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合力哪來?

來源: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5日 07:41:14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5日 07:41:14
原標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合力哪來?(大家談·今天,如何讓孩子們身上有汗、眼裏有光)
正在加載

  課間小變化,改革大文章。一些地方的中小學校優化課間安排,釋放出堅持五育並舉的鮮明信號。讓孩子們身上有汗、眼裏有光,為何今天格外重要?緊密聯動的家校社協同育人,應該如何開展?多地教育部門負責人對話家長、學校、社會人士等,將目光聚焦“合力哪來”這一話題。

  ——編  者

  1

  各方多些理解和支持,讓課間充滿歡聲笑語

  山東青島永平路小學學生家長劉龍龍:我至今記得童年的歡樂課間,小時候總感覺課間很長,能玩很多遊戲:用樹枝畫格子玩“跳房子”遊戲,用身邊簡單的材料自製毽子,三五個人一組輪流跳皮筋……放學後,小夥伴們找片空地繼續玩,一直到天黑才戀戀不捨地被爸爸媽媽喊回家。

  “靜悄悄的課間”,在我的認知裏難以想象。時代不同,環境不同,現在一些學校有不少高樓層,孩子活動空間小,磕碰一下,誰家都擔心。但不能因噎廢食,要求孩子除了喝水、上廁所,減少下樓。打破“靜悄悄的課間”,需要各方多些理解和支持,讓孩子釋放天性、課間充滿歡聲笑語。

  學校實行課間15分鐘後,孩子回家會經常説起課間活動,與同學玩得很開心。前不久,學校編寫了一套口袋書,介紹了丟手絹、編花籃、老鷹捉小雞、坐轎子等傳統遊戲。孩子説,這些遊戲很新奇,但有些傳統遊戲時間短、運動量小,玩得不盡興。我就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老師。最近,學校打算發動師生、邀請家長,創編與學生聯絡密切、安全簡單的體育遊戲。

  青島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局長王曉光:學生就是要有強健的體魄,在操場上奔跑跳躍,在陽光下快樂成長,在跑跳玩鬧中緩解疲勞、釋放壓力、提升體質。我們一直在體育課上找突破,但如何利用校內資源、挖潛時間和空間成了困擾大家的問題。

  教體局與學校探討論證、徵集意見,看看哪些時間、空間、資源可以整合利用。因校情各不相同,為避免“一刀切”,先選了4所小學進行延長課間時長的試點,在完成教育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不斷磨合,然後逐步推廣至全區小學。

  我們鼓勵各校依託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創新課間活動形式,將傳統的廣播操、跳繩、踢毽子、跳皮筋與音樂、舞蹈、武術結合,並將體質監測融入日常活動。過程中,還有意外收穫:老師們也情不自禁地參與其中,不僅拉近了師生關係,也讓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更親密,提升了教學質量。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深化體教融合,給學生搭建更多展示自我的平臺,推廣包括乒、羽、籃、足、排等多個項目的“奔跑吧少年”系列活動。從校內延伸至校外,把全區開展的校外健步行等活動與學校課程結合,開發新穎有趣的“行走課堂”,讓學生感受運動和學習的樂趣。對於家長呼聲較高的親子籃球嘉年華、夢想社團、戶外拉練等趣味活動,要持續創新,讓家長與孩子們一起動起來。

  2

  老師從課間的管理者向參與者和設計者轉變

  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校長張文超:2024年秋季學期剛開學,我與五年級幾位同學一起吃午餐,聊起課間活動。“不知道如何平衡學習和玩耍”“下課前幾分鐘,大家就躍躍欲試衝向操場,擔心搶不到乒乓球臺”……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我的內心卻五味雜陳。

  我們學校小學與中學錯峰上下課,課間同一時段有2000人左右,讓孩子們有的玩、玩得好是當務之急。為此,我帶領團隊轉周邊、串樓層,不放過犄角旮旯,開闢了6塊活動區域,添置了12張乒乓球臺、9塊羽毛球場地,以及單杠、攀爬設施。看到體育角、藝術角、閱讀角的設計圖,學生很興奮,踴躍提出更好的創意。

  在我的辦公室,透過窗戶就能看到樓下活動場地。看見孩子們説説笑笑、玩玩鬧鬧,是我一天中最開心的時刻。接下來,學校將開闢更多活動微空間,增設相關課程、社團,讓學生全面快樂成長。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李奕:教育改革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關注學生的實際獲得。之所以延長中小學課間,主要是因為部分學校校園活動空間相對跼踀,學生課間休息時間不足,家長和社會對此關注度很高。更深層次看,課間微改革的背後是希望總體實現五育並舉的教育目標。

  精力集中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放鬆,學習應當有張有弛。特別是幼小銜接階段的同學,幾十分鐘認認真真聽講,很不容易。課間一定要讓同學們“鬧”起來,大聲表達、大聲説話。如果長時間坐在室內、缺乏運動,“小眼鏡”“小胖墩”“小豆芽”“小焦慮”問題就可能出現了。

  課間課堂調整,是系統性的。推行課間15分鐘的頭一個月,老師們很受觸動。我們有一句推廣語:讓老師從課間的管理者轉變成課間的參與者和設計者。老師對教育的認識要提高站位,不是某門學科講痛快、講密集就好,要著眼于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所以,老師有責任在自己的課上留出余量,為孩子提供良好成長的空間。

  課間微改革也與教育評價有關。不能唯分數,要把學生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幫助學生快樂地學習、高效率地學習。目前,我們正在調研如何優化教育管理、教育評價和考核指標,在校內為學生創設健康的成長生態。下一步,還將通過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其中,美育教育和勞動實踐教育必不可少。

  3

  社會支撐不缺位,在設施、人員等方面下功夫

  浙江湖州德清縣舞陽街道玉屏社區工作人員盛浙晨:我們社區的“小孩哥”“小孩姐”比較多,18歲以下青少年佔常住人口的40%。但是,社區開展青少年活動往往缺設施、缺專業人員,吸引力有待提高。

  我們詳細摸排了轄區的有效資源,發揮街道成人教育學校等聯建單位的專業優勢,為小區裏的青少年開展體育服務。社區也在運動場一側設置共享器材區,有皮球、毽子、跳繩等運動器材,受到家長好評。此外,我們還引入第三方建設並運營運動場館,為12歲以下青少年提供體能訓練服務,開展體育公益服務、戶外研學活動。

  當前,家校社協同育人仍面臨問題。比如,資源利用較零散,缺乏有效整合,不同主體間的合作渠道不夠暢通;專職專業人員缺乏,社區幹部在應對親子矛盾、學生心理健康等問題上缺乏有效經驗。

  放學後,如何讓孩子們依然身上有汗、眼裏有光?可探索政府統籌、部門協同、學校主導、社會支持的方式,進一步整合各方資源,推進協同育人。建議借助各類場館資源,構建課程和實踐基地,以親子、師生共同參與等方式,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勞動、科學、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題活動,讓孩子在豐富的體驗中成長成才。

  湖州市教育局黨委委員蔣立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要打破學校圍墻,讓家校社同頻共振。

  現實中,每個家庭的教育理念都不一樣。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關注較少,與學校配合度較低。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科學習和考試成績過度關注,樂見孩子在課間刷題、學習。近年來在調研時,我們欣喜地看到部分學校已經在家校社協同育人上做了新的嘗試。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課。為調動家長積極性,湖師附小教育集團等學校召開體育主題的家長會,開展籃球賽、趣味運動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拼搏、一起歡笑,在運動中增進親子關係,見證孩子的成長。

  當前,不少地方正探索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以學校為圓心、區域為主體、資源為紐帶,推進五育並舉。在練市鎮,練市小學引入地方特色文化練市船拳,開放學校體育設施與周圍社區共享。引進專業教練,與本校教師優勢互補。開展豐富的校園體育類社團活動,讓學生享有自由選擇運動項目的機會。但是,部分學校仍有困難:運動、藝術、勞動等方面師資不足、場地缺乏;對教育的評價聚焦在學習成績、考試分數等方面,影響著學校教育教學;等等。

  全面呵護青少年身心健康,學校要當協同育人的破局者,基於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執行、協調、轉化上進一步發力,讓五育並舉走出校園,激活教聯體生命力。

編輯:高士佳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合力哪來?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