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國式現代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深圳是一座活力四射的創新之城。2023年,深圳累計國內專利授權量連續6年居全國城市首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2.48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2.3萬家;深—港—穗科技集群連續5年排名全球第二。2023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2236.61億元,增長18.9%,連續9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6.46%。其中,深圳企業研發投入2085.78億元,佔全社會研發投入的93.3%。
深圳還是一座朝氣蓬勃的工業強市。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2%,工業投資增長29.7%,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達1.16萬億元、增長10.6%,高技術製造業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近60%。
深圳打造更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之城,離不開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四鏈”融合。具體來説,就是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同時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和人才鏈。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深圳正在建設光明科學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等一批“四鏈”融合的重要平臺。讓我們走進這些平臺,見證“四鏈”融合的蝶變效應。
光明科學城 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夯實技術底座
走進光明銀星合成生物産業園裏的賽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樓展廳裏擺滿了精密製造的醫療器械。
“這款全封閉自動化細胞處理系統今年的銷售情況特別好,別看它塊頭不大,但其獨創的超精密細胞測控生物傳感器可實現微米級的流場調控,從而降低細胞損傷,保證細胞存活率。”公司業務負責人梁智榮指著其中一台告訴記者,“過去,這種治療血液疾病的器械只能進口,每台需要花費上百萬元。2022年,賽橋生物推出國産品牌,價格降了約一半,性能反而更先進了。”
在深圳市光明區,像賽橋生物這樣茁壯成長的合成生物企業越來越多。據統計,近三年深圳市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業有80%落戶光明區。截至目前,該區已集聚合成生物企業117家,總估值約360億元。
栽好梧桐樹,才能吸引鳳凰來。眾多合成生物企業落戶於此,看中的是光明科學城的“四鏈”融合,而深圳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平臺,就是光明科學城的“利器”之一。
“除了建成全國最大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我們還籌建了定量合成生物學全國重點實驗室,落地了全國最大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發佈全國首個合成生物産業專項政策、舉辦全國最大合成生物産業大會,快速構建起全國最具競爭力的合成生物産業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光明區科創局副局長謝澤鑫表示,合成生物産業,是深圳發展“20+8”産業集群中8個未來産業集群之一,光明區要挑大梁,就必須用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這個科研“利器”來夯實培育新質生産力的技術底座。
當前,光明區積極打造合成生物科研成果轉化空間,打通從原始創新到創業發展的完整路徑。深圳市銀星産業運營公司副總經理周俊所表示,就是要促進企業價值放大,要促進科研團隊協同創新,把光明銀星合成生物産業園打造成創新“強磁場”。
“強磁場”的吸引力來自園區中的國家生物製造産業創新中心。“這是我國生物製造領域唯一的國家級産業創新中心,我們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産業需求,聚焦生物製造‘1-10’中試放大階段,推動我國生物製造産業高質量發展。”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研究所産業創新與轉化中心副主任馬銘駒介紹。
“光明科學城在規劃建設時就有一個鮮明的導向,就是要服務産業的發展。我們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開放共享的,科研單位可以用,企業也可以用。我區的合成生物産業發展,就是‘四鏈’融合的生動實踐。今後,我們將繼續推進中心佈局、圈層創新,強化要素保障,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光明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張冬冬説。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全鏈發力讓産業化過程環環相扣
早上9點鐘,中大數據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吳國聲像往常一樣坐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辦公室裏,開始為第二天的數據空間發佈會做準備。
“只要半小時,就能駕車從香港家中經過專門為往返深港兩地的人才開通的‘一號通道’來上班。”吳國聲告訴記者,河套合作區便利的服務,讓他選擇入駐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作為一家創業公司,除了服務的便利、貼心,如同身處“同城”,最看重的就是這裡為鼓勵創新而營造的廣闊發展空間。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日益融合、開放和國際化,推動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對於賦能實體經濟作用越來越重要。中大數據已將目光投向了跨境數據應用和安全這一新興領域,並於2023年6月決定來河套發展。“在河套,我們的新技術、新應用在政策的支持下,找到了落地的空間,進而可以邁向更廣闊的市場。”吳國聲説。
在數據空間內,企業和機構可以用安全的方式互換、利用數據,讓數據為生産力釋放出更大的價值。“這就是即將採用跨境數據的無人車,將兩地的數據打通,以後它就能在深港兩地往來載客。”吳國聲指著河套園區道路上一輛正在測試的車輛充滿信心地説,“假如我們能在深圳落地,基本上可以輻射到全國任何一個地方。”
吳國聲的信心,源於河套在深港協同開發機制的高效運行下,愈發明顯的“平臺”“通道”“基地”作用。過去一年,河套批量釋放30萬平方米優質科研空間,人員“白名單”“科匯通”試點等重大政策相繼落地,佈局半導體與集成電路、區塊鏈、新藥與疫苗等13個科技重大專項,依託深港兩地創新資源和人才優勢,借助深圳豐富的産品應用場景,支持合作區內科研機構、企業等創新主體進行概念驗證和産業中試轉化。
“在河套,我們這樣一家應用研究機構可以和許多科研機構合作,進行聯合開發。他們做基礎研究,我們做應用技術開發和場景落地,能夠加速技術的産業化。”港華能源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周軍向記者細數入駐僅一年多來的進展——目前,該院和香港城市大學科研團隊聯合研發的第三代光伏技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小試與中試産線將於2025年在河套落地,與清華大學聯合開發的氫氣傳感器已經中試,即將推向市場……
在周軍看來,如今的河套,科技創新要素資源在這裡流動、聚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和産業化上中下游“全鏈發力”“環環相扣”,發展新質生産力的路徑越發清晰。
西麗湖國際科教城 打造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平臺
“超精密測量儀器過去都是被國外企業壟斷,我們要做的就是成為超精密測量儀器國産替代引領者。”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趙晨陽表示,“在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過程中,科研工作者應該面向産業需求,瞄準‘骨頭縫上難啃的肉’進行突破。”
“這些領域往往技術門檻極高、市場很小,不適合大公司大規模投入研發,高校教師卻因為技術儲備豐富和科研力量較強而獨具優勢。”趙晨陽説,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為他的産業報國理想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裡會聚全市一半以上全職院士,有6.2萬在校生、2.4萬教職工、超2000名在站博士後,9家諾獎實驗室,城內6000台以上的重大科研儀器設備實現共享共有,是深圳新質生産力的重要策源地。”南山區科技創新局融合創新科科長黃穗介紹,“我們組建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概念驗證平臺,設立首期規模2億元的三隻基金,引導耐心資本為早期科技項目跨越成果轉化提供金融支持。”
依託科教城資源,趙晨陽團隊自主研發的納米級定位測量關鍵技術與系列儀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實現了三自由度、亞微米精度級別的非接觸式任意軌跡測量,正加快腳步實現“換道超車”。
在科教城南部的留仙洞總部基地,中興、大疆等創新型企業匯聚於此。“我們把學院建在這裡,就是讓學生在離産業最近的地方學習。”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副院長張冬軍告訴記者。
談及建立學院的初衷,執行院長文首文坦言,“我們從市場需求出發探索前沿技術的應用轉化模式,利用科教城內的創新資源打造硬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平臺,讓新質生産力‘活’起來。”
“我們身處世界頂尖的高新園區裏,更應該挖掘産業的‘富礦’。”段毅曾經擔任神舟載人飛船總體設計師,如今加入學院成為新工科教育的探索者,“學院裏30%以上教師有企業資深工程師經歷,我們根據産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動態開發課程模塊,以‘項目制’重構深度融合的課程體系,在實踐中培養學生面向産業定義問題,用工程方法解決問題,在應用中學習新知。”
“我們希望學生具有‘出題人’思維,這是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關鍵要素。”文首文表示,“學院與雲鯨智慧、深圳科創學院等科教城內企業、機構深度合作並獲得金融機構支持,為學生打造端到端的硬科技創新創業支撐體系。”
“目前科教城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創新載體65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1300家,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7.66%,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685件,已初步形成了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的新質生産力培育體系。”黃穗説。
(本報記者 嚴聖禾 黨文婷 本報通訊員 鄒曙鴻 易以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