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拉各斯輕軌藍線列車停靠在站臺。人民日報記者 姜宣攝
拉各斯輕軌藍線列車車廂內座無虛席。人民日報記者 姜宣攝
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布哈薩油田現場,東方宏華施工團隊正在加緊作業。人民日報記者 張志文攝
在750HP快速移運鑽修一體鑽機司鑽房內,工程師正在調試系統。人民日報記者 張志文攝
埃塞俄比亞巴哈達爾斜拉橋項目施工現場。余煉攝
阿貝河大橋遠景。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尼日利亞拉各斯輕軌藍線項目——
“讓更多人享受現代化軌道交通”
人民日報記者 姜宣
下午4時,位於尼日利亞拉各斯商業中心的瑪瑞納車站人流涌動,輕軌列車車廂內座無虛席。“這裡幾乎全天如此。”拉各斯輕軌藍線項目助理經理馬維斯介紹,項目一期建成大幅改善了拉各斯交通狀況,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方式。以往開車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現在乘坐輕軌18分鐘就能到達。輕軌藍線列車時刻表還能實時同步到手機軟體,便於乘客查詢。
輕軌藍線項目是尼日利亞第一條電氣化輕軌,由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承建。項目一期于2023年9月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全長13公里,包含8.1公里高架橋,設有5個車站,設計時速80公里。該線路東起拉各斯瑪瑞納地區,西至人口密度最大的巴達格瑞東部地區,是尼日利亞覆蓋人口最多、最繁忙的城市輕軌幹線之一,日均乘客量近18萬人次。
作為非洲第一個跨海鐵路系統,輕軌藍線項目連接了維多利亞島和拉各斯主島,施工過程中需要面對潮汐波動、油輪頻繁進出港、海底地質條件複雜等難題。中方項目團隊為此加強施工方法攻關並優化施工技術方案,配合使用旋挖鑽和西非最大孔徑衝擊鑽,結合水下定向微爆破等技術完成鑽孔工作,並根據實際情況優化樁基孔徑和數量,在保障施工效率的同時加強護岸穩定性。
據了解,輕軌藍線項目建設多項科技創新申請了專利,部分技術成果論文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這些創新成果已逐步轉化為具體的技術指南或標準,在尼日利亞同類工程中加以應用,為其他跨海高墩大跨度橋梁施工等提供參考。“在中國的幫助下,我們創造了歷史,這是拉各斯軌道交通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拉各斯州州長巴巴吉德·桑沃—奧盧在輕軌藍線項目一期竣工典禮上表示,項目建設對拉各斯州交通生態系統改善具有重大意義。
現在,輕軌藍線已成為許多居民和遊客的“打卡”線路。當地民眾告訴記者,能在自己的國家乘坐世界先進水平的輕軌列車讓他們感到自豪。看見記者在車廂內舉著相機拍攝,一名尼日利亞小夥主動走入鏡頭,一邊比劃一邊説:“你們看看我乘坐的輕軌列車,這裡不是歐洲,也不是美國,是尼日利亞!”
項目當地員工約翰説:“我很榮幸能與項目共同成長。我們會繼續努力建設好輕軌藍線項目二期,讓更多人享受現代化軌道交通。”
阿聯酋750HP快速移運鑽修一體鑽機——
“為提高能源效率提供了解決方案”
人民日報記者 張志文
從阿聯酋阿布扎比市區驅車在茫茫沙漠中行駛半個多小時,布哈薩油田一台標號為236的巨大油井鑽機在重重沙丘中聳立。這臺鑽機是阿布扎比石油公司從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宏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宏華”)新採購的6套750HP快速移運鑽修一體鑽機之一。
鑽井平臺上的司鑽房內,工作人員正在駕駛臺操作。“鑽機搭配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能夠在傳感器的配合下全面收集鑽井參數,協助操作人員對井下情況作出更加準確的判斷,從而為人員和設備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調試工程師張繼飛在鑽機交付前曾負責系統調試,他告訴記者,該型號鑽機不僅採用全電動驅動及混合動力技術,極大提高了性能,還配置了東方宏華最新研製的鑽機儲能系統和鑽機多能源綜合能量管理系統,為鑽井作業節油10%到20%。此外,鑽機配備的絞車、轉盤、泥漿泵等設備均採用VFD變頻傳動,讓鑽機操作更加智慧、便捷。
井架的另一側搭載著一座白色廂式儲能設備間,其內部保持著27攝氏度的溫度,與室外近50攝氏度的高溫形成鮮明對比。東方宏華總裝調試部部長何長江介紹,這裡的儲能設備就像一個巨大的充電寶,不僅支持交直流回饋,還集成了智慧功率管理、孤島供電模式及電池能量管理等多重功能。同時,鑽機配備的多能源綜合能量管理系統,憑藉對多種能源數據的精確採集與深入綜合分析,實現了各類能源的智慧化統一調配,有效提升了系統的運行效率。
除了智慧、節能等特點,鑽機還進一步完善了模塊設計佈局,使井架具備更高的移動速度。據測算,這臺重達1000噸的龐然大物,可以拆分成井架模塊、底座模塊、動力模塊和固控模塊,在沙漠中以約50公里的時速拖挂移運,不僅能更好地滿足中東地區油田作業需要,同時也能減少移運過程中的能源消耗。
“減少能耗、綠色節能是阿布扎比能源行業發展的趨勢,也是油井鑽機不斷升級的方向。這6套中國生産的新型電動鑽機,運用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系統,為提高能源效率提供了解決方案。”阿布扎比石油公司高級工程師穆罕默德·阿明表示,中國在鑽機生産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他曾多次前往中國參訪相關企業。“中國鑽機生産技術不斷創新,中國工程團隊在調試和交付方面專業負責,我們相信,同中國企業合作將發揮重要示範作用,為全球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埃塞俄比亞巴哈達爾斜拉橋項目——
“切實提升了當地橋梁建設水平”
人民日報記者 戴楷然
在埃塞俄比亞西北部阿姆哈拉州,阿貝河(青尼羅河)自塔納湖蜿蜒而下,由北向南流經巴哈達爾市。距湖口約3.5公里處,一座大橋橫亙河上,往來車輛絡繹不絕,不少遊客前來拍照留念。這是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的埃塞俄比亞巴哈達爾斜拉橋項目主橋——阿貝河大橋。大橋于2024年5月正式通車,採用兩塔三跨矮塔斜拉橋設計,全長380米,單幅橋寬24.7米。
“從前因技術和資金等限制,阿貝河上橋梁稀少且分散,一些居民驅車過河要繞行1個多小時。我們首次進行現場勘查時,不少周邊居民都反映了出行難問題。”斜拉橋項目經理陳力介紹,阿貝河大橋是該企業在海外承建的第一座斜拉橋,“我們深知這一項目承載的重要意義,希望通過引進中國橋梁建設的新技術、項目管理的新思路,為當地居民出行創造更便利條件。”
阿貝河大橋是埃塞俄比亞目前技術難度最高、主跨徑最大的斜拉橋。項目團隊利用結構倣真軟體對斜拉橋的橋梁結構進行分析,迅速、準確地完成結構層面設計,並借助數字化手段予以優化,得到項目外方監理認可,為後續施工打下良好基礎。考慮到項目地處濕地保護區和野生動物棲息地,項目團隊調整匝道位置以保護藍花楹等樹木,還通過架設橋梁等方式為野生動物預留穿行通道。
陳力介紹,由於斜拉橋主墩墩身施工工藝複雜,項目團隊在施工階段將墩身分兩段澆築,以降低施工難度、保障施工進度。項目團隊還自主研發了斜拉橋有索節段與無索節段模板切換工藝,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這些創新舉措得到項目外方總監穆罕默德·塞爾達爾·圖格魯爾高度評價:“中方團隊將新技術、新方法帶到這裡,切實提升了當地橋梁建設水平。”當地員工耶內洪·萊熱塞于2020年加入斜拉橋項目,如今已成長為一名管理人員。他表示,希望能把斜拉橋項目的建設和管理經驗運用到更多項目中,為埃塞俄比亞建設更多現代化橋梁。
“阿貝河大橋通車後,過河只需要10多分鐘,我們出行更便利了。”當地出租車司機所羅門説,項目團隊在沿河區域還精心規劃並建設了公共綠地、公園和馬拉松訓練跑道等,他經常帶家人來河邊休閒放鬆,“這座大橋不僅是連接阿貝河兩岸的便捷橋,更是連接埃塞俄比亞與中國的友誼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