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新華社記者王鵬、許曉青、魏婧宇
時值年終,電影院裏依然佳片不斷。
剛剛過去的週末,從講述少年追夢故事的《雄獅少年2》,到展現澳門風土人情和歷史變遷的《多想和你再見一面》,再到《海洋奇緣2》《魔法壞女巫》等多類型進口片,不論你喜歡哪種類型的影片,都有機會在影院找到心儀的選擇。
這是我國2024年電影市場的生動縮影。
匆匆又一年。不論是春節檔的《熱辣滾燙》《第二十條》,還是暑期檔的《抓娃娃》《默殺》,亦或是國慶檔的《志願軍:存亡之戰》《只此青綠》,廣大電影人潛心創作,推出題材多元、類型豐富的作品,不斷滿足觀眾多樣化的觀影需求。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2024年電影總票房已突破410億元。一句句臺詞、一幕幕鏡頭、一部部佳作,盡顯光影藝術的獨特魅力,也持續豐富著廣大觀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現實題材表現亮眼
2024年的電影市場,現實題材影片精彩紛呈。
票房排名前五的影片中,《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抓娃娃》《第二十條》均注重從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中尋找創作靈感,帶有濃厚的現實色彩。
一個多月前揭曉的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第二十條》《我們一起搖太陽》等現實題材影片收穫重要獎項。
可以説,現實題材影片實現了口碑和票房雙豐收。
銀幕上的悲歡離合,引發銀幕外的情感共振。“在開年的時候,這樣一部電影可以讓大家感受到力量”“通過普通人身上百折千回的遭遇,去宣揚公平正義的法律精神”……互聯網上,觀眾一字一句,紛紛抒發自己的觀影感受。
“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為電影人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新媒體委員會秘書長胡建禮説,“現實題材影片貼近生活。觀眾往往可以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比較容易産生共鳴。”
事實上,一直以來,“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始終是中國電影人堅持的創作原則。伴隨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遷,如何把火熱的現實生活轉化為生動的電影語言,讓故事更加好看、更能打動人?電影人始終在探索。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電影人不斷探索現實題材與類型片創作方式的結合,現實題材影片創作手法更加多元。
“例如,《熱辣滾燙》和《抓娃娃》是現實題材和喜劇類型結合,《默殺》呈現出懸疑片特徵。”在影評人李星文看來,相較于傳統的現實主義影片,現實題材類型片更容易提供情緒價值和情感撫慰,從而引發觀眾更多關注和討論。
另一方面,現實題材影片深入挖掘當前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矛盾衝突和人性光輝,並注重在思想上進一步深化。
《第二十條》以故事化手法將正當防衛條款搬上大銀幕,《逆行人生》展現外賣員群體的日常和大數據的力量,《好東西》關注女性的情感與生活……電影人深入現實生活,拓展了現實題材的表達空間,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在大銀幕上得到進一步深化。
視聽語言推陳出新
作為一種視聽藝術,電影吸引觀眾的關鍵,既包括精彩的故事講述和人物塑造,也離不開震撼的視覺特效和聽覺體驗。隨著電影工業的進步和電影科技的發展,“看大片”早已成為觀眾走進影院的期待。
2024年的電影市場,“大片”沒有缺席。
在陳凱歌導演的《志願軍:存亡之戰》中,僅搭建、處理過的拍攝場地就有20多個,在主要人物角色外還動用了2000多名群演,生動呈現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鐵原阻擊戰的悲壯與激烈。陳思誠導演的《解密》則採用IMAX特製拍攝,展現了宏大的視覺奇觀和強烈的色彩衝擊。兩部影片都是我國電影工業發展的生動縮影。
“《解密》的拍攝過程對我來説是一次新嘗試。我希望為觀眾呈現一部具有震撼視聽效果的‘大製作’,拍攝出具有時代特色的國産‘大片’。”陳思誠説。
光影藝術與舞臺藝術的融合,同樣為電影創作帶來更多可能。國慶假期,電影《只此青綠》上映,這部由同名舞蹈詩劇原班編、導、演陣容與電影人合作打造的影片,搭建起舞蹈藝術與電影藝術溝通的橋梁,讓舞蹈之美真切地展現在了大銀幕上。
2024年的電影市場,既有視聽語言的新發展,也有電影業態的新嘗試。
巴黎奧運會期間,全國超800家影院推出了2300余場次觀賽活動,吸引5.6萬人次走進影院看奧運,總票房超240萬元。
一些專家認為,在影院進行奧運比賽直播是電影市場一次有益的探索,它打破了影院只進行電影放映的局限,對於推動影院發展成為一種綜合性文化娛樂場所具有積極作用。
“充分利用影院高品質視聽環境開展其他增值業務,如演唱會、音樂會、電子競技、體育賽事等,已經成為當前影院業務拓展的重要方向。”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黨委書記龔波説。
電影與旅遊雙向奔赴
動畫電影《白蛇:浮生》為浙江杭州暑期遊增添新視角;青春愛情片《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吸引眾多新婚夫婦隨主創來到雲南玉龍雪山腳下;從《愛情神話》到《好東西》,上海的“City Walk”不斷升溫……
從影院到景點,從“熱映”到“熱遊”,2024年7月,中宣部電影局、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共同組織開展的2024年“跟著電影去旅遊”活動啟動。“電影+旅遊”不再是影迷和旅友的零星自發活動,而是成為覆蓋全國的電影文化新現象。
連日來,位於上海外灘18號側門遊人如織,這裡的接待前臺和紅色裝飾電梯場景,在熱映電影《好東西》中多次出現。此外,上海的15輛公交車及蘇州河遊船也都“披上”了電影海報“外衣”。
外灘18號久事藝術空間工作人員介紹,近期到此觀展、用餐、購物的遊客明顯上升,其中不少就是為了電影《好東西》取景地而來打卡的年輕人。
上海市電影局、上海市文旅局聯合推出的“好愛上海——跟著電影去旅遊”系列活動,涉及上海徐匯、黃浦、長寧、靜安、虹口等區。上海電影集團副總裁徐春萍説,影遊聯動真正實現了“文-商-旅-展”相互協同,為年末全國文娛消費市場注入新動能,在惠及觀眾的同時,也促進了行業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重慶、湖南、四川等電影熱門取景地,也加入年末的“電影+旅遊”行列。業內預期,未來幾年,還將有一批展現我國大好河山的新片公映,電影産業輻射效應將會進一步加強。
“電影和旅遊的融合,不僅可以提升旅遊景點的吸引力和文化內涵,也可以增加影片宣傳渠道。對於電影創作生産和經濟社會發展都會起到良好推動作用。”胡建禮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