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主持人     我們的團隊     問卷調查         



《走進家政培訓》


  現在的生活節奏是越來越快了,如果你忙於工作和應酬,沒時間打掃衛生和做飯,可又想要家裏乾淨,又想按時吃飯,怎麼辦?答案當然是需要一個家政服務員了,不過今天説到家政服務,它的內容可不僅僅局限于做做家務帶帶孩子,這就對家政服務從業者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於是家政服務培訓也就應運而生了,不過家政服務培訓這幾個字聽起來真的還挺新鮮的。

  幾乎是各種職業都能找到自己對口的培訓學校和培訓課程的今天,家政服務業的培訓卻還不多見。不久前一家職業培訓學校的一次普通的開學典禮,就引來了京城不少媒體的關注。

  2002年4月6日早上剛剛九點,北京市富平技能職業培訓學校操場上開始變得熱鬧了起來,這些學員都是來自湖南山西等地的農家姑娘,他們身穿統一的校服,看上去十分興奮,這是來到學校學習的第二批學員。第一批學員在這裡已經學習了三周的時間。這兩批學員大部分是由當地勞動保障部門招聘後送到學校來,在這裡培訓學習28天之後,她們將會進入用戶家庭,開始真正的家政服務工作。

  從家政服務的需求看,在城市中,這是一個亟待開發的就業市場。根據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九個城市家政服務業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全國大中城市社區1500萬個潛在就業機會中,家政服務的崗位可達到500萬個。從對幾個城市的調查數據來看,家政服務的崗位是求大於供,家政服務員非常緊缺。一方面是家政服務員的緊缺,一方面這似乎又是一個非常容易進入的就業空間。在很多看來,家政工作就是做做家務、看看孩子、照顧一下老人,這個看上去門檻不高的行業,真的有必要進行培訓嗎?

  在學校的課表上,我們看到,從軍訓到安全知識、從家電使用到清潔訓練,從超市採購到烹飪,從禮儀訓練到心理激勵。課程的設置幾乎含蓋了家庭中的大小事情,從各專業學校聘請過來的任課的老師,向他們傳授著有關家庭的常識。不長的28天的時間,學員們緊張的做著技能上和心理上的準備。索老師在接受採訪時説:“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的還孩子可能是液化氣罐從來沒見過,從來沒有開過液化氣罐,有的甚至連電飯鍋也沒見過。甚至我們教孩子怎麼打電話、怎麼打手機、怎麼使用銀行的卡、怎麼……,郵快遞、有包裹、寄款這些,都要教。他們那種技能方面、見識方面,他們都需要一些培訓的東西要進去。”

  在這裡學習的孩子們年級都不大,很多是剛剛走出校門。在家人的面前,他們都還是倍受呵護的孩子,城市在他們看來是豐富而未知的。李改蘭,山西姑娘,來培訓已經有三周時間。我們問以前在家裏炒菜嗎?她説:“一般在家都不做,就是打掃一下衛生啊,做飯都不用我做。來這兒剛開始我什麼都不會,這會差不多了,這會能做出幾個菜來。”當我們問她是不是想一直做家政,她搖頭:“不是,反正做家政是作為一個跳板,反正得一點一點做起,我想做這個適應環境,然後我再慢慢適應一些生活。”皮云云,湖南人,一個愛笑的女孩兒,來到學校剛剛三天。她告訴我們:“當時來得時候特別興奮,現在,學的東西還是我們以前沒學過的,東西還是能學的挺多。其實也沒什麼可憂慮的,看自己的適應能力了。在家裏也就是掃地拖地什麼的。我想如果不大這來學習的話,可能進入別人的家庭不能適應,但是通過培訓以後應該會吧!對於將來跟他們説的一樣,把它當成一個跳板吧,不知跳到哪去!”

  李改蘭和皮云云的想法,是幾乎所有從事這一行的人共同的心理。家政服務的內容並不複雜,用工形式十份靈活,收入也還有些吸引力,可多數的人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對於技能而言,掌握起來可能僅僅是時間的問題,而穩定的心態,就不是一朝一夕能準備好的,這或許是培訓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內容 --- 職業心理培訓。索桂芝説:“現在就業的壓力非常擁擠,從事家政服務員對他來説是最節省的一步,肯定現在來的比較容易,那麼實際上家政服務這個行業也不是很好做,也是要有一定的技能,不僅這樣,還需要你又一個良好的心態,並且一直保持這種愉悅的心態,才能在這個行業站住腳。進入城市以後是帶著很多夢想來的,孩子這個夢你是不能擊碎他的,他肯定是要存在,你是擊不碎的。 當你走向崗位以後,每天心不在焉,每天總是在做其他的夢,跟你這個行業很遠,甚至很遠,那我想有點不現實”郭金鳳也認為:“我們做家政服務員這個崗位,它是一個特殊的工作崗位 ||| 他在一個比較獨立的空間跟客戶相處,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一個好的心理準備,他很難在這種環境下獨立的工作,並做到客戶滿意,所以這種心理準備、技能準備和思想準備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服務員的培訓上花了很大的力氣,是教育的重點。”田光哲也深有體會:“把一個非常大的一個培訓課程給它分切為若干個小的模塊,然後進行指導,||| 這也是我們提倡,我們現在也在十個城市的家政服務試點,希望能夠推廣這種做法。非常適合非正規就業。尤其是家政服務人員這個崗位。給予更多的應該是關注與支持。”

  以前是由用人家庭承擔的培訓工作,現在有了專門的培訓學校來完成。可想而知,當做好了技能上和心理上的準備時,家政服務員適應和接受新環境也會更加快捷、更加自然。而且做一種職業,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從業記錄也是提高從業人員自身價值、取的社會認同的一個重要的條件,所以家政培訓不管對於家政服務員、用人方還是市場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湯敏老師説:“我跟茅予軾老師做這件事,我們的想法更遠一些||3030 我們認為有一個好的學校,經過比較好的訓練,就能彌補這樣一部分不足,而且建立一種信譽度,如果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學校,能夠把這個能夠作彌補的話,我們認為能擴大家政服務的領域,而這個領域如果擴大化了,一個解決了就業,二一個又解決了我們很多家庭的後顧之憂,所以事一個雙贏的局面。”索桂芝也認為:“對我們的客戶來講,家政服務員進到這個家庭,他就會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有一定技能上的準備,他們雙方進入角色就比較快,我認為是這樣,同時對社會來講,這個行業就存在了預定的規範性,因為只有通過這種教育培訓,讓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也有一些技能和心理上的準備他才能進到這個行業當中來,這樣就避免家政行業可能存在的一些良莠不齊的狀況。”田光哲也表達了同樣的體會:“她自己有了一個職業生涯的一個發展、一個提高,作為職業發展來説,她肯定是往前走了,這是作為學員來講,作為市場來講,學員得到了培訓,培訓機構掙了錢,反過了又能夠在去培訓,客戶又得到了滿意,你説這不是一個良性循環嗎? 這個循環關鍵點就是要讓人家看見亮,願意往前走。”

  社會的進步帶來的是社會生産的專業化和社會分工的細化,家務勞動從家庭走向社會,從自我服務走向市場服務將是一個發展趨勢。今天,日益得到重視的家政培訓市場,將是這個行業能否良性循環的關鍵。面對一個剛剛啟動的培訓市場,培訓機構更多的應該是注重培訓質量,而社會則應給予更多的幫助與支持。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我們勞動者自己的節日。當我們體味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歡樂的同時,不知您是否想過,如果失去了勞動的機會,那將意味著什麼?在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深化企業改革中,出現了大量富餘勞動力。也許,您身邊就有下崗的姐妹,也許您身邊就有貧困的家庭。但是,黨和政府一直牽掛著群眾的冷暖,如今,“送溫暖”活動已經成為遍佈全國的經常性活動,各級政府領導深入基層,不僅僅是送米、送面、送錢、送物,更重要的是送去了致富技術、送去了崗位、送去職業指導、送去創業優惠政策,使越來越多的下崗失業人員重新走上工作崗位。

  趙惠,46歲,原北京市花崗石二廠供應科科長,2001年下崗。和許多失業人員一樣,老趙面對未來的生活不禁有些茫然了,她告訴記者:“我孩子當時/正好剛考上高中,交學費,剛開始交600塊錢,手裏當時有400塊錢,借吧,這月借完了,下月怎麼辦?/這就跟等米下鍋有什麼區別。而找一份工作不是那麼容易,歲數在這。”老趙雖然做了多年辦公室的工作,但手裏卻沒有什麼技術可以幫著賺錢,於是心理犯了難,我能幹什麼呢?正在這時,他聽説社區要招保潔員。火燒眉毛需要工作的老趙心想,反正掃馬路不需要技術,可能比較好幹,於是便出門到街道報名去了。趙惠説:“報名的人確實不少,但是他經過審核,你符合這個條件他就招收你,第一你是不是下崗特困這一塊,再一個年齡,他照顧年齡偏高的這一塊,當時年齡子限制是45,去年,我整45。”沒想到年齡大,家裏窮這以往找工作時難以啟齒的話到這時卻成了優先條件。雖説老趙條件符合,但真正在交報名錶時,他還是猶豫了。她告訴記者:“當時候來得時候,心情也不是那麼平靜,説幹那個保潔好象説,太簡單的工作,咱們幹的臉面也不怎麼好看,別説我這,就是普通的一個工人,讓他過來,幹保潔,剛開始他心裏也不平衡。”可是為了孩子,等米下鍋的老趙也想不了這許多了,硬著頭皮好容易報上了名,可還沒開始幹活,卻先被通知要上保潔員的培訓課,這下老趙的心理更不平衡了。她自己心裏嘀咕:“吃不上飯,還有心思去培訓?那掃馬路啊搞衛生培訓有什麼用呀,誰還不會掃?只不過説你認真點,你就掃的乾淨點,當時就這麼一個概念。”

  不平衡歸不平衡,課該上還得上。因為政策規定,當保潔員必須先考取資格證書後才能上崗。仔細一琢磨,反正這種培訓是免費的,而且多學會一門技術,興許對以後找工作只有好處沒壞處,想到這老趙拿起課本,乖乖的作起了學生。老趙開始上課了。趙惠自己回憶説:“那時候(也)不知道培訓完了一定有工作,只能説有這個機會,你就要跟,你有這個機會就要試一試,你要不試,就徹底沒有機會。”

  為了這個機會,老趙認真投入到保潔員的學習中去。培訓課上,老趙找到了心理平衡。 趙惠説:“通過培訓也給咱們講了這些,説咱們幹什麼工作,都是為咱們的國家為老百姓,説人家別人幹工作還有為你服務的,你為別人服務也是應當的。咱們前輩來説石重陽,這個咱們也知道,我這歲數也知道石重陽,環衛工人,他這種辛苦,也是為老百姓。(認識)就是一點一點,一個小臺階一個小臺階走上來的。”俗話説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原以為保潔就是只動掃把不動腦的老趙,幾堂課下來他明白了。趙惠説:“(原來)就認為掃得乾淨了,到時哪點臟,多掃點,掃乾淨了,得了。(現在)當然説知道了,是經過培訓以後,老師説保潔有什麼規範,有什麼標準。這標準一點一點知道的越來越多。”

  這一條一條的規矩標準,培訓老師還給編進了書,自認為年紀大記性不好的老趙課後還得經常多翻翻多看看。培訓課程結束後,老趙順利通過了資格考試。由於培訓之前街道辦的領導們就已經把崗位準備好了。所以只要考試合格,就能順利走上保潔員的工作崗位。老趙又有工作了,他深知這個機會來之不易,於是幹得格外賣力。漸漸的,他的熱情感染了身邊的居民,並得到了他們的尊重與理解。對此她感受頗深:“鄰里之間,街道住的居民農民也是一樣,你要讓她認可你的時候,你要先幫助他。就像交通隊一老頭,可能脾氣倔點,他到東西就是時間掌握不好,我們清理完了,就倒出來了我們一個同事就問他,這個時間不讓倒,得下午4點半以後,他説,有文件嘛,拿出來我看看。逗我們哭笑不得,又不能跟人爭,又不能跟人吵。我最後就逮一個機會,我先聊天幫著他倒,用鏟把筐刮乾淨了,就這麼説起來,以後再跟他説這些,以後互相維持一下,因為如果這點衛生弄不好,也影響你那,一點點溝通吧。這樣關係都處好了以後,每次有什麼活動,就這點我們不發愁,需要提前一個小時,提前倆小時把活幹完了。我們不發愁,因為這些人幫著我們保潔。

  老趙在街坊中的人緣越來越好,他的領導才能也在隊裏凸顯出來。如今老趙已是這個大社區保潔隊的隊長,此外還兼管社區便民市場的建設。老趙的業務又繁忙了起來。一場簡單的培訓不僅解決了老趙家的燃眉之急,而且還再一次成就了老趙追求事業的願望。再就業援助活動在全國開展以來,各種各樣的再就業培訓班比比皆是,有大量的下崗失業人員在社區裏,就能象老趙那樣接受政府組織的再就業培訓,並成功走上新的工作崗位。

  從經濟發展的需要來看,有些下崗人員再就業過程中可能會轉行或換個工種,那麼如何去適應呢?首先一個就是要轉變觀念,再一個就是要儘早接受相關的技能培訓。老趙就是通過培訓,走上了新的崗位。目前政府舉辦的各種培訓就是使他們能夠適應新的行業,新的崗位,使他們具備競爭能力。一場免費的再就業培訓使老趙找到了自己適合的位置,同時也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而濟南泉城廣場上的一次偶遇使下崗多年為生計所困的劉麗美意外得到了一個工作崗位,説起這個過程,頗有些奇遇的味道。

  劉麗美,42歲,原濟南鋼制傢具廠工人,1998年下崗。劉麗美一家四口人住在一間不足17平米的小屋裏。自家搭的小閣樓、自製的電視架和吊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間,總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和張大民一樣,她也下過崗,現在則是一名普通的保潔工。對很多人來説,這份工作並不起眼,然而對於她,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劉麗美告訴記者:“找著工作以後,確實真是,一家人甭管老婆婆也好,我對象也好,一家人就覺著很高興,有説有笑的,你看,不管怎麼説有了工作了,它有固定收入。你像我們這樣的家庭,不用管一個月給二百給三百給四百,就是每個月能發工資,我們就安排這一百塊錢幹什麼,那一百塊錢幹什麼東西,能分能搭配了,就能掌握好這個家庭。”

  對生活的滿足,也許正是源於劉麗美從下崗到上崗之間,走過的一段不太平坦的路。剛下來時,她做過家政、賣過衣服、後來擺過地攤。直到去年的秋天,她背著書包在泉城廣場上賣東西。劉麗美説:“在廣場上賣吹泡泡,就是那個熒光棒。賣那個東西,保安也攆。我就穿這個衣服,當時在廣場,因為它兜很大,能多裝點貨。那也巧了,正好一個要得挺多,就是要20個小泡泡,我就從布袋裏,當時也穿的這個褂子,就從我褂子裏拿出來不夠,就叫過我孩子來,就從兜裏拿,這個時候保安給逮住了。東西給沒收了,孩子也哭,孩子説媽別疼,別著急,當時孩子也挺懂事,孩子安慰我,我説你回家吧,我説我自己逛逛,孩子不放心,不放心,孩子説媽咱上那邊去看看去,那邊是幹嘛,當時不知道是招工,過去看看去吧。” 至今劉麗美還記得,那天廣場上-人特別多,很多人都在諮詢、報名。那是濟南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舉辦的一次再就業援助大型宣傳活動。劉麗美描述當時的情景:“看一圈,都是一些挺年輕,都在招工,人都填那表,我也沒文化,表也不敢填,確實我也不敢填,就轉了看了好幾個。俺孩子當時説,媽媽你看這位年齡大的問問吧,我説年齡大的,我也不敢找,你説填這個表,當時考慮著自己不會填這個表,孩子也可以填,就沒這麼考慮,就轉回去了,轉了好幾圈,還是問那個年齡大的吧。年齡大點的,怎麼稱呼,咱也不知道,我想肯定禮貌的話,喊一聲老師傅。我説老師傅,真是我想問一下,我想找份工作,看看能不能找一份適合我的工作,我就先把我的情況,我也沒有文化,也沒有技術,可是我家庭條件,我是急迫想找份工作,就是我一天我也不能等,就想找這個工作。”劉麗美忍不住跟那位老師傅説了自己的家庭情況:婆婆有病,丈夫工傷致殘,女兒正上學。説到當時的情景,劉麗美還很激動:“當時他一看我哭得臉上,孩子後邊跟著。家庭確實一看挺難。他一看咱就是風刮雨淋,説真是和要飯一樣,當時賣那個泡泡凈是湯,裝到身上這都是。”

  劉麗美對當日的情景印象太深了:“你的家庭太困難了,他説,我想辦法一定盡一切力量給你找份工作,我説哎喲,老師傅你找不著就算了,你這一句話我就挺感激了。他説不行,我一定給你找,當時我説,我説太謝謝你,你一定説話算數,我等著你。他説你放心吧,回家等兩天,你聽信,把電話號碼給我留下。當時我給他電話號碼的時候,我就抓住他的手,我説老師傅你可一定給俺想辦法,説話算數。他説一定一定。他説,你回家等著去吧。當時回到家裏跟俺對象説,俺對象還不相信,你怎麼能上局裏參加工作。俺孩子説那老大爺挺……,俺孩子喊他老大爺。那老大爺對俺媽媽很熱情。俺對象説但願吧!”

  第一天時間是那樣的漫長,第二天,時間是那樣的漫長。“第三天就給我來電話了”,劉麗美説,“讓我去報道去了。當時俺一家人感激得怎麼説,有份工作了。你想想這個年齡40來歲,找工作確實不好找。”被劉麗美稱為老師傅的人在接受我們採訪時説出了肺腑之言:“作為咱們政府部門,尤其是勞動保障部門怎麼樣幫助咱們弱勢群體,特別是家庭困難的,能夠幫助他們能夠找到工作,有點生活收入,緩解家裏困難,作為咱們政府工作人員來講,是份內的事。後來通過辦公室給她把情況聯絡一下,去當清潔工。” 劉麗美一家碰上了好人。在以後的日子裏,這位被稱為老師傅的人還經常來看望他們一家,儘管他的日常工作非常忙。

  劉麗美並不知道這位老師傅的真正身份:“當時讓我上局裏上班時候,我心想找老師傅,哪一個是,結果沒找著,我就找這個辦公室的張主任,當時我説,一個老師傅介紹我來的,當時也不知道他姓名。當時我整理房間的時候,我就有一種感覺,這個人怎麼這麼面熟。當時也沒看,也沒注意,他不是有個那個牌(工作證)?我一看這麼面熟,挺面熟,不可能呀,當時琢磨著不可能,到第二天再去仔細看看,仔細看看,看看相片也不可能,當時是一個老師傅穿著一個夾克。結果以後偶爾間,上電梯下電梯的時候碰見了,一看,哎喲,我説老老師傅你怎麼也上這兒來了?他説我就在這工作,當時我一愣,突然想起來了,一看,他往那走,一看他開那個門,這才知道是局長。”

  後來王局長對我們説:“她到了機關這一塊去幹清潔工,幹得很好,她非常珍惜這次機會,也是盡心盡力,沒早沒晚,辛辛苦苦。”

  在我們的社會裏,人人都渴望自立,但總會有一些人由於種種原因很難自立,需要得到別人的扶助。對於這些人來説,送崗位也許是最直接的幫助。劉麗美是幸運的。不過,與其説是局長幫她找的工作,不如説是再就業援助給她帶來好運。其實有很多人也都象劉麗美一樣幸運。比如説,北京的李國偉,她的求職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但她的身邊一直有一位職業指導員在幫助她。

  《求職記》

  李國偉又失業了。那天他打電話來説準備第四次去求職,這不星期天一大早,職業指導員王玉華就通知她一起去參加一個專為下崗女工舉辦的招聘會。參加招聘的人很多,她一邊尋找著合適的崗位,一邊不時的回頭和身邊的王主任交流著應試的對策。幾經洽談,很快她便有了結果,有幾家單位都邀請她去試工。招聘會上不小的收穫使李國偉感到滿足,和兩年前初次求職時的尷尬相比,他越來越能自信面對求職面試這一關,因為每當在求職遇到困難時,他都會遇到一隻援助的手。

  我們還得介紹一下,李國偉,北京抄手衚同居民,1999年從原企業下崗。社區職業指導員王玉華曾多次提供應聘機會,並指導其面試技巧。李國偉和王玉華以前並不認識,充其量也就是衚同口來來往往地見過幾面,是失業使王玉華主主動與李國偉相識,並成為李國偉的求職高參。更是求職使他們有了幾次親密的接觸。

  那天我們去採訪李國偉,就在我們把鏡頭對準他時,我們發現李國偉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很多。他也很愛美,這使我們無法想象到,就是這麼一個愛美的李國偉,第一次求職失敗竟是因為形象問題。

  那時侯李國偉已經待業一年多了,心里正著急。王玉華聽説後主動找上了門來。王玉華告訴李國偉説有一個洗染店有一個工作,問李去不去,李説去。由於李國偉從未經歷過應聘場合,於是王玉華就陪他一起去面試。當時,李國偉倒挺快的,一會兒就來了,來了以後,騎著車,帶著孩子,匆匆忙忙,衣服也沒換,當時一點準備都沒有。結果頭一次求職便出師不利,王玉華認真分析了失利的原因。李國偉回憶説:“她告訴我説你稍微打扮一下,別老在家。其實你要收拾收拾挺好看的,怎麼也不打扮,就這樣出來了。”王玉華也來了勁:“第一次不是沒成功嘛,自己在家待著,挺煩的,自己心裏就想,我非得給她找一合適的讓她能夠又適合她,又讓人覺得不錯的。”

  在王玉華的介紹下,很快李國偉又得到了第二次面試的機會。王玉華説:“當時勞動科通知我們,説西單華勝服裝店招導購員,説你看看你們那片的居民,失業人員誰去。我當時第一個就想到李國偉了。”這次李國偉吸取了上次應聘失敗的教訓,注意了應聘形象,“結果這回李國偉通過第一次吸取教訓,沒帶孩子,自己稍微一打扮。他還挺精神的。”李國偉説當時他化了粧,還穿了一套黑色的西裝去了。當時面試就合格了。打這以後李國偉開始上班了。李國偉幹得挺不錯,他們的經理覺得她挺好,就提拔她當了班長帶班,工資也給她漲了點。但是好事多磨,沒過幾個月,華盛服裝店倒閉了,李國偉再一次陷入失業的窘境。王玉華告訴記者:“回來以後,當時她有點不好意思了。説我又下來了,老麻煩您,真不好意思,我説你別著急,再有機會,我先想到你。”

  沒幾天,民族飯店又有名額了,在王主任的陪同下李國偉參加了第三次面試。王玉華回憶説:“一開始説客房要人,我們都去了,去了好多人。當時他要的人挺少的,後來都在底下等著,經理下來,下來以後挨個填表。後來説我們要一個收銀員,他就這麼隨便一念叨,李國偉當時挺敢説話的,她説經理您看我成嗎,我幹過。結果一試就成功了。”

  由於面試中自信的表現,原打算應聘客房服務員的李國偉卻意外得到了飯店收銀員的位置。求職路上,李國偉受到王玉華一次次的幫助,在懂得面試之道時,也逐漸擺脫了剛下崗時窘迫無助的感覺。在她的經歷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許許多多職業指導員的辛勤工作。他們的存在,是為面對未來不知所措的失業者重塑信心,為他們找準就業方向,把握就業機會。

  從初次面試時的不修邊幅,到後來應聘時大膽的毛遂自薦,李國偉的這些變化, 都來自於居委會職業指導員的幫助。用李國偉自己的話説,王玉華是她的高參。職業指導員標誌著我國勞動力就業服務體系的日益完善,標誌著就業服務體系的觸角已經延伸到每一個社區和衚同。對於下崗失業人員,他們就是黨和政府“溫暖”的使者。是他們,為這些失業者樹立起信心和勇氣。的確對一個失業者來説,只要有信心,不要説是簡單的找份工作,創業的機會也一樣存在,山東的吳慶芳就是在居委會的幫助下,開了一個小書屋。

  《開店記》

  這是濟南七里山小區的小書屋。小書屋面積不大,藏書不少,主要業務是租書。周圍居民是這兒的常客,交上點押金,就可以把書帶回家看,一天只收5毛錢。小書屋的女主人叫吳慶芳,她的丈夫賈師傅沒事時也在店裏幫忙。在店裏看到她們婦唱夫隨的樣子,你很難想像得出,前幾年他們之間還曾鬧過離婚大戰。

  吳慶芳回憶説:“一開始下崗,下崗以後,三口子都在一塊。可是著急,怎麼辦你説?可愁人了。我説我找你可後悔了,我説你看找在了一個單位,説發不出工資都沒有工資,可慘了,一下來的時候,俺對象老實,我抽空出去開開心玩玩去了。他不行,他想不通,想不開。他説我幹35年了,我一分錢沒有,他想不開。成天就是抽煙喝酒,越抽煙越喝酒,越沒錢,越沒錢,他越喝酒,俺倆個就打。”老伴也煩:“沒錢不吵架嗎?都是為了錢打仗。那個時候都著急,都不説話,都心裏麻煩得慌。都琢磨著不對勁,能得勁嗎?話趕話趕就打起來了。”

  賈師傅愁得晚上睡不著覺。後來弄了輛三輪車,到商場門口給人蹬車送貨。不久,出了車禍,腿摔成了骨折,沒法再幹了。吳慶芳在商場租了一節櫃臺賣衣服,可是不會幹,卻都給賣賠了。居委會的田覺得這長久下去不是個辦法,就長去走動,幫著想注意:“後來我到他家,走訪的時候,我發現他家裏藏的書比較多一點,我説你就愛好這個。我們有一些就給出謀劃策,就説俺們這一塊沒有一個小書店,辦個書屋算了。他説能行嗎?我説我感覺能行。”

  小書屋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場地問題。又是居委會説你別著急,慢慢想辦法,想辦法給你找房子。後來房子看中了田主任原來的辦公室,這房子是辦事處的,田主任就找了辦事處,找了多次,把這個房錢給拉下來200多。田主任在接受採訪時説:“一開始呢,這間房子要八百塊錢,我説可不成,八百塊錢可不行,我説一開始她還不知道掙錢不掙錢呢,這樣吧,咱就給她放得最低最低吧!這樣都給他減了,能減就減了,能免了免了。”

  房子租下來了,小書屋又面臨著書架問題。吳慶芳説:“一開始田主任給找的木頭,一開始上哪弄這麼多木頭,你看這小東西,不少用木頭。田主任就幫著俺找板子。”當時這裡弄點,那裏弄點,上別人工地上要點,把架子幾天就弄起來了,叮叮啷啷的,晚上田主任就陪著他們在那兒幹活,有説有笑的,大家也不知道累,心情也特別好。

  書架很快就搭起來了。一開始書就一點點。田主任安慰她:“慢慢地咱把這個屋都充實起來。這樣我就開了一個居委會會議,就號召大傢伙給他湊書,捐點。能幫得都幫,有給拿雜誌,有給畫報的,有給拿書的,家裏存的書都提拎來了。後來田主任又給她出主意:”我説誰捐錢,捐書了,你就免費供給人家多長時間。他説行,他一聽特別高興。他自己又買了一部分新書。”至今居委會還為吳慶芳的小書屋源源不斷地提供新書。田主任説:“平時像我們訂的《幸福雜誌》、《人生》各個雜誌,來了以後,我們看完也給他送過去。”

  後來田主任又跟每家每戶打了一張宣傳單,説精神食糧來到了,就是去租也好,借也好,怎麼招也好,又給每家打了一封信,由樓長送到每家每戶。小書屋也就順利開張了。頭天開業的時候,人都來湊熱鬧。田主任也去了,還有他們們其他辦事處領導也到現場了,慶祝一下,也為力鼓勵他一下,也是在後邊給吳慶芳打打氣。吳慶芳説:“第一天開業的時候,一天才7毛錢,過幾天就是10塊,20塊錢,收入慢慢地往上增加。”

  田主任對吳慶芳和小書店也特別滿意,他告訴記者:“小書店在這個地方幹得越來越好,越來越紅火,這樣他感覺,感激怎麼來感激咱們社區。他就想了一個辦法,他説我晚上正好沒有事在回家,我這門還在開著,晚上我在這兒弄個錄音機,把我們整個社區文化帶起來不行嗎?她跳得也好,唱得也好。每當我們什麼三八節,老人活動、五一節、國慶節,還有元宵節都是他帶著我們上街去搞娛樂活動,整個小區搞得,還有消夏晚會,搞得真是熱熱鬧鬧的。”

  如今,吳慶芳精心照料著她的小書屋。丈夫除去在小書屋幫忙外,還由居委會介紹做一些家政服務,幫別人修修水管、疏通下水道什麼的。倆口子再也不打架了。

  還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和氣生財。吳慶芳和賈師傅不吵架了,生意也越做越好,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創業也並不是什麼神話,離我們也並沒有那麼遙遠。吳慶芳也是下崗職工,但是在政策的扶持下,再加上他們夫妻二人的努力,神話也變成了現實 。吳慶芳在居委會田主任的幫助下開起了小書屋,老趙通過街道辦事處舉辦的再就業培訓找到了新的崗位,可以看出,他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他們身邊政府工作人員的幫助。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關注他們,讓他們在新的生活中重新找回自信,實現自我。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