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400歲文星閣永葆青春,高校古建見證文脈傳承

來源:現代+ | 2025年03月27日 14:12:35
現代+ | 2025年03月27日 14:12:35
原標題:文化中國行|400歲文星閣永葆青春,高校古建見證文脈傳承
正在加載

  三月好春光,正是出游踏青的時節,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內的文星閣,成了不少市民游客的選擇。晴空之下,四方檐角宛如家燕的羽翼精緻靈巧,翩翩欲飛將蒼穹與彩雲擁攬入懷。“文星閣的晨暉和夕照,是記憶中最深刻的母校美景,如今春日登塔賞景,真的別有一番精彩。”畢業多年的海女士感慨道。

               

  據講解員介紹,文星閣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通高約28米,閣身平面呈正方形,俗稱“方塔”。其周邊原係長洲縣學所在,自建成後,長洲縣學人才蔚起,科甲鼎盛。狀元、榜眼、探花、進士連綿不竭,還出了彭氏祖孫狀元等科闈美談,見證了“蘇州狀元甲天下”的輝煌,被譽為蘇州的文脈。

  踏入文星閣庭院,大殿正門有兩塊醒目的匾額,紅色的橫匾寫着“桂香殿”三字,寓意蟾宮折桂、科闈報捷。漫步桂香殿,抱柱後的明代碑刻靜靜訴説着文星閣的過往,而狀元閣內陳列的康熙乙醜科狀元陸肯堂的殿試試卷,則讓參觀者驚嘆於古代士子的才學與風骨。

               

  當初春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落,在青磚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與周圍盛放的花樹相映成趣,構成一幅古韻靈動的美麗畫卷。然而,400多歲的文星閣歷經滄桑,卻看不到屋面開裂、戧角下撓、梁架污染等情況,學校是如何讓這座百年古建“永葆青春”的呢?

  據記載,學校先後對文星閣進行三次大的保護維修。就在2024年9月,經過兩個多月修繕的文星閣再次煥新顏,正式對外開放。從那之後,廣大市民、游客、學子競相前來打卡,爭睹文星閣風采,祈盼蟾宮折桂、學業有成。

               

  當時,文星閣的修繕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由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區級傳承人唐建芳帶領團隊,對木構件、屋脊、油漆等細節精心修復,使其既穩固如初,又保留了原有的吳地建築風貌,人們可以從這座古老遺存裏一窺歷史舊貌,也可以從中一睹香山非遺技藝的新容。

  文星閣是蘇州大學的重要文化遺産,如今,桂香殿改造成長洲縣學博物館,這座古建築不僅承載着蘇州文教的歷史記憶,更成為學子們感悟先賢治學精神的紐帶,以及市民游客領略江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直以來,蘇州大學始終在尊重建築原始性的基礎上,以“活化利用”理念對校園內的文物古建進行保護和改造。同時,學校整合優質資源,開設專題培訓課程,內容不僅包含政策解讀、城市建設、特色小鎮、歷史建築與古村落保護等理論課程,還設置了蘇州城建博物館、蘇州市規劃展示館、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古城道前32號街坊等現場教學點,實地解讀蘇州城市更新試點經驗。

  2025年的第一天,文星閣的鐘聲曾悠揚回蕩在校園上空,仿佛穿越時空,與四百年前的學府鐘聲遙相呼應,為蘇州這座“福氣之城”祈願文教昌隆、文脈流長。時光流轉,陽春三月,文星閣在綠樹環抱中更顯秀美,已成為蘇大校園裏最動人的風景。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徐曉安

  (蘇州大學供圖)

編輯:陳平麗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原色

天蓝

黑色

藏青

智能导盲

区域指引

返回
声音

×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