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博物館的忙碌一望便知:僅國慶期間,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7488萬人次;11月2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統計公佈,已接待的6309187人次中,35歲以下的年輕觀眾佔比達到62.09%。
年輕人追著文物跑,在社交平臺上總結博物館預約指南、文創購買攻略、年度博物館打卡記。他們慨嘆文物之精緻、複雜、震撼,心滿意足地計劃下一年的博物館之旅。
一晃眼,2025年,故宮博物院向公眾開放也有100年了。100年前,它向公眾敞開大門的第一天,迎來了5萬名參觀者。近年來,故宮博物院一直實施每天4萬人次的預約限流接待措施,這一數量也被認為是故宮作為世界遺産的最佳承載量 。
如今,中國已經建了6833座博物館,把幾千年文明的截面,展示在考古發掘現場、場館,甚至某個四合院裏。
博物館的時間和空間被拉得更長、更大。許多博物館敞開了夜晚的大門,回應著熱情的參觀者。有的博物館還大方開放文物庫房,工作人員在倉庫裏向參觀者介紹文物儲藏的故事。
博物館的夜
湖南博物院提示閉館的音樂已經響起,館外下起了暴雨。開放管理部副主任蔣瑋看了一眼時間,即將晚上8點半,許多工作人員已經工作近12個小時,接待近兩萬名觀眾,接近體力的極限。
但許多觀眾還滯留在博物館裏——不是觀眾不願走,在湖南長沙,夏天的天氣總是陰晴不定。
“不如撐傘送觀眾吧。”一名工作人員提出這個建議。許多工作人員自發地撐傘,把觀眾安全送上車。事後,許多觀眾為此叫好。“既然開放了夜場,就要把服務做到位。”蔣瑋説。
湖南博物院辦公室主任吳鏑介紹,2023年,湖南博物院開始嘗試在暑假和國慶、中秋假期延時開放,並在2024年年初總結經驗,制定長期延時開放的方案,在寒暑期和各大節假日延時開放,“讓更多觀眾來館參觀,拉動夜經濟、夜消費”。
開放夜場的背後,是博物館熱潮興起後,熱門博物館一票難求的現象。多個博物館出臺應對“黃牛”倒賣門票的措施。2024年暑假,每天近160萬人預約中國國家博物館2.6萬張門票,預約成功率只有1.625%。
原先少有人關注的文物保護單位也火了。受遊戲《黑神話:悟空》影響,在山西隰縣的“小西天”,169.6平方米的殿堂因國慶多日參觀人數破萬,不得不限流。
吳鏑介紹,2024年1月至10月,湖南博物院延時開放了81天,延時開放時段入館人數超過30萬,每天增加5000人夜間入館,其中,18歲至30歲的觀眾人數最多。“每天近兩萬人進館,考驗著博物館的人力、財力、物力,絕大多數觀眾對延時開放給予了正面評價。”
蔣瑋説,為了延時開放,湖南博物院每天調配251名員工加班。“尤其暑假兩個月,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處於不停歇的‘886’工作模式”。所謂“886”,指每天早上8點半上班,晚上8點半閉館,一週工作6天。
蔣瑋補充,後勤部門特意採購了更多的易耗品,暑假給觀眾準備解暑的涼茶。吳鏑説,湖南博物院還給員工開展心理疏導,調動員工積極性,提高服務質量。
即便在博物館工作多年,有些工作人員也不一定看過博物館的夜。那是和白天不同的氛圍,蔣瑋形容,有種打開歷史之門的感覺。
在社交平臺上,一些網友形容博物館的晚上,會用鬆弛、探險、厚重等詞。
博物館奇妙夜可以用很多方式展開。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舉辦了“光影北京——2024世界燈光師大會”,用燈光秀照亮夜晚的先農壇。夜宿博物館也成為可能,一些博物館會根據自身特色設計夜宿活動,組織兒童來館體驗。
一些博物館敞開了庫房。重慶自然博物館開放340平方米的庫房,讓觀眾近距離看到1200多件標本。長沙博物館迎接了一群高三學生,展示了給文物上戶口、為文物拍照、給文物打包、用科技修復不同質地文物的過程。
盡情揮灑創意吧
周蒔江一邊觀察3D圖裏虎枕各個角度的細節,一邊用畫筆繪出虎紋、虎眼、枕面……她要用黏土復刻上海博物館裏的“黃地黑彩虎枕”——那是一個金朝的陶瓷枕頭,外觀像一隻眼神炯炯的臥虎。
“就像家裏養了一隻小貓,趴在身邊睡覺,發出呼嚕聲。”周蒔江第一次看到這個文物時,聯想到現實生活。這位29歲的姑娘在溫州做財務工作,閒暇時喜歡去博物館。有一天突發奇想,想用黏土復刻博物館的文物。
她偏愛那些不常見的、色彩豐富的陶瓷藏品,從紀錄片、博物館官網、網友提供的圖片裏找靈感,照著大英博物館的蓮蓬形煙斗、上海博物館的鬥彩蟠桃提梁壺、故宮博物院的青花湯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的秋葉式鼻煙碟等,捏出了很多黏土復刻品。
站在展櫃前看文物,她覺得每一筆線條規整無暇,但當她在臨摹紋樣、細看圖片時,能發現古代工匠揮筆留下的一點點人工製作的痕跡。
“在我面前的不是流水線千篇一律的工業産品,可能是古代工匠頂著壓力製作而成的。”她感受到同為手工製作者遙遠的共鳴。
她把復刻品帶去博物館,和文物對比合影。她特意在書房定制了展櫃,添置了100多件復刻文物,“我要把博物館搬回家”,“比起買文創,自己捏出來的復刻品更有意義”。
文物不再是教科書裏的一張圖片,只要見過實物,很多年輕人玩起創意。有人把自己扮成“文物”,將青花瓷的紋樣繪在眉眼,把敦煌的九色鹿畫在臉頰;還有人把明孝端皇后的鳳冠冰箱貼貼在了三星堆面具、陶瓷杯、卡通熊貓等各種各樣的“臉”上。
一名28歲的福州程序員,花幾千元蒐集了各地博物館的冰箱貼,按朝代順序排列,“我趴在地上擺,來回改動了幾次,花了一個月才做完展板”。
“能看到古代器皿、製作技術、審美文化的變遷。”許多個晚上,他路過展板,不禁感慨,“真漂亮”,然後心滿意足地去陽臺晾衣服。
博物館的經歷還可以融入兒童的日常遊戲。自從帶兒子去了博物館,林欣發現,快6歲的兒子對歷史越來越感興趣,有一天,兒子喊著:“我要當考古隊員!”
於是,一群五六歲的孩子帶著鏟子、水桶、鐵勺,根據林欣手工繪製的尋寶圖,在小區的大樹下、灌木叢裏奮力刨土,挖出大人事先埋下的小恐龍玩具。這是林欣設計的尋寶遊戲,“孩子最近喜歡恐龍,我想鞏固他的興趣”。
林欣把兒子去博物館的經歷剪成視頻,加上文物的歷史故事,兒子每天睡覺都想看視頻,還把視頻裏講述文物的臺詞也背下來。
博物館去多了,兒子也慢慢學習了公共場所的禮儀:在博物館保持安靜,不能吃食物。有一次林欣看文物湊得近了,兒子特意提醒她“別靠太近”,因為兒子觀察到有保潔員會把玻璃展櫃上的痕跡擦掉。
高校博物館
如今,對博物館有興趣的青少年越來越多。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介紹,每年進館的約70萬觀眾裏,約40萬是中小學生、青少年群體。
他觀察到,有美術教育機構老師帶上畫筆、畫板、教案,組班來博物館上課,“前不久辦的《萌生:從齊白石到黃永玉》展覽,每天都有美術老師帶學生來”。
來這裡學習的學生,小到幼兒園的兒童,大到研究生。清華大學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辦的美育通識課,每學期會到博物館現場教學,清華美院的師生也會來博物館臨摹教學。
一些高校根據教學特色辦了高校博物館。三峽大學的三峽民俗文化館收藏了《揚子江三峽計劃初步報告》——那是1944年南京國民政府邀請美國水電工程專家來華勘探後,第一次用圖紙、文獻系統化科學地規劃三峽工程開發計劃。這份報告吸引了很多水利電力專業的學生和工作人員來博物館參觀。
一位校友給江西財經大學捐贈了明代以來的各類稅收票證,江西財大用這批珍貴稅票辦起了中國稅收票證博物館,學校許多班級在這裡開展實踐教學。
江西財經大學檔案管理中心李欣瓏介紹,稅務專業的老師一邊帶學生參觀博物館,一邊講中國財稅史。外語專業的老師鼓勵學生圍繞稅票稅史開展口譯。還有學生講解員創作講解短視頻,在各類社交平臺上講稅票的故事。連留學生也來了,通過稅制的發展,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
曾有一群稅務專家從山東專程而來,花了近3個小時,俯著身子一張一張地研究館藏的稅票,稱讚博物館的藏品專業性強、品類專一、時間跨度大。“都是寶貝。”“這是孤品。”李欣瓏聽到專家們如此討論。
景德鎮陶瓷大學博物館館長詹偉介紹,景德鎮陶瓷大學的教授們會圍繞藏品研究陶瓷紋樣、考古斷代、歷史價值等,並開展學術講座、論壇。
詹偉説,2024年,來館參觀的中青年研學團變多了,成員大多是工作多年的資深企業人士。一個由室內設計師和建築師組成的研學團,想從館藏的陶瓷裏尋找藝術啟發,投入到設計工作中。
江西服裝學院從2008年就著手打造服飾博物館。副館長孫承飛回憶,當時,江西服裝學院的理事長是裁縫出身,堅持民辦高校要培養應用型人才,訓練動手能力,必須看服飾的實物,多上手。“理事長有個心願,要讓學生看到林林總總、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服飾。”
於是,江西服裝學院的多位老師奔赴許多省份採購服裝,慢慢地,集齊了56個民族的服飾,積累了上萬件服飾藏品。教學時,老師把展品拿出來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近距離觀察,有些展品甚至可以上手觸摸。
孫承飛發現,不同專業的學生關注點不同: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會研究服飾的紋樣、傳統工藝設計;服裝工程專業的學生鑽研布料;服裝人文專業的學生通過觀看各個時代的服裝,對服裝變遷史有了更感性的認識。
在博物館學習過的學生畢業後,有人把各大服裝比賽的獲獎作品捐給母校的博物館,還有少數民族校友自發收集民族服飾捐給博物館,“大家捐贈的初心是希望服裝設計行業越來越好,通過博物館教育培養更多人。”孫承飛説。
博物館是無字之書
原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陳建明認為,博物館能給學生一個書本上得不到的新角度,激發興趣。他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説,20年前,一個湖南偏遠山區的學校組織學生來湖南博物院,讓學生自帶乾糧,在車上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到博物館參觀後,下午再返程。
組織參觀活動的校長解釋:“我們許多孩子連縣城都沒有去過,我冒著那麼大風險把他們拉到省城的博物館,就想打開他們的眼界,讓他們看到山外的世界,留下一點點印象。”
這讓陳建明很有感觸。他在《博物館是什麼》一書裏提到,很多博物館都有自己的“校友”,他們對自身事業的興趣始於孩童時代參觀博物館的經歷。
1999年出生的北京男生王子睿就是長在博物館的孩子。他現在在北京建築大學讀研究生,決定學建築的種子,是在博物館和圖書館埋下的。
他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回憶,在中小學階段,每年寒暑假,學校都會發一本實踐手冊,要求家長帶孩子去博物館、圖書館,然後寫觀後感。他在博物館裏了解北京的歷史,喜歡上北京的四合院。
他在北京史家衚同博物館當了6年志願者,每週當一次講解員。這是北京第一家衚同博物館,也是社區博物館,展廳裏許多老物件是居民捐贈的,還有社區居民當志願者講解員。
王子睿説,史家小學組織過小學生志願者,每個小學生講一個展廳的內容,接力講完史家衚同博物館,“這可以幫助他們了解腳下的衚同和身處的城市”。
《博物館是什麼》書仲介紹,1905年,實業家張騫創辦中國第一個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同一年發生的大事還包括廢除科舉、開辦新式學堂。到了民國,博物館歸教育部管理,與學校教育接軌,1935年成立中國博物館協會時,明確提出博物館要“補充學校教育之不足”。
“博物館應該成為全民終身學習的場所。”陳建明在書中説,“博物館是國民教育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也一直在發揮著這樣的作用”,“它的親兄弟是圖書館,一個讀有字之書,一個讀無字之書”。
許多成年人在描述參觀博物館的感受時,不約而同會提到“時間”。周蒔江説,在博物館裏,她能短暫地與外界快節奏的生活隔離,悠閒地遊蕩,不再與時間較勁。
一名1996年出生的“上班族”説,在博物館裏,她忍不住想,現在用的電腦會不會成為若干年後的文物,標上“某某時代打工人的生産工具”?有沒有後來的人研究現在打工人的生活?她享受在博物館裏時空與人的互動,尤其是看畫作真跡,“一睹真容”,能想象畫家落筆的心情和狀態,比在書本和電子設備裏看更有真實感。
一名在洛陽出生長大的博物館愛好者,許多次地參觀龍門石窟、關林。他回憶,每個年齡段看石窟會有不同的思考:20多歲看時,更容易因直接的視覺衝擊而震撼,30多歲再看,聯想到龍門石窟的時代背景,人站在地上,不自覺地從下而上地仰視著石窟佛像,有了新的感受。
“我最享受在博物館裏跨越時間,戰勝時間,可以用昨天解釋今天。”他説,觀看時,仿佛自己站在歷史現場,“好的博物館能教人認識世界,在歷史裏找到自己的位置”。
原首都博物館館長韓永曾對媒體舉過一個例子:日本的東京奈良博物館曾為索尼公司的創始人辦了一個回顧展,一位50多歲的觀眾留言,他原本失業了,沒有技能,年齡也偏大,想自殺,但看完展覽又喚起信心,在創始人身上找到了力量。
韓永回憶,有一次引進外國文化展後,有觀眾表達感謝,因為博物館讓“北京市民在家門口的博物館就能看到世界文明”。
了解世界,不僅能拓寬人的視野,還能彌合社會矛盾。韓永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舉例,“9·11”事件之後他去美國,發現美國很多博物館在做伊斯蘭文明展覽。他不理解。當地的博物館從業者解釋,因為恐怖襲擊,美國民間對阿拉伯人、伊斯蘭人有歧視情緒,博物館希望讓更多美國人了解伊斯蘭文化,“文明和恐怖事件無關”。
敞開大門,克制闡釋
一個博物館對展覽的用心能輕易被觀眾感知到。2024年12月3日上午,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小國巨制:西周早期噩侯四器》展覽的門口,講解員遇到來看展多次的觀眾。一名觀眾説:“回家回味了,還想再來聽一次。”
在兩個小時的講解裏,講解員拋出了許多個問題:噩侯方罍上的神面紋是什麼意思?是中央還是地方鑄造的青銅器?銘文上的“旅”字,學者猜測可能有3種意思,具體是哪個?
這些問題至今沒有答案。但講解員也講了學術討論會上學者的爭辯和她自己的思考,講以前有爭議的學術問題後來是如何一步步解決。至於已經有定論的問題,早就放映在藏品旁邊的屏幕上:用CT給青銅器照X光,會發現青銅器的“腿兒”裏面灌了陶土。
下午講美術展的講解員更加“謹慎”,“每個人對畫的理解不一樣,為了講這個畫,我看了15至20本書才準備的講解詞,更多是陪著你們一起看”,“我講的都是我理解的,你可以在此基礎上作無限的擴展”。
杜鵬飛解釋,文物展的講解“要有一份證據、説一分話”,美術展更應該少闡釋,“審美是一種直覺”。
他強調策展人的重要性。2019年,一批阿富汗的文物在中國巡展,此前6站展覽把國外展覽的解説翻譯成中文,沒有學術梳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策展人用兩個月的時間,重新梳理了這批文物的歷史脈絡和文化內涵,再用世界各地另外5000張圖片輔助,幫助觀眾理解東西方文明在古代阿富汗的交流碰撞,獲得許多觀眾的好評。
“需要有學術積澱、快速學習的能力、美學修養、懂得展覽敘事的人才”。杜鵬飛説。
陳建明欣喜地看到,一批在海外留學讀博物館學專業的學生回國,到各地的博物館工作,中國也有多個高校開設了博物館學相關的專業。
杜鵬飛發現,有的家長帶孩子來博物館,會催著“仔細看,回家寫作業”。他認為可以把博物館當成一種生活方式,放下求知焦慮,“走進博物館一定有收穫,別有目的性”。
“博物館只是打開一扇窗而已。”杜鵬飛用畫家吳冠中舉例:吳冠中偶爾去了杭州藝專參觀,看到教室裏師生在畫素描、畫水彩畫,愛上了美術,放棄機電專業改學畫畫。
韓永認為,“博物館不是講真理的地方,而是教你發現真理的地方”。
至於每個人發現了什麼,因人而異。首都博物館的觀眾留言簿上,有觀眾用潦草的字寫下:“令人震撼!”還有兒童寫下當時的感受“辛福”(幸福——記者注),有人來博物館過生日,覺得自己過了有意義的一天,還有人在此“了解了未曾知道的事情”。
也有看得仔細的觀眾寫下了意見,比如某個展覽沒有結語,結束得突然;地面沒有標識,觀眾不知道往哪個方向走;研學團隊比較吵,影響其他人的體驗;走廊設計有缺陷,走著走著頭被磕了。
還有人細究具體某個字的延伸解釋:“展廳最後篇章的文字講解,毛澤東在頤和園宴請20位民主人士,共商國是。建議應該用小字解釋和共商國事的區別,以增加學習知識點。”
陳建明記得,他去美國交流時,聽到美國弗吉尼亞美術館的館長強調博物館的開放性,“博物館應該盡可能敞開大門,哪怕你進來遛一圈狗,我都是歡迎的”。
有人躺在博物館的長椅上,睡了一個好覺;有人在博物館前的院子曬冬日的太陽;還有一位母親沒到現場,通過兒子的視頻電話看到了李蓮英的玉扳指。
2024年11月29日下午,在史家衚同博物館,一個小女孩拿著母親的手機拍藏品;一位腿腳不便的老人一點點挪著腳看展,累了就用拐杖支撐在墻壁前休息;十幾個外國面孔跟著中國導遊也來了,導遊借這700多米的衚同講中國近現代史,講了一個多小時。
當講解員提到西直門曾經是給皇上運水的通道,一位頭髮花白的女性喃喃自語,“我小時候聽老人説過”。
(應受訪者要求,周蒔江、林欣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