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北大倉”的豐收密碼

來源:新華社 | 2024年12月28日 11:39:26
新華社 | 2024年12月28日 11:39:26
原標題: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北大倉”的豐收密碼
正在加載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黑龍江省糧食産量首次突破1600億斤。至此,黑龍江省糧食産量已連續7年穩定在1500億斤以上、連續15年居全國第一、連續21年實現豐産豐收。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黑龍江要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202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決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

  作為全國糧食總産量、商品量、調出量第一大省,黑龍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多種糧、種好糧,讓“中國飯碗”裝上更多龍江優質糧。

  穩根基:守好耕地生命線

  大雪節氣剛過,黑龍江省樺川縣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玉成根據今年收成,著手謀劃明年的種植計劃。

  “今年1.2萬畝水稻大豐收,平均畝産超1200斤。”他感慨道,這主要得益於合作社連續3年格田改造,不僅增加有效種植面積,還方便使用大型農機,耕種管收一氣呵成。

  2024年10月13日,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雙河鎮,村民駕駛收割機進行卸糧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

  黑龍江省耕地面積2.579億畝,在嚴守耕地紅線“保數量”的同時,還廣泛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提質量”。

  2024年10月11日,農機在黑龍江省佳木斯撫遠市玖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稻田進行收穫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今年種了8000多畝地,玉米畝産最高2200多斤,比去年提高20%。”賓縣樹君穀物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田樹君説,“秋整地”是增産的秘訣之一,通過深翻作業將秸稈轉化為有機肥,讓土壤更疏鬆透氣,為明年豐産蓄能。

  堅持新建與改造提升同步推進,黑龍江持續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高標準農田從2020年底的8000余萬畝增長到如今的逾1.2億畝。

  2024年10月11日,農機在黑龍江省佳木斯撫遠市玖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稻田進行收穫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黑土地被稱作“耕地中的大熊貓”。黑龍江省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典型黑土耕地面積佔全國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56.1%。

  黑土地保護,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在不同場合強調,要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2020年,我國出臺《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

  2024年9月22日,農業機械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方正縣的稻田中進行收穫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監測耕地質量、增施有機肥、推行秸稈還田……黑龍江省採取多種措施保護利用黑土地,守好大糧倉的“命脈”。

  12月中旬,在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實驗室內,研究員劉煥軍正通過電腦仔細查看今年在三江平原地區採集的實驗數據。

  “我們的工作就是給黑土地做‘CT’,通過多波段、多頻次掃描形成米級影像,以全面了解黑土地的健康狀況。”劉煥軍説,通過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摸清“家底兒”,針對性開展土壤改良和治理。

  這是2024年8月16日在黑龍江北大荒集團閆家崗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現代化示範區拍攝的自動灌溉設備。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全省綜合採取工程、農藝、生物措施加強黑土地保護,耕地質量穩步提升,為糧食總産連續15年全國第一打下了堅實基礎,提供了有力保障。”

  添動能: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慧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三省考察並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時強調。

  黑龍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緊緊抓住今年國家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的機遇,謀劃實施全省千萬噸糧食增産計劃,向科技要生産力。

  2024年3月13日,工作人員在黑龍江省眾為農機有限公司後院測試一款高速氣吹電驅播種機控制系統。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在雙鴨山市集賢縣永勝農機合作社的倉庫內,停放著多臺大馬力拖拉機。“春耕播種時,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拖拉機可實現無人駕駛,牽引播種機高效完成播種作業,不僅節省人工,還提高了作業效率。”合作社理事長劉明坤指著車上裝載的北斗導航模塊説。

  黑龍江搶抓創建國家大型大馬力高端智慧農機裝備研發製造推廣應用先導區機遇,加強農機裝備研發,電驅氣力式播種機等一批高端智慧機型填補國産空白。目前黑龍江省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為99.07%,居全國首位。

  2024年11月13日,在黑龍江省肇東市一處秋糧晾曬場,海城雙麗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民駕駛農機堆放玉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今年6月,在友誼縣現代農業嘉年華科技示範基地,數百個作物新品種引來周邊種植戶觀摩。

  “去年我在示範基地看到‘黑農87’大豆品種的田間表現不錯,就決定今年種,每公頃産量達8000斤,比以前種的品種單産提升不少。”友誼縣慶豐鄉農民劉鶴説。

  “省財政每年安排種業創新發展資金3億元,持續支持種業振興發展。”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副處長孟令輝介紹,2021年以來全省審定推廣主要農作物新品種1710個,建成全國最大的寒地作物及大豆種質資源庫,為糧食連續穩産增産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4年4月2日,工作人員在國家寒帶作物及大豆種質資源中期庫(哈爾濱)查看大豆種質情況。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向科技要産量要産能。黑龍江開展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融合,在適宜區域重點推廣水稻優質高效栽培等70余項農業增産技術。從專家實地測産情況看,今年全省玉米、水稻、大豆單産水平均有提升。

  2024年3月29日,在黑龍江省黑河市五大連池市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一家農業科技企業的工作人員篩選用於育種的大豆。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十多年前,大壟密植技術在我們村很少有人使用,近幾年很多農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增産效果後,紛紛開始應用。”肇源縣和平鄉華原村黨支部書記劉宏偉説,今年遭遇了低溫多雨寡照天氣,玉米依然取得豐收,就是因為採用了先進農技,畝産2000斤以上。

  2024年3月29日,黑龍江省黑河市五大連池市一家農業科技企業的機械臂在車間內碼放包裝好的大豆種子。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202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黑龍江糧食産量持續豐收的‘上揚曲線’背後,靠的是科技的力量。我們將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不斷壯大生物育種、智慧農機、生物肥藥等農業新興産業,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力量。”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杕説。

  增底氣: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

  202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加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減少糧食因災損失,是黑龍江省糧食連續穩産的關鍵舉措。

  2024年10月11日,在位於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的北大荒集團普陽農場有限公司作業區,種植戶駕駛農機整地。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自然災害是導致糧食損耗的重要原因。2024年春播之時,海倫市低溫多雨,出現部分地塊種子不發芽情況,不及時補種可能面臨“無苗之地”。黑龍江省緊急啟動成熟期相對較短的應急救災用種,及時向當地調撥,滿足了補種、改種需要。

  夏管之際,黑龍江多地出現洪澇災害。全省發揮水利工程蓄洪調峰作用,89座大中型水庫累計攔蓄洪水22.3億立方米,減淹耕地85.35萬畝。積極開展災後重建,實施“一噴多促”等補救措施和技術,最大化減少因災損失。

  “今年種了4萬多畝玉米和大豆,發生農田內澇後,我們及時搶排田間積水,噴施葉面肥、生長調節劑等促進作物生長。”勃利縣恒山玉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單慶東説,精細化田間管理保住了大部分産量。

  2024年8月16日,在黑龍江北大荒集團閆家崗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工作人員查看植物病菌捕捉分析設備。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病蟲害防治至關重要。在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內,站長宋顯東和病蟲測報首席專家王春榮通過全省智慧植保服務管理平臺回顧今年作物病蟲害情況。

  “我們用14年時間發展了一批村級植保員,他們就是田間‘偵察兵’,及時發現潛在的病蟲害,便於‘治未病’。”宋顯東説。

  2024年9月24日,黑龍江省寶清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農藝師在寶清縣青原鎮一片玉米地中測産。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近年來,黑龍江省農作物病蟲疫情在線監測防控體系日臻完備,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點逐年增加,目前全省監測點和村級植保員總數已達1萬個,實現“一村一點”全覆蓋,有效提升重大病蟲害早期發現和應急防控能力。

  隨著農業標準化程度逐步提升,以及一系列防災減災措施實施,黑龍江省不斷打贏“龍口奪糧”“蟲口奪糧”硬仗,有力支撐糧食生産多年來保持高位。

  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旱情、遭遇歷史罕見洪澇災害、出現低溫多雨寡照天氣……專家表示,在自然災害頻發的背景下,黑龍江省糧食總産連續15年居全國第一,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

  眼下,廣袤的黑土地被皚皚白雪覆蓋,默默積蓄能量,等待明年春耕被“喚醒”。

  2024年10月11日,在位於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的北大荒集團普陽農場有限公司作業區,種植戶駕駛農機進行收割作業。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龐海濤表示,未來,黑龍江省將通過提升黑土耕地質量、推進現代種業創新、推廣高産栽培技術等,進一步挖掘糧食增産潛力,力爭單産再上新臺階,確保“壓艙石”分量更足、“大糧倉”根基更牢。

  文字記者:顧錢江、管建濤、孫曉宇

  視頻記者:何山

  海報設計:劉澈

  統籌:劉羊旸、戚文娟、李逾男、王文源、王宇軒

編輯:甄濤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北大倉”的豐收密碼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