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且構造最複雜的關節,因其解剖結構和運動模式的特殊性,膝關節較容易受到損傷。
膝關節主要由骨、軟骨、關節囊、滑膜、肌腱和韌帶等組織組成,肌肉覆蓋少,緩衝能力弱,較容易受傷。而且,膝關節的屈伸活動範圍較大,在負重情況下進行大範圍屈伸活動時,也容易導致膝關節損傷。
除了膝關節的解剖特性外,運動前準備活動不充分、外力直接作用到膝關節、關節過度活動或負重,都可能導致膝關節損傷。如果運動前未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肌肉、肌腱、韌帶處於休息或僵硬狀態,關節滑膜分泌的滑液沒有充分潤滑關節軟骨、半月板等結構,此時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就易增加膝關節損傷的發生風險。外力直接作用到膝關節引起的損傷,多為韌帶、半月板等結構性撕裂,甚至伴隨骨折或關節脫位。關節過度活動或負重易使膝關節軟骨、半月板、肌腱及韌帶等受力過度或疲勞,從而導致膝關節撕裂損傷。
戰友們平時可以通過一些簡單動作,對膝關節的健康情況進行自我評測。
“鴨子步”。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緩慢下蹲,然後像鴨子一樣左右腿交替向前行走。如果下蹲時,膝蓋前方出現針刺樣疼痛或酸脹感,提示髕股關節可能存在問題或有滑膜炎症。如果蹲著行走時,膝關節有卡住感或內外側膝關節間隙明顯疼痛,可能存在半月板損傷。
單腿下蹲。在沒有任何負重的情況下,一條腿保持直立,另一條腿彎曲,然後緩慢下蹲,直到大腿與小腿之間的夾角約為90度,持續幾秒後回到初始姿勢,再換腿進行相同的動作。如果膝關節的彎曲程度達不到90度,或下蹲過程中出現疼痛症狀,提示膝關節、髕股關節可能已經存在退化、磨損或半月板有損傷。如果膝關節不穩定並伴有疼痛症狀,可能存在交叉韌帶損傷。
上下樓梯。以左右均衡的步態姿勢上下樓梯,注意膝關節的感受。上下樓梯時,膝關節會承受更大的壓力。如果此時産生疼痛感,應注意是否存在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髕股關節損傷、膝關節半月板或韌帶損傷等。
當發生膝關節損傷時,要對膝關節傷痛進行評估。輕度損傷一般可採用休息、冷敷、加壓包紮、抬高患肢等方法處理,以減輕患肢水腫、促進組織恢復。若損傷程度較重,應在他人幫助下固定患肢,避免二次受傷,並及時到醫院就診。
膝關節損傷的治療主要為保守治療,包括運動療法、體重管理(適當減肥)、佩戴支具、傷病防治知識教育、自我健康管理及藥物治療。若保守治療無明顯效果,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在此,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見膝關節傷病的處理方法。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多見於年齡較大的人群,主要是膝關節長期磨損所致。發生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後,一般採用保守治療的方式。若病情較為嚴重,可遵醫囑進行手術治療。
膝關節炎性疾病。膝關節炎性疾病包括髕股關節炎、滑囊炎等,主要症狀表現為膝關節疼痛、局部腫脹。當存在膝關節炎性疾病症狀時,可局部冷敷,以減輕水腫及疼痛症狀。若症狀較為嚴重,還可遵醫囑選擇抽取積液、注射玻璃酸鈉、關節鏡手術清理炎症組織等方式進行治療。
髕骨軟化症和髕股關節損傷。髕骨軟化症和髕股關節損傷主要症狀表現為上下樓梯時膝關節前部疼痛、屈伸受限及關節腫脹。當出現髕骨軟化症和髕股關節損傷時,可通過物理治療恢復膝關節運動功能。平時要注意加強股四頭肌力量訓練,以增強膝關節穩定性,減輕髕骨壓力。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膝關節損傷?建議戰友們注意以下幾點。
選擇舒適的鞋子。若穿著不舒適的鞋子,可能會改變下肢正常的力學傳導,影響關節受力,進而影響肌肉肌腱的功能,增加膝關節損傷的發生風險。
運動前做好準備工作。戰友們在進行高強度運動前應充分休息、合理膳食,以保持良好的心肺功能,避免肌肉肌腱過度緊張或疲勞。運動前還要充分熱身,能有效預防膝關節損傷。
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錯誤的運動姿勢,是導致關節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戰友們在訓練時要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避免關節受傷,必要時可佩戴護膝或髕骨保護帶,對關節進行保護。
增強下肢肌肉力量。戰友們平時要充分鍛鍊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周圍肌肉,使雙側下肢負荷均衡,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避免因單側或局部膝關節負荷過重引起損傷。常見的鍛鍊方法包括瑜伽(肌肉肌腱拉伸)、直腿抬高、游泳、跑步等,對維持骨骼肌肉運動系統的協調性和穩定性有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