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獲獎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由首屆岐黃學者、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脾胃病(消化)科主任魏瑋主持完成的“常見功能性胃腸病‘腦腸同調’新治則及療效評價方法”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9年新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發佈以來,該項目是唯一獲得此獎勵一等獎的中醫藥臨床類研究。
什麼是“腦腸同調”?大腦與腸道之間存在怎樣奇妙的關係?記者就此採訪了魏瑋。
胃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
一緊張就想拉肚子,生氣時常感覺腸胃不舒服,吃美食時會感到心情愉悅,而饑餓時脾氣變得暴躁……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
“其實,胃腸道不僅是消化器官,還是情緒的表達器官,它可以反映並影響我們的心情狀態。”魏瑋介紹,西醫在情緒方面主要關注焦慮和抑鬱兩個維度,中醫則將情緒分為“七情六欲五志”共18個維度。其中,“七情”分別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中醫傳統理論認為,五臟與情緒緊密相連,適度表達情志有益身心健康,但過度則易傷身。
“《黃帝內經》提出,‘胃不和則臥不安’,也就是説,胃腸不舒服就會出現休息不好的表現;相反,休息不好也會導致胃腸不舒服。”魏瑋表示,它實際上強調了消化系統與中樞神經系統之間的緊密聯絡。
這一理念與現代醫學研究不謀而合。
國際上,1998年,“第二大腦”概念出現,胃腸道又被稱為“腹腦”“腸腦”,即腸管和腸道神經系統、腸道微生物形成人體的“第二大腦”。2012年,“腦-腸-微生態軸”理念被提出,研究者認為腦腸間存在雙向交互作用。2016年,國際功能性胃腸病的權威專家組織羅馬委員會提出,腦腸互動異常是功能性胃腸病發病的共性病理機制。
“這個‘第二大腦’與我們的主腦——大腦之間有著複雜而密切的聯絡,形成了一個被稱為‘腸腦軸’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大腦和胃腸道能夠相互傳遞信息,使得大腦能夠影響胃腸道的功能,而胃腸道也會反過來影響大腦的功能,包括人們的情緒。”魏瑋表示,對應到臨床診療實踐,治療相關疾病不能只從單一的消化系統或者單一的中樞系統出發,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要想辦法兩者兼顧、同時治療。
在臨床實踐中,一些消化系統疾病不僅診斷具有挑戰性,療效也欠佳,如胃食道反流病、慢性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炎症性腸病等。魏瑋介紹,對此,西醫沒有很好的應對辦法,而中醫雖然有辦法,但缺乏循證醫學證據,換言之,中醫治療療效的指標體系亟待建立完善。
於是,魏瑋帶領團隊在傳承中醫藥傳統優勢的基礎上,結合多年臨床實踐,結合“腦-腸-微生態軸”科學內涵,提出了“腦腸同調”的治療理念,它強調通過調節腸道健康來改善大腦功能,反之亦然。
“腦為神明之樞,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即中樞神經系統,是主管全身知覺、運動和思維、記憶等活動的器官;腸為脾胃及大小腸,統指消化道;調,指讓機體達到‘和合’的和諧狀態,包括內服、外治、心理療法、運動療法等。”魏瑋介紹,“腦腸同調”主要體現在中樞對情感、認知等的調節以及借助腦-胃-腸軸對消化系統的調節。
“腸病要治腦,腦病要治腸”
為了驗證“腦腸同調”這一理念的有效性,魏瑋帶領團隊進行了大量基礎實驗和臨床研究。臨床研究證實,中藥能夠同時作用於中樞和消化系統,發揮治療作用,腦腸同調可以實現腦病治腸、腸病治腦,具體治法包括辛開苦降調樞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溫腎健脾調樞法(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徵)及調樞啟神法。
“消化系統疾病難治之處就在於其病理生理機制複雜,是跨器官、跨臟腑類的疾病。我們提出‘腦腸同調’,就是同時治療中樞神經系統與消化系統,我們有自己原創的手段、方法、實驗數據和臨床試驗等。”魏瑋表示,中醫的“腦腸同調”思路體現了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特色,從循證醫學角度探究了壓力、焦慮、抑鬱等情緒與功能性胃腸病的密切關係,也得到了臨床驗證,它是東西方醫學交融互鑒的結果,也為消化系統疾病的多維度診療開闢了新的途徑。
2022年9月,以“基於多學科視角的‘腦-腸-微生態’前沿與技術”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733次學術討論會在北京召開。據介紹,香山科學會議是中國科學院和科技部高級別的閉門研討會,來自國內20余家單位的多學科、多部門的40余名專家學者應邀參加了會議。魏瑋被聘請擔任此次會議的執行主席,他在報告中表示,“腦-腸-微生態軸”關鍵環節在中醫藥療效機制中的作用是未來“腦腸同調”理論與實踐的重點研究內容,也是中醫藥在胃腸病領域中的重要發展方向。
以此次“常見功能性胃腸病‘腦腸同調’新治則及療效評價方法”項目為例,團隊首次基於“概念-領域-方面-條目”四級結構,創制了中西醫診療評價量表體系;建立了功能性胃腸病、腸易激綜合徵醫生報告的症狀量化推薦表單,完整構建了功能性胃腸病醫生、患者報告結局複合評價體系。臨床研究顯示,該體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這個獎(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是對我們團隊工作的認可,我們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魏瑋表示,團隊目前還在做進一步的探索性工作,比如提出“腦病要治腸”,癲癇、抑鬱症、阿爾茲海默症、健忘症、孤獨症等,都可以通過治療腸道獲益。當前,他們正在和國內頂尖研究團隊合作,以這種思路治療阿爾茲海默症,已經有見效的患者。
“目前針對胃腸疾病,我們有兩大研究重點。”魏瑋介紹,一是功能性胃腸病,中醫藥在治療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這類疾病發病機制複雜,涉及人體多個系統,如果只從胃腸系統來治療,效果有限。中醫主張採取個性化治療,整體調節,通過多靶點發揮作用,團隊目前正在做研究,希望把其中的機制講清楚、説明白。二是重大疑難疾病,例如在消化道腫瘤防治方面,團隊通過中醫藥的研究,初步證實中醫藥在防止胃癌從萎縮到腸化階段發展中的有效性。目前,團隊正在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進一步探索中醫藥在胃癌防治中的作用。
中西醫結合要做好“加減乘除”
近年來,消化系統疾病診療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胃腸內窺鏡及磁控膠囊內鏡等技術、設備的出現和應用,不斷為人類打開認識消化系統疾病的窗口。
“中西醫兩种醫學是從不同的維度去研究患者的同一個疾病,各有優缺點。”魏瑋介紹,西醫對人體和疾病的認識,以“還原論”為主要方法,借助於現代科學儀器的發明,從器官、組織一直認識到細胞、基因等,西醫重視檢測指標,注重疾病的病因和結果,但有時難以全面還原到人體整體;而中醫講究“系統論”,擅長從整體看疾病,但存在不確定性、隨機性,有時重復性較差。
本科學中醫,碩士學西醫,博士又回到中醫,這是魏瑋從醫之路的軌跡。在他看來,中醫和西醫是兩門不同的技術,但都是為了治病救人,醫生最好都精通。
“臨床醫生看病,既要有還原論思想,更要具備系統論思想。”魏瑋説,在臨床中,他的診療流程是這樣的:首先必須明確西醫和中醫的診斷,只有在明確診斷的前提下,才會給患者提供相應的治療方案,然後該做內鏡的做內鏡,該用西藥的用西藥,該手術的手術,該中醫調理的中醫調理,將中醫和西醫的優勢有機結合,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中醫和西醫應該相互融合、相互借鑒,而不是對立排斥。如今,這兩种醫學已到達了一個非常好的交匯點,尤其對於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結合是一個絕佳的融合方式。”魏瑋強調,每种醫學都有其長處和短處,中西醫結合是基於不同團隊長期合作的成果,並非簡單的“拉郎配”,也不是攀高枝,沒必要爭論孰強孰弱,而應以患者利益為核心,將中醫和西醫的優勢相結合,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在魏瑋看來,中西醫結合的難點在於如何將兩种醫學體系有機地結合起來——西醫有西醫的優勢,例如精確的診斷和手術技術;中醫也有中醫的特點,比如整體觀念和個體化治療,但要將兩者結合起來,需要深入的研究和臨床實踐。
“例如,我們團隊正在做的大腸息肉防治研究,就是結合中西醫的優勢來進行的。”魏瑋介紹,大腸息肉是大腸癌的重要前兆,90%的大腸癌來源於大腸息肉。西醫通常通過腸鏡切除息肉來預防大腸癌,但息肉容易復發,這讓患者和醫生都陷入焦慮。這時,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正在通過中藥調理和藥效物質基礎的研究,探索防止息肉復發的有效方法,並深入研究其作用機制和靶點。”
“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中,我們要做好‘加減乘除’的工作。”魏瑋解釋,所謂加法,就是中醫與西醫相結合,要最大限度地增強患者的獲得感;減法,是要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的就醫痛苦、降低醫療費用;乘法,是要最大限度地擴大中西醫結合的效果;除法,則是要找到中醫和西醫這兩種不同學科之間的最大公約數,使它們能夠更好地協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