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樺,一個建了20年房子的建築設計師,同時也是一個一直沒有離開校園的大學教授。然而他身上所具有的更多的物質卻像一個工匠:勤於勞作,勤於思考,在實踐中理解和把握建築的奧秘。在湯樺建造的房子裏,我們依然能體會到建築的視覺空間給人帶來的內在形式的愉悅感。從某種意義上説,湯樺在他的作品中始終固執地堅守著一種古典現代建築的設計趣味和法則,並嘗試著尋找一種使現代建築本土化的方式,這種堅守也許正是他所試圖營造的烏托邦。
在湯樺的心目中,簡約和反裝飾的設計更接近於建築的本質,一如成為建築之前的房子。這座在昆明市中心建造的銀海SOHO國際公寓就體現了他的建築理念。
早在95年湯樺就為銀海的業主設計了幾個房地産開發項目,其中一個項目在當時賣出了天價,而業主在與湯樺的合作中也逐步加深了對建築的認識。樓建起來了,而市場帶來的壓力也隨之來了。湯樺與業主之間的合作在同行當中一直有很好的口碑。
1959年湯樺出生在四川成都一所大學校園裏,父母都是大學老師,童年時湯樺的愛好並不多,只是和大院外的孩子一樣到野外遊玩。由於父親的早逝,湯樺中學畢業後,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下鄉勞動,而是被分配到工廠當了一名工人。77年國家又恢復了高考,這讓湯樺多少有些意想不到。當時整個社會都崇尚科學,而考生們首先選擇的專業就是數理化。也許是命運的安排,湯樺被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錄取。儘管湯樺對學建築並不自信,但他身上所具有的天賦使他很快在學習成績上名列前茅。在整個大學期間,湯樺都表現得不張揚。雖然大學期間處於建築資訊貧乏的年代,但湯樺所西文受到的專業教育仍然是西方的現代主義,對湯樺建築思想影響較大的建築師主要是柯布西埃等幾位現代主義大師。畢業留校後,湯樺又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而這時他把主要興趣放在了中國傳統建築上。湯樺利用假期在全國旅行期間,考察了中國古典建築和鄉土建築,這次旅行對他而言,是一次寶貴的經歷,不久他一面在校任教,一面來到深圳,成為一名職業建築師。
湯樺在建築界引起較大反響的作品是他在深圳設計的南油文化廣場。在這座94年建造的作品中,湯樺加入了有關歷史、文化的符號和隱喻,使廣場成為一個具有儀式感的廣場。
經過一段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的搖擺後,湯樺又回復到現代主義的設計理念,而此時,他更關注的是建築的技術、材料和營造問題,總部設在成都的貝森集團給了他一次實踐的機會。湯樺在這座建築中嘗試著用不同的材料、磚、鋼材、玻璃和木料交織有序地形成不同的紋理,這種材料的對比帶給人更強的視覺體驗。
穿透的會議室滲入戶外的自然風光,更為明亮、開敞,而整座建築以簡樸的形式呼應成都平原的風景文脈,使建築具有一種地域性和歷史性的意味。湯樺曾深深地迷戀一種“不可測”理論,認為好的建築完成于上帝之手。經過20年的實踐,湯樺已成為國內有影響的建築師,正當他在設計上一帆風順時,遵義經濟開發區行政辦公樓的項目又找上了他。
所有精妙的構想都要在施工中得以完成,這個讓無數建築師倍感頭痛和無奈的問題,在湯樺這兒又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儘管湯樺在同齡的建築師中完成的作品算是比較多而且項目比較大,但他依然有許多方案無法通過。他為深圳福田區設計的高150米、每格之間寬200米的大型建築群。湯樺把它設計成中國傳統的九宮格樣式,試圖實現早期現代主義先驅所構想的“空中之城”,這個方案由於過於理想化而未獲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