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60年代,曾經有一本書風靡全國,書名叫《燕山夜話》,作者署名馬南邨。
1939年3月,一位從南方來的年輕人走進了河北省保定地區的一個小山村——馬南村,從此他在這裡住了10年。而當時的馬南村是《晉察冀日報》的所在地,這個年輕人後來用筆名馬南邨寫作,而他的真實姓名叫鄧拓。
鄧拓在29歲的時候擔任了晉察冀日報的社長兼總編輯,這份當時在中國北方地區廣為流傳的報紙,在10年零6個月的時間裏,共發行了2854期。1948年6月,晉察冀停刊不久之後,人民日報創刊發行,而擔任總編輯的還是鄧拓。
馬南是一個很普通的一個小山村,幾十家,在半山腰,河邊上,下頭是一個小河,叫胭脂河,胭脂河邊有一個小山村,幾十家人家,很窮苦的農民。
鄧拓的業餘活動是寫詩、書法。晚上總是能聽見他吟詩的聲音。
在報紙上,鄧拓最大特點是,他不當新聞官,他既當編輯又當記者,又做內勤又做外勤。晉察冀日報很突出的一點是社論多,有時候天天出社論,其中大部分都是鄧拓自己寫的。
戰爭頻繁的時期,報紙送出去和稿件送進來都是很困難的。當時有三條發行線,第一,報社自己有個發行隊伍,在許多縣裏邊有晉察冀日報發行站,發行科的發行員把報紙背着,送到發行站去,發行站再給周圍各縣散發,在農村裏邊有這個發行員,是報社自己的發行系統。第二是地方單位有秘密的發行系統,外邊誰也不知道,他給送文件,送報紙,不管在多麼殘酷的情況下,這個發行系統都沒有斷過。第三個運用軍事系統,有個軍隊、部隊交通網。
37年的時候,國民黨的特務逮捕了鄧拓,被捕了以後的不長時間,就爆發了七七事變,在當時國共合作的這麼一個大的形勢下,共産黨要求國民黨把關押的政治犯、共産黨人都應該釋放出來,鄧拓也就獲釋了。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在中國這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一幅對聯,鄧拓在《燕山夜話》中寫下了這段話,但這幅對聯的作者並不是鄧拓。200年前明朝的顧憲成,因為敢於直言而得罪了當時的皇帝明神宗,顧憲成被貶職到無錫後,和朋友們辦了一個東林書院,正是在那裏他寫下了這幅流傳千古的對聯。300年後,作為政治家和文人的鄧拓,不但在自己的書裏留下了這幅對聯,而且還用自己的一生去身體力行……
請收看7月2日 22:50 CCTV 科教頻道《人物》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