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靜遠 彭俊 隋佳桐):孩子不想上學,抵觸學習,是病了嗎?孩子愛發脾氣、性格孤僻、沉迷網絡,需要去醫院嗎?當下,孩子出現精神心理問題困擾的情況越來越被重視,兒童青少年門診一度出現難掛號的現象。
近幾年,各大醫院兒童心理門診專業劃分日益精細化,其映射出的是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系統壓力。2023年,北京某三甲精神疾病專科醫院增設了兒童情緒障礙、青少年情緒障礙門診,該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心理科特需病房主任楊興潔介紹,年齡在18歲以下患者的情緒障礙門診量已經達到平均每年2萬人次。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心理問題的高發階段。這一時期的孩子們面臨著生理、心理和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他們中常見的病例有抑鬱、焦慮,更嚴重的還有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等重型精神疾病。
面對,是家長和孩子們要共同越過的第一關。楊興潔發現,當家長們得知孩子患上精神疾病後,要麼不願意承認,認為是“小題大做”,要麼崩潰大哭,全盤否定自己之前的教養方式。“這個時候其實家長最需要的是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楊興潔説。
想要在心理科門診外尋找一位願意接受採訪的家長並不容易。由於缺乏心理衛生知識,許多患者及家屬仍對心理疾病有很強烈的病恥感。
有的孩子不願意來醫院,家長只好自己來諮詢大夫。楊興潔説,一般這種情況下,家長與孩子之前的關係會比較緊張,“連去看醫生這件事都會讓他們産生非常激烈的衝突和矛盾”。碰到這種情況,她會建議家長先去進行心理治療,即從家庭治療的角度,通過改變家長來改變孩子。
可以將養育孩子的環境視為一種“養育生態環境”,就像層層包裹的同心圓一樣,核心是孩子個體,緊挨著孩子的第一個圓是“家庭養育環境”,其次是“學校養育環境”,再往大是“社會養育環境”。“一種層層傳遞的壓力,最終會給孩子造成困難和困擾。”楊興潔解釋道。
上述幾種環境中,“家庭養育環境”是孩子接觸最多的。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會經歷一些發展的陣痛,這種陣痛會傳遞給家庭,而家庭受到衝擊後,最敏感的其實是孩子。
在談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時,楊興潔提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孩子生病了,但很大可能是這個小家庭的溝通及互動模式存在問題。
楊興潔説,很多家長到門診諮詢時會提到孩子平時愛玩手機,有的家長在發現孩子存在這種情況後會採取斷網甚至把電子設備摔掉的方式來處理。往往這樣的事發生一兩個月之後,家長們會突然發現孩子不願意去上學了,“父母還在用對待小孩子的方式去對待一個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沒有隨著孩子的成長同步去成長”。
在門診上,楊興潔發現,一些家長對治療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認為孩子在看完門診後立馬就能返校了。然而心理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的或許需要一至兩年的時間。也有家長帶孩子看過幾次門診後,覺得效果不明顯,便又恢復了先前的教養方式。
如果把家庭看作一個系統,系統出現問題後,孩子拒絕上學只是其中一個顯性指標,真正需要解決的是系統中存在的問題。
楊興潔建議,家長首先應調整好心理預期,其次要明確治療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孩子回學校上課,而是要弄明白孩子為什麼會生病。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家長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況、人際交往、親子關係等等,“這個過程需要家長的配合,家長也需要不停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