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獎會上,一部詩集成為評委們爭相閱讀的作品,委員會以12:1的投票比例將當年的諾貝爾獎頒給了這部詩集的作者。這也是瑞典文學院第一次將諾貝爾獎頒給一個東方人。當時,一些西方媒體抱怨委員會不應該將這份榮譽授予了一個“名字拗口、不見經傳的亞洲人”,但是,大部分讀過這部名叫《吉檀伽利》的詩集的人都對這次授獎感到非常滿意,他們將詩集的作者稱為“東方聖人”,這個人就是羅賓德拉納德 泰戈爾。
1924年,泰戈爾來到中國,他的到來在當時的中國文化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以蔡元培、梁啟超、胡適、徐志摩等人為代表的一部分文人對他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為恭賀老人64歲華誕特地舉辦了慶祝活動,梁啟超還送給他一個中文名字“竺震旦”。“竺”指天竺,也就是印度,“震旦”則是印度佛教對中國的稱呼,泰戈爾為自己這聯結了兩大民族的新名字,感到自豪,他説:“相信我前世一定是個中國人”。離京時,護送他的人問他:“您落下什麼東西沒有?”他回答“沒有,除了我留下的一顆心……
請收看7月22日 22:50 CCTV 科教頻道《人物》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