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山里長大的少數民族孩子,如何與核工業結緣?
“什麼是核聚變、核裂變?”“核電站有輻射嗎?”2014年,中核集團秦山核電有限公司組織的一場核科普講座走進貴州省從江縣第二民族中學。在這次活動中,當時還是初中生的吳倩香第一次對核工業有了初步了解。
“拿到中國核學會和中國核電主辦的‘魅力之光’杯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知識競賽一等獎,就能免費去江蘇參加為期一週的核電科普夏令營!”有機會去見識外面廣闊的世界,這對吳倩香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然而,吳倩香周圍知曉核電知識的人寥寥無幾,更別提有老師輔導了,學校圖書館裏相關的資料也屈指可數。吳倩香找到老師,借來電腦,把網上搜索到的資料逐字逐句地抄錄下來。吳倩香回憶,“我記得當時書上寫,壓水堆核電站的堆芯冷卻劑流道採取‘U’形設計,但我在網上一直沒有搜到相應的示意圖,為了更好地理解壓水堆的回路結構原理,我憑著網上的描述,畫出了示意圖”。
最終,吳倩香通過了考試,以貴州省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夏令營資格,第一次走出黔東南,走進核電站,參觀了田灣核電基地。在田灣,核電操縱員帶著孩子們參觀了主控室,吳倩香默默地跟在隊伍末尾,靜靜地聽核電知識,了解什麼是核電站裏的“黃金人”。“我知道了,原來談‘核’不必色變,我國的核電站對日常生活並沒有影響,和平安全利用核能對於國家發展至關重要。當時參加完夏令營,手機裏拍了1000多張照片,回來後一張都不捨得刪,就那樣一直留在手機裏。”吳倩香説。
後來,吳倩香多次參加與核電相關的青少年活動。2015年7月,站在福清核電5號機組的觀景臺上,吳倩香看到了剛剛澆築不久的“華龍一號”全球首堆,“講解老師介紹,這是我國唯一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産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品牌,被譽為‘國之重器’‘國家名片’。那一刻,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是在這次活動的頒獎儀式上,中國核學會時任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核材料專家李冠興為吳倩香頒獎,他輕輕拍了拍面前這個小姑娘的肩膀説:“堅持下去,你很棒,好好加油啊!未來靠你們了!”正是這些經歷,成為吳倩香人生路上選擇核工業的最大動力。
在高中三年的時光裏,吳倩香心無旁騖,朝著這個目標奮力拼搏。高考報志願是讓不少學生糾結的問題,但那時吳倩香只有一個目標,“我要報核電相關的學校”。她順利考入東北電力大學,但命運似乎跟她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當年東北電力大學的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在貴州僅招收一名學生,她遺憾地被調劑到了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雖然當時有些灰心,但是考研深造,在研究生期間學習核電專業,也能繼續追逐自己的核電夢。”
臨近大學畢業,吳倩香正在學校圖書館裏準備考研,當時學校組織活動,為有意願投身核工業的學生提供就業輔導。得知這個消息,坐在圖書館裏的她怎麼也學不進去了,心裏一直有個聲音告訴自己,“要不去試試?”她詳細地編輯好個人經歷,投出在畢業季的第一份簡歷。不出所料,面試官看到她的專業與核電並不直接相關時,認為她不太適合在核電的崗位上工作。吳倩香並沒有退縮,她堅定地爭取:“只要有人活動的場所,無論是通風系統和空氣調節系統,還是反應堆的製冷系統,都離不開我們暖通專業的技術支持。”面對面試官的短暫沉默,吳倩香心想,這次恐怕又要失望而歸了,於是便繼續埋頭準備考研。當她以為自己又一次與夢想擦肩而過時,卻突然收到了中國核電的offer,前往霞浦核電站工作。
霞浦核電項目是國家批准的重大核能科技專項,使用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先進快堆技術,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核工業發展豐碑。
如今,吳倩香已成長為中核霞浦核電有限公司轉機設備採購工程師,在設計院、工程現場以及公司各部門之間,協調和處理項目採購執行工作。
在近40攝氏度高溫的工程現場,吳倩香看見過被曬得黢黑、説著川渝方言的工人脫掉工裝外套擰出衣服上的汗水;在現場食堂,設備廠家人員那雙被汗水泡皺了的“巧克力手”在白色餐盤的映襯下格外醒目;在各類會議中,一群群建設者為了推動工程建設而奮鬥。她也曾一次次處理工作中棘手的難題,想方設法滿足工程現場設備需求,克服困難,順利協調完成設備發貨。
“到了霞浦,聽前輩們講,項目建設時遭遇了60年一遇的超強颱風,將工程現場的水電路全部毀壞。數天的緊張搶修中,颱風過後的酷熱讓搶修人員‘掉’了不知道多少層皮。搶修需要翻山越嶺,只有一條泥濘的小路,沉重的電機和搶修設備把肩膀壓出一道道血痕,但沒有一個人抱怨,沒有一個人喊苦。每當想到這些在工程一線的建設者,我就覺得,一定要像他們一樣做好眼前事,人總有無限潛力和可能。”吳倩香説。
從對核懵懂無知、好奇的侗族小姑娘,到如今的核電站的一線工程師、核科普志願者,談及自己的經歷,吳倩香説:“就像是前方有一束光,我在追隨著它。年少時期的核科普活動,讓我靠近了這束‘光’,相信未來這束‘光’,能照亮更多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