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腦血管的手術中,患者的腦血流狀態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到患者生命的安全。從1998年2 月開始,我國將一種新的腦血流監測手段,引入到手術當中。它可以準確地監測到術中患者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狀態,為手術的成功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在國內首先將這種超聲診斷技術應用到了臨床,其診斷準確率達到98%,她就是華揚。
提起腦梗塞,人們都知道是腦血管出了問題。為了確診病變部位,醫院通常要為病人做顱腦超聲、頸動脈超聲、和血管造影這幾項檢查。幾乎所有的醫院這些檢查都分屬為相互之間沒有聯絡的不同科室。
華揚發現這種分科室檢查存在著盲區,1990年,她首先在國內將頸動脈超聲和顱腦超聲兩項檢查結合起來,再利用血流動力學原理進行分析,建立了一套相互參照的分析評價系統。
在以往的檢查中,華揚發現腦血管病變不一定全部發生在顱內,其中有10%左右發生在頸部動脈,而在頸部血管發生病變的患者,有時候是可以通過手術治愈的。簡單的説,人的大腦基本上是靠左右兩條主幹血管供血,這例患者是因為左側頸內動脈明顯狹窄,而右側頸內動脈幾乎完全閉合,影響到了語言和肢體運動的能力。但華揚的超聲檢查不僅證實了這一點,她又發現了血管造影無法察覺到的現象。
那麼華揚的這個發現對於患者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患者住院,準備做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這個手術是要切除堵塞血管的瘢塊,使腦血流恢復暢通,患者就可以治愈了。
華揚1960年8月出生在北京,由於工作緊張,父母沒有精力照顧小華揚。在她出生一個月的時候,就跟著外婆到了江蘇常州。就在華揚10歲那年,有一件事情給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是1970年,媽媽帶著她的大弟弟去外婆家接她。這是她從小到大第一次見到這個大弟弟。弟弟在6歲的時候患了大腦炎,由於當時沒有太好的治療辦法,留下了後遺症。在以後的日子裏,弟弟的病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
超聲影像是華揚一直迷戀的工作,但她1983年從首都醫科大學畢業分配時,結果使他十分失望,她被分配到了北京中醫院核醫學科。那年她23歲。在中醫醫院工作的這段時間,她一直夢想著要去作超聲影像工作,這已成了華揚的一塊心病。
就在這時,出現了一件意外的事情。那是在1985年秋天,華揚發現她的牙齦開始出血,身體出現了放射線反應。她很快找到院長要求調動工作。就這樣,華揚一共找了院長七次,就在第七次的時候,院長生氣了。這回華揚終於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了,很快她聯絡好了宣武醫院。1985年底,華揚調到了宣武醫院。當他來醫院報到時,又遇上了麻煩,超聲科的主人拒絕接收她。華揚參加工作僅僅三年時間,還不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當時人事處也在勸華揚是不是改做其他工作,醫院的其他科室也非常需要人。
從那時起華揚開始接觸超聲診斷專業,到現在已經整整16年了。她最初從腹部超聲、心血管超聲做起,1989年又開始學習腦血管超聲診斷,並在國內超聲診斷領域創立了一套規範化的操作模式。
1997年5月,她完成了在美國路易威爾大學醫院的學者交流項目回到北京。這時華揚為她的事業的發展描繪了一個藍圖,她計劃在超聲診斷領域開展新的課題。就在這年的10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根據2002年9月,第二屆國際心血管病研討會公佈的數據,中國每年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約260萬,平均12秒鐘死亡1人,如果這些病情能夠得到及早的發現,那麼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會得到大大的降低。現在華揚和她的學生們,每年都要做一萬多例腦血管和頸動脈血管的檢查,從1989年到現在,她們已經檢查了十多萬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