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蔣繼璇 記者 蔣肖斌
中國的空間很大,有值得青年探索的宏闊國土和文化密碼;中國的歷史很長,有值得青年追溯的滄桑巨變和文化傳承。無論南北東西,每一處充滿活力的文化現象背後,都有年輕人的影子。2024年,“文化中國行”主題宣傳正式啟動。通過“文化中國行”,中國青年報社的青年記者也展現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態度——我們在路上。
8月14日,浙江杭州,良渚博物院,來自各國的青年代表圍在刻鳥立高臺符玉璧前仔細觀摩。該展品在一定的光線下可以看到雕刻在玉璧上方的“鳥立高臺符”,體現了5000多年前良渚文化極高的雕刻工藝。亞歐青年領導人交流營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行,來自47個國家的50余名青年代表走進良渚博物院,感受中華文明五千年的魅力。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田嘉碩/攝
找到傳統文化為年輕人所喜愛的“密碼”
曾經,一些年輕人覺得傳統文化是古板的,跟他們有些疏遠。而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年體驗到了中式文化之美,成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生力量。
2024年,國潮成為青春風尚。
作為這場青年文化風潮拂過的重要“驛站”之一,博物館記錄了歷史滄桑的縮影和文化演進的腳步。如何讓青年更好地理解“何以中國”?博物館如何和當下生活建立連接?未來的博物館會是什麼模樣?《中國青年報》特別開設“館長來了”欄目,帶著青年好奇的那些問題,專訪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等全國多家博物館的“掌門人”,拉近歷史與青年的距離,也讓踏入博物館的青年,鑒往而知來。
8月10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北京中軸線主題展覽展區,一位小旅客趴在地上“觸摸”中軸線相關區域的地圖投影。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産大會上,“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位於北京中軸線南延長線最南端,被譽為“新國門”,是首都北京迎接廣大國內外旅客的重要空中門戶,投運以來已經運送旅客超過1.2億人次。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劍/攝
青年,成為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主人公。
在《蘇州核雕:盈寸之間見天地見匠心》報道中,江蘇蘇州舟山村青年范婷一刀一鑿賦予橄欖核生命,年輕的非遺傳承人和她熾熱的匠心躍然紙上。在《世界遺産走進大眾,北京中軸線豐滿生活》報道中,宏大敘事之外,中學生楊自若和她的小夥伴也是主角,他們成立申遺助力團,為世界遺産寫下青春注腳。
如何讓傳統文化更貼近青年的心?在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俊看來,要通過提供大量專業的材料,例如數據、故事、人物經歷等,讓青年自己得出結論。我們的國家有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明,把中國文化故事講好,就足夠讓青年自信。
“保護中國文化遺産,是我們這一代青年應當肩負的責任。”在參加完青年行走北京中軸線文明旅遊交流活動後,一名大學生看著記者很認真地説。那一刻大家意識到,這場行走在中國大地上的文化之旅,正是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的那串“密碼”。
5月30日,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香雪海小學,核雕手藝人朱蒙佳開展非遺核雕科普教學活動。受訪者供圖
呈現青年對當代文化的思考
青年關注文化有兩個新特點:一是對傳統文化的“潮流化”轉換,即以“國潮”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二是有互聯網特質、社交屬性的當代文化,即有“網感”的文化現象。前者不必贅述,後者如這些年的“網紅城市”,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的熱鬧音猶在耳,哈爾濱冰雪世界與八方來客的火熱故事正在上演。
《中國青年報》多篇報道都探尋了“國潮”興起背後的文化內涵與青年力量,鼓勵青年用他們的熱情和創意,將古老的紋樣織入現代的衣襟,將傳統的韻律融入流行的節拍,這在11月1日中國青年報社主辦的2024青年國潮品牌共創大會上可見一斑。
記者捕捉文化“網感”的觸覺也十分敏銳。《會“整活”重“社交” 博物館文創為何讓年輕人著迷》探討了時下最令年輕人著迷的“網紅”博物館文創。而《從天宮到故宮,吃一口太空冰淇淋》則以一塊“太空冰淇淋”為切口,將代表中國科技高度的天宮空間站和代表中國文化底氣的故宮相結合,以生動視角續寫青年眼中的文化浪漫。
11月1日,北京,2024青年國潮品牌共創大會會場,國內知名傳統文化傳播者秦一(右一)在台下等候,準備參加首批“青年國潮體驗官”的亮相。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劍/攝
在青年深愛的這片文化熱土上,既有“青”力量,也有“新”氣象。青年熱愛傳統,也關注當下。當大家談論當代的議題、當代的社會現象、當代的文化感知與文化體驗時,呈現的也是當代青年對中國當代文化的思考。
在今年烏鎮戲劇節,記者就見證了許多年輕人將熱忱與青春投入當代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瞬間。青年演員丁一滕對記者説:“我熱愛戲劇,青春就是你當下在做的熱愛的事情。”而在《跑圖、連打、刷戲劇節……你是“戲劇特種兵”嗎》一文裏,一批“戲劇特種兵”大學生進入記者的視野,他們坐十幾個小時火車、輾轉多個城市只為看劇,當戲劇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也充盈了他們的精神世界。
“‘文化中國行’呈現了大量的當代青年,他們在舉手投足間呈現出了奮進的文化、新銳的文化。”劉俊説。
4月23日,江蘇省南京博物館紅墻外,一對新人正穿著中國古代婚服拍攝婚紗照。古風婚禮因其獨特的儀式與意義,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婚禮選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譚思靜/攝
文化中國行的關鍵在於“行”
文化中國行,“行”是關鍵。《中國青年報》從青年視角出發,挖掘青年故事,傳播青年聲音,“青”在力量,“新”在氣象,“行”在路上。
2024年4月,記者隨“文化中國行”主題宣傳活動探訪江蘇常州焦溪古鎮,記錄了年輕人如何在專家的帶領下參與鎮上的古建築保護修復工作,留住了古鎮的煙火氣,也留住了返鄉的年輕人。
在這個過程中,青年記者不僅是觀察者、記錄者,也是參與者,成為了故事中的青年。《跋山涉水踏勘文物,他們在路上》一文記錄了重慶市酉陽縣文物普查員的一天,而跟隨隊伍“當了一天普查員”的記者也在冬日密林裏,一筆一畫寫下了“實踐出真知”。
“行”代表了一種廣博的視野和格局。中國文化無論是傳統文化還是當代文化,都因為這個國家的廣博地域而呈現出巨大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有著極大的包容度,成為中華文化延綿至今的基石之一。
6月12日,北京世紀劇院,《Bridge》中美青年友好會見主題音樂會開始前,美國青年體驗中國傳統民俗“射五毒”。本場音樂會是“未來之橋”中美青年交流計劃的首場在京集中活動,中美青年共同回顧兩國友好交往歷史,分享合作故事,現場表演了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共同體驗中國非遺文化,在熱情友好的氣氛中深化友誼與共識。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文化一旦‘行走’,就‘活’了起來。我們到全國各地,現場去觀看、去體驗非遺。它們不是教科書的示意圖或博物館裏的展品,它們依然活在煙火人間,依然被使用、被討論、被傳承。”劉俊説。
年輕的記者們走出書齋、走出編輯部,腳上有泥、眼中有光,去探訪中華文化的多種場景。這體現了我們對待文化的一種態度,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有助於其形成對宏闊多元文化格局的胸懷。
不僅“行”在中國,更“行”向世界
文化中國行,不僅“行”在中國,更“行”向世界。
劉俊談到,“國際傳播領域有一個基本規律,一個國家的文化能有全球影響力、領導力,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本國有足夠的文化資源,既有獨特性,又有共通性。”
10月29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丹萍在重慶市忠縣石寶鎮石寶寨,體驗當一天文物普查員。受訪者供圖
2024世界中文大會、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第十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第六屆會稽山講壇暨第十六屆文化中國講壇等,便生動詮釋了這一點。《在古典與現代之間,青年的血是熱的》報道中提到,當下中國青年古典學者的一個新的面向,是“即便有的青年學者主要研究的是西方古典學,但立足點是中華文明。研究西方古典學,是為了在互鑒中深化中華文明底蘊”。
在《年輕人成&&人,非遺工坊從鄉村走向世界》報道中,重慶酉州苗繡、山東聶家莊泥塑、浙江嵊州竹編等非遺,都在年輕傳承人的創新研發與傳播下,走出中國鄉野,走向世界市場。他們的故事不僅讓讀者了解“何以非遺”,也讓非遺更加深入人心、深入青年。
“文化中國行”展示了眾多當代中國青年是怎樣用自己的智慧,帶著中華文化昂首闊步地走向世界的。將青年腳步轉換為青年故事,將講好中國故事的語言轉換為中國青年和世界青年喜聞樂見的語言。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