所以這樣的話,就是學生培養的質量方面上可想而知。
由於這些年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普遍不足,導致了職校師資和設備水平的整體下降。而傳統的教育模式和與社會需求脫節的教學內容也使職校學生沒出校門就落伍了。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德國專家 君德 瓦格納:我有時候在中國的學校旁聽,我發現教學方法都是以老師的活動為主,老師講話,學生比較被動,自由傾聽。但是,現在的勞動界需要有獨立工作能力的人才,有表達能力的人才,有決策能力的人才,如果我們只靠以老師為主的這個傳統的教學方法,我們很難培養滿足現在勞動市場,現在企業的人才。
黑龍江省教育廳廳長 董浩:我們現在好多的職業技術教育是貼標簽,你實際教育的內容並不是一種技能型的培訓,仍然束縛在傳統的文化知識傳授當中,這種學校你去和專科層次和本科層次競爭,你肯定沒有生命力。因為社會上需要那種層次的人,肯定看不上你這個職高畢業的學生;反過來,社會上需要那種真正動手能力的人,有動手能力的人,你又培養不出來。
任何事物的發展規律都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我們的社會在不斷飛速地向前發展著,傳統的職業教育,已經落後於社會發展對它的需要了。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司長 信長星:因為現在,我們面臨的勞動力市場,不再是一個很穩定的勞動力市場,第一就是職業的不確定,大量新的職業産生,有些傳統的職業去消亡,至少是減少。第二,職業能力也不確定,就是這個職業還存在,它需要新的能力。那麼第三,職業供求也不確定,今天這個職業可能只是少量的,明天某個職業可能又需要大量的人才。
社會的發展要求與之相適應的職業教育體系,我國職教目前的尷尬處境已使它的發展失去了應有的靈活性。教育的滯後又必然會折射到社會的層面上來,給社會的發展帶來影響。請繼續收看《聚焦職業教育》第三集:職教與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