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走出技校的大門已經四年了,2002年3月報紙上的一則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並最終讓他做出了一項重要的決定:辭掉工廠裏的工作,到軟體培訓班去上學。張宇説:“我是在報紙等報刊看到就是説中國軟體業缺口很大,也是有心要邁入中國IT産業,所以才來上這個班,將來能夠做一個軟體公司的程序員。” 張宇所説的軟體程序員就是時下人們常常提起的“軟體藍領”。
北京軟體促進中心副主任曲齡年告訴記者:在軟體的作業裏面,可以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高級的系統設計人員要做需求分析,作整體設計。而中級的人員要在整體設計的基礎上做出詳細的設計,基礎人員就是我們説的軟體藍領,應該按詳細的設計把它轉換成程序。北京軟體産業促進中心培訓部經理金世萬則認為軟體藍領做的是一些比較初級的軟體測試包括程序的編程這方面的工作,所以按照咱們傳統的學歷層次來説,他應該屬於一個中低層次的學歷就完全可以了,更具體化一些就是説在能達到高中以上大專這個層次上完全沒什麼問題,在接受軟體藍領培訓以後,完全能勝任這個工作。
軟體藍領這一概念一經提出便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軟體藍領能否像傳統企業裏的技術工人那樣,成為軟體企業爭搶的對象,一時間成了人們談論的熱點話題。北京用友軟體股份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韓洪春説:“這個概念在我們這邊是去年才冒出來的,我一直對這個概唸有些個質疑,在目前國內的軟體行業來説,藍領形成的氣候還沒有完全形成。” 北京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産品部總經理也認為:“我們在軟體(生産)上沒有形成規模優勢,我們的軟體都是小組制,或者説小規模,你比如説漢王或者金山,像其他一些軟體企業,不管從軟體規模還是從人員組織規模上來講,相對國外來講還是比較小的,小規模。”
軟體企業規模小,在軟體開發上就實現不了工程化,軟體人員也就不可能實現按照高、中、低三個級別分開,在這種情況下,軟體企業更需要的是從頭做到尾的全才,而不是軟體藍領人員。可見只有我國的軟體企業發展了並達到一定的規模,軟體藍領人員才會真正有用武之地。北大青鳥集團執行總裁徐祗祥認為:過去軟體市場為什麼小,還是因為市場比較小,軟體的主要服務對象還是服務於管理,服務於提高效率,因為過去我們是計劃經濟,很多方面需求不是那麼大,主要是一些比較大的企業如銀行,隨著整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推進,隨著國際化程度的提高,所有企業自身內在動力的加強的話,對於軟體對於信息化的服務需求會越來越提高。
信息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信息化核心的一個方面就是軟體。市場的需求就是企業發展的動力,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促進我國軟體業的發展,2000年國務院還出臺了一項旨在促進我國軟體産業和集成電路發展的政策。北京軟體産業促進中心培訓部經理金世萬説:“這個政策在社會上,在軟體業已經深入人心了,確實對整個軟體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軟體藍領這個定義現在社會上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軟體企業人員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國的一些軟體企業已初具規模。北京用友軟體股份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韓洪春告訴記者:今天在用友公司,開發人員已經有500人,在總部這邊,再按這種方式做,已經無法運作,所以,在他們這邊,現在已經有比較明確的分工。軟體産業協會曲齡年也説:“北京的很多企對於這樣的企業也大量需求軟體藍領人員,所以軟體藍領的市場隨著軟體開發水平的提升,也在不斷的增加,所以我想現在能夠提供的軟體藍領人員還很少,需求可能要大於提供的量,如果中國的軟體企業規模按現在這個速度發展的話,應該是有一個很大數量的需求。”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與國際上一些軟體出口大國相比,我國的軟體出口額在全球所佔的份額還非常小,更是遠遠低於鄰印度。漢王副總稱:“它的出口創匯的産值高的原因,並不是它開發國內的,並不是它創新的軟體,很多都是外包的。”所謂軟體外包,就是把國外的很固定的一個需求,拿過來在國內做加工,而且全部的東西都是別人設計好的,工人幹活就行。可見,我國的軟體企業是否大量需求軟體藍領人員,主要的還是要看這些企業是否具備了軟體外包的能力。軟體産業促進會曲先生告訴記者:“去年的年末,在美國矽谷有一個很大會議叫華源大會,在華源大會上其中有七個風險投資公司的專業報告,這七個報告中有四個報告是專門講中國現在已完全具備了軟體外包的能力,所以風險投資公司已經把注意力集中到中國的軟體外包上來了。” 事實上,在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的軟體外包已開始啟動。曲先生稱:“最近北京在大量地推進軟體出口。軟體出口無非是兩個方向,一個方向就是成品軟體的出口,就是説商品化的軟體出口,還有一個方向就是所謂的軟體的外加工,我們叫軟體外包,如果是做這種軟體的話,那麼大量的工作就會是軟體藍領的工作。”
有關部門的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的IT人才需求為60萬,其中對“軟體藍領”的需求為每年20萬左右。而每年大學培養的專業人才僅有5萬人。大量的軟體人員是靠軟體教育培養出來的,市場的需求,就是商業的機會,目前我國的軟體培訓業在全國各地迅速發展起來。北京軟體促進中心副主任金世萬稱:這其中廣州、深圳、上海最為活躍,北京地區開展得也是在全國來講還是不錯的,從全國各地開展的情況來説,技術藍領方面的培訓在全國開展以後,主要是從國外引進一些先進的教育資源,目標主要鎖定印度。而北大青鳥集團則與印度阿博泰克公司合作,借鑒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培訓經驗,開展軟體藍領的培訓。目前,他們的培訓中心在全國已經建立70多家,由於我國的軟體培訓業一開始便實現了與國際接軌,從而保證了它的培訓質量。北京軟體促進中心副主任金世萬告訴記者:“北京軟體協會北軟 “優程”,這個品牌,他們第一期學員已經畢業,在有20多家企業(參加的)供需見面會上,(他們)非常受歡迎。”對此張宇也深有感觸:“在沒參加培訓之前,我對軟體業可以説了解甚少,認為軟體可能是一種高深莫測的東西,上了這培訓班之後,感覺還可以吧,像我這樣的技校、高中畢業的學員應該都可以學下來的。”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學校進入了軟體藍領的培訓市場,他們看準的正是這個行業的發展空間。可以想見,在不久的將來,伴隨我國軟體業的迅速發展,軟體藍領人員,也將被人們所熟悉,越來越多的低學歷人員將踏上這條新的成才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