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苗族姊妹節”系列活動將於4月11日至4月19日在貴州省臺江縣舉行。今年的姊妹節以“錦繡黔東南 千年姊妹情”為主題,創新融合苗族民俗、非遺展演與體育賽事,推出了19項特色活動,為游客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的苗族文化體驗之旅。
苗族姊妹節是流傳於貴州省臺江縣老屯、施洞一帶的傳統節日,曾被譽為“藏在花蕊中的節日”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節”。每逢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當地青年男女便會通過踩蘆笙、游方對歌、互贈姊妹飯等儀式傳遞情意、互訴衷腸。
姊妹節承載着苗族社會早期的婚戀習俗與社群記憶。相傳,這一節日源於苗族傳説中金丹與阿嬌的愛情故事。金丹與阿嬌自幼青梅竹馬,情投意合,然而他們的愛情卻遭到父母與族人的阻撓。為了維繫這份感情,阿嬌常常將糯米飯藏於針線籃中,偷偷帶給心上人。經過一番頑強的抗爭,二人終於結成夫妻。為了紀念金丹阿嬌,吃姊妹飯成為姊妹節的重要儀式。
姊妹飯是一種五彩糯米飯。姊妹節將至之時,苗族姑娘們便會上山採摘姊妹花和紫樹葉,用來浸染糯米,蒸成姊妹飯。姊妹飯口感香糯,色彩豐富,其中綠色代表家鄉美麗,紅色象徵家鄉昌盛,黃色象徵五穀豐登,紫色象徵紫氣東來,白色象徵純潔愛情。苗族姑娘們會將五彩姊妹飯送給心愛之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
節日當天,姑娘們會穿上苗族盛裝,戴上精美銀飾,前往參加游方對歌。從發冠項圈到手鐲耳環,她們身上的每一件銀飾都凝聚着匠人的巧思。盛裝表面的苗族刺繡針腳細密,色彩艷麗,或講述古老傳説,或描繪自然萬物,是苗族婦女代代相傳的智慧結晶。
臺江苗族姊妹節,不僅是苗族青年男女錶達愛意的節日,也是世界讀懂中國民族文化的一扇窗口。2006年,苗族姊妹節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苗族姊妹節的活動也隨之越辦越豐富,萬人唱響翁你河、萬人盛裝游演、苗家長桌宴、非遺文化展示等活動吸引游客從世界各地來到臺江體驗苗族風情。
今年,貴州省臺江縣更是在保留傳統活動的基礎上,創新舉辦“村BA”籃球賽、“村跑”馬拉松、姊妹T臺秀等特色活動。誠邀海內外游客共赴這場浪漫春日的民族文化盛宴。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