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河南省鄭州市醫療保障中心發佈通知,優化參保女職工生育津貼發放方式,今後該津貼將一次性發放至個人銀行賬戶。
近年來,寧夏、福建、廣西等地通過直接發放至個人、減免申報流程、實現線上辦理等方式優化女職工生育津貼發放。
記者採訪了解到,生育津貼發放方式的優化在給女職工帶來便利的同時,仍然存在申領時限模糊、職工群眾了解不夠等情況。對此,專家呼籲應進一步明確生育津貼的發放時限、加大宣傳普及力度,打通生育津貼發放的“最後一公里”。
多地優化生育津貼發放方式
“整個流程特別快,在網上填報相關信息後,兩天左右津貼就直接到了我的銀行賬戶。”今年9月,寧夏銀川的趙女士領到了二胎生育津貼,“2016年領一胎生育津貼時,還需要拿著各種資料去醫保局登記,現在網上申領方便了很多。”
今年,寧夏實現將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女職工本人,參保職工僅需提供病歷診斷材料就可申報生育津貼。生育津貼支付賬戶也由參保職工社保卡金融賬戶擴展為參保職工提供的本人任意銀行賬戶。
近年來,我國逐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明確強化生育保險對參保女職工生育醫療費用、生育津貼待遇等保障作用。
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2023年,2.49億人參加生育保險,支出生育保險基金1177億元。今年1月~9月,生育保險基金待遇支出893億元,同比增長11.5%。
2023年9月,福建省廈門市醫保部門在全省首創生育津貼“免申即辦”,參保職工在廈門市定點醫療機構分娩後,符合條件的只需等待接收短信提醒,線上核對並填寫個人銀行賬號,即可領取生育津貼。
此外,上海、寧夏、湖南等地推行了生育津貼線上申請服務,職工通過登錄相關社保網站或手機APP等途徑,在線填寫申請表、上傳申請材料,省去填報紙質單據的環節。
申領時限模糊、一些職工缺乏了解
隨著生育津貼發放方式的優化,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堵點”也逐漸顯露,申領時限模糊、流程缺乏確定性是當前女職工申領生育津貼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
“9月底申請的生育津貼,12月了錢還沒到賬。”這是劉女士遇到的情況。在採訪中,還有不少類似劉女士的情況:“我們單位的規定是生産後6個月才給職工發放”“給醫保中心打電話,對方説今年生完孩子明年才能申請”……記者發現,雖然當前生育津貼發放流程大大簡化,但各個地區和單位的發放時限標準不一,部分地區和用人單位甚至沒有明確發放時限等現象不在少數。
記者梳理髮現,《社會保險法》中雖然明確職工有享受生育津貼的權利,但並未明確規定發放時間。《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有規定生育津貼的支付主體和標準,對發放時間並未提及。法律規定中時限細節的模糊,導致各地對生育津貼的發放時限沒有統一的標準,給職工及時享受生育津貼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除了“時限模糊”,職工的“認知壁壘”也是生育津貼發放優化過程中的一大難題。
不少女職工對生育津貼的領取方式缺乏了解,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生完孩子還可以領生育津貼。“如果不是在網上刷到有其他人領到了這筆錢,可能我到現在都不知道還有這項津貼。”南昌的藍女士表示。
河南省某市醫保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平時接到的群眾來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諮詢生育津貼的領取方式。“大家普遍還是不太清楚領取流程,諮詢的也大多是關於程序性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
“還是希望醫院、社區、政府以及用人單位能做好進一步宣傳普及,讓我們對具體操作有清晰的了解。”藍女士認為。
規範發放標準與強化宣傳並行
“享受生育津貼是國民的基本權利。生育津貼發放至職工本人,實質上是將公民的這一基本權利和勞動關係解綁,其背後反映出的是‘全民社保’的改革理念。”相關專業人士告訴記者。
河南世鼎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路烽豪表示,申領流程的優化體現了對職工權益保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簡化流程使津貼的發放更加確定和可預期,減少了執行過程中的模糊地帶。”路烽豪説。
針對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專家提出了相應建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提出,在生育津貼方面,全國層面的政策需要統一,包括確定生育津貼的標準,獎勵假時長、支付生育津貼的資金來源等方面,都需要逐步規範和完善。
國家醫保局也發文強調,當前正持續加強生育醫療費用待遇保障,推進生育醫療費用直接結算,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生育津貼按程序直接發放給參保女職工,生育津貼撥付業務在10個工作日內辦結。
“對於截留、挪用、剋扣生育津貼等侵害女職工權益的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形成有力的法律威懾。”路烽豪表示,應當加強對生育津貼申領及發放全過程的監督管理。
“用人單位與社區、醫院等機構也應當加強對社會保險法及生育津貼政策的宣傳普及力度。”路烽豪建議,“可以通過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等多種方式,向廣大女職工詳細解讀生育津貼的申領條件、流程、權益保障等內容,為大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諮詢和指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