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能否改天換地?屯墾戍邊興百業,戈壁荒漠變綠洲,一代代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奮鬥者們,用無悔的青春作出了回答。70年前,伴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成立,五湖四海萬千青年人懷揣夢想與希望,在當時百廢待興的西北邊陲紮下了根。從一窮二白艱苦奮鬥到綠意盎然日新月異,他們與各民族兄弟姐妹凝心聚力澆灌民族團結之花,成就了大美新疆的人間奇跡。
如今,越來越多繼承兵團精神的青年人正繼往開來,用屬於他們的方式,奏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紅棗電子樂
“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每一單都是來自大美新疆的甜蜜……”“90後”新農人趙閆神采奕奕地直播講解特色紅棗産品,身後是一片棗樹林,以及棗農打包紅棗鮮果的忙碌身影。崑崙山脈下,塔裏木河畔,塔克拉瑪幹沙漠旁,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三團幸福鎮坐落於此。當地人都知道,小鎮每天“流量”最大的地方,一定是趙閆直播帶貨的位置,而走到棗樹下、稻田間介紹家鄉特産,就是她琢磨出來的流量密碼。
從直播無人問津、品牌無人知曉,到現在積累十幾萬粉絲,每年賣出數千噸家鄉紅棗,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帶動上百果農增收致富,趙閆用“紅棗+電商”奏出本地電商助農的“電子樂”。2017年從澳大利亞返鄉創業,2021年開啟電商直播打造品牌,2024年作為青年代表受邀參加慶祝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成立70週年大會……旁人只看到海歸創業帶著鄉親們致富的青春傳奇,可她卻説,讓家鄉變得更好這份願望由來已久,但創業之旅也並非一帆風順。
家鄉的紅棗又好又甜,卻一直賣不出價,家鄉的環境越來越好,可很多人還是考出去就不再回來。“從考上大學,再到出國讀研、工作,我夢裏總出現家鄉的棗林。”隨著遠行的路越走越長,趙閆對家鄉的思念越來越濃,也開始思考能為家鄉做些什麼。
2017年底,趙閆了解到家中果品滯銷的實情。也是在那年夏天,她毅然決定辭職回國。“國外的月亮沒有更圓,故鄉才是我們的牽掛和底氣,大家暫時沒跟上市場發展的大勢,我回去要幫助大家一起賣。”趙閆説。
創業初期,趙閆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品牌沒名氣就靠好口碑攢人氣,人少貨多就在親朋好友家裏打包發貨……群山無言、星月爛漫,見證了趙閆夜以繼日的拼搏。隨著經驗和信譽的不斷積累,更多的面孔、更多的産品、更廣闊的天地,加入了她的電商助農“電子樂”。不少當地院校的畢業生和返鄉創業者,希望加入這支青春的團隊。“家鄉推出了促進電商産業發展的獎勵扶持辦法,每年幾十萬元真金白銀的補助,還提供免費的運營場地,讓更多年輕的夢想生根發芽。過去,他們是家鄉變遷的見證者、受益者,如今,大家都想做家鄉的建設者、宣傳者。”趙閆説。
當年的承諾她已然兌現,面向未來,趙閆的夢想很小,小到一顆棗,甜蜜而簡單。可她又説,她的夢想很大,大到全世界,希望通過電商平臺讓全球消費者品嘗到家鄉特産。
山水民族風
“人人都説江南好,我説邊疆賽江南,哎來來來,賽呀賽江南……”群山巍峨、鳥群悠然,與永安湖的廣袤湖光交織掩映,在“95後”維吾爾族姑娘祖麗努爾悠揚的歌聲中,匯聚為獨具當地民族風情的生動畫卷。作為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永安湖生態旅遊區的青年工作人員,土生土長的她,依舊對眼前風景的山水巨變讚嘆不已。
“永安湖的前身是永安壩水庫,作為小海子水庫的一部分,寄託著永遠安定的寓意。最初這裡是一片荒地,修建水庫是為了調蓄水資源,在兵團墾荒建設中方便灌溉和防洪。”祖麗努爾介紹,圖木舒克市位居天山南麓,既能眺望巍峨雄壯的崑崙山、帕米爾高原,也能目及遼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和傲然挺立的胡楊林,除了自然景觀外,還有唐王城遺址、土陶館等人文景點。然而,在她小時候,如此動人心魄的風光還鮮為人知,但關於這裡的故事卻與她的血脈緊密相係。
永安湖生態旅遊區的變遷,也是民族團結、鄉村振興的縮影。“我爺爺是一位屯墾老兵,面對一片荒蕪的戈壁,爺爺和戰友們一鍬一鎬耕耘,日復一日修建,小海子水庫和周圍的田地、民居逐漸成型。我的父親駕駛著拖拉機在田野間穿梭,延續著爺爺的光榮事業。”祖麗努爾説,眾多像爺爺和爸爸一樣的人們,如同胡楊那樣不屈不撓,一起並肩而戰,才成就了眼前的湖光山色、良田沃土。“現在,我要用歌聲、新媒體等方式講述新時代的兵團故事,展現他們的奮鬥成果。”聊起長輩們奮鬥的點點滴滴,祖麗努爾眼中滿是自豪與幸福。
“2016年開始,泥濘的小道被改造為文藝又舒適的棧道,越來越完善的旅遊設施方便遊客觀光遊覽永安湖。我相信,家鄉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祖麗努爾説。“我希望學習更多語言和文化,更好地向全球遊客介紹我的家鄉。也許有一天,我們的景區會成為世界級旅遊勝地。”
可以相信,祖麗努爾充滿“民族風”的歌聲,必將隨著永安湖的盛名,傳向更多更遠的地方。
農田主旋律
“有不懂的就問小劉書記,他靠譜!”這句話已成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五一農場三連的共識。大夥兒口中的“小劉書記”,就是三連黨支部副書記、連長劉紹飛。作為特聘農技員,他時常一面調試著引進的農業設備,一面耐心解答大家提出的問題。誰能想象,這位皮膚黝黑的“95後”小夥子,幾年前還是一個沒下過地的農業“小白”?
2019年,新疆工程學院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畢業的劉紹飛放棄國企就業機會,決心選擇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項目。“軍墾戰士不怕苦,夜以繼日墾良田。現在的日子得來不易,用自己的雙手幹事創業,人生才能沒有遺憾。”這是爺爺對劉紹飛語重心長的囑託,也是他心中對兵團事業嚮往的由來。“當志願者的第一年,有好奇、有落差,也有迷茫和感動,我逐漸適應著兵團的工作,相信認真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根本。越是做得認真,我就越發想要紮根在兵團,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2020年6月,劉紹飛西部計劃志願服務期結束時,有朋友發來微信祝賀他完成工作,並好奇他打算到哪“高就”,劉紹飛當即回復:“我想留下來繼續幹。”2020年底,劉紹飛正式加入三連大家庭。
起初,劉紹飛基層工作經驗不足,他就跟著前輩們學做文字性事務,逐漸熟悉了連隊的日常工作,得到越來越多同事的認可。當建設智慧農業基地的任務擺在眼前時,劉紹飛雖然沒有農業基礎還是主動請纓。“農業對咱們來説是天大的事,也是連隊工作中重要的‘主旋律’。雖然大家都沒有接觸過這個新鮮事物,但是不懂可以學,我相信我能做好。”劉紹飛説。
“小劉剛來能懂啥,靠譜嗎?”2022年3月,紮根基層的劉紹飛把全部精力放在建設智慧農業基地上,哪怕不時有質疑的聲音。冬季的新疆,往往早上九點後才會黎明初顯,可劉紹飛卻沒有“時差”,淩晨五點他就起床洗漱,跨越25公里第一個抵達基地。從早到晚,關注土壤濕度和營養成分,調整水肥比例,確保作物的健康生長;監測天氣變化,預防可能的自然災害,與連隊的職工一起解決病蟲害防治、作物采收儲存等問題。“忙到晚上十點是常事,累了就在田間地頭休息一會兒。”高強度工作和學習中,劉紹飛快速成長起來,也逐漸成為大家眼中“啥都懂”的靠譜青年。
“用雙腳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心用情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劉紹飛用踏實的行動和豐碩的成果,不僅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也建成了堪稱標桿的智慧農業基地。“視頻監控設備、水肥一體機系統已投入使用,實現了精準的水肥配比、一鍵式灌溉,不僅在用水、用肥上實現了節本增效,還實現增産30%左右,這讓我感到十分自豪。”劉紹飛説。
目前,智慧農業基地在“黨支部+合作社+職工+龍頭企業”發展模式基礎上,借助五一農場“吾怡悠果”品牌,積極探索更加多元的業務領域。“今年,我們和新疆天山農商銀行舉辦了一次採摘節活動,除了現場推介之外還開設了線上直播,吸引近3000人在線觀看,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實現雙豐收。”劉紹飛對未來信心十足,“技術一直在進步,青年人要敢為人先,投身農業現代化建設,讓農田裏的‘主旋律’變成更多人的‘幸福歌’。”
天山南北展新顏,青春之歌永不止。從農業、文旅、電商到千行百業、萬家燈火,也許年輕的逐夢者終將老去,可在兵團精神的感召下,青春的故事必將在新疆的熱土上生生不息,創造每個時代團結與奮進的和諧樂章。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覃皓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