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29日公佈今年1至10月份物流運行數據。數據顯示,隨著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協同發力,物流多領域、多環節呈現企穩回暖的結構性向好態勢。
1—10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287.8萬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比1—9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10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長5.7%,增速為6月份以來的最好水平,顯示物流運行回升勢頭有所增強,同時結構性向好態勢更趨明顯。具體來看,工業品物流總額保持平穩增長,超八成地區和行業物流總額實現增長。以裝備製造為代表的製造物流需求保持穩定。10月份裝備製造業物流總額同比增長6.6%。進口物流增勢平穩,鐵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進口物流有所改善。
消費物流方面,隨著消費多場景潛力釋放,助推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需求加速回升。1—10月份,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8%,增速比1—9月份提高0.4個百分點。
另外,“兩新”政策持續推進、成效顯著,在激發品質新生活、産業新動能、市場新活力等方面發揮引領帶動作用。10月份,智慧消費設備製造、船舶及相關裝置製造、電池製造等裝備等行業物流總額同比增速均超過10%。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稱:“1—10月份物流的發展還是比較好的,是連續回升的。物流領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一個先導行業,所以説物流的這種持續回升反映出來的就是中國經濟的這種回升向好的趨勢在進一步增強。”
央視財經評論: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增強綜合競爭力
日前,《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對外發佈,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産總值的比率力爭降至13.5%左右,如何看待這個目標?實現這個目標意味著什麼?來聽《央視財經評論》的分析。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蘇京春分析稱:“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是一直保持著下降態勢的。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4.4%。也就是説,每創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費用,從18元降至14.4元。從14.4%到13.5%左右,是0.9個百分點的下降水平,對比2023年的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相當於在國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情況下,可節約社會物流總費用1萬億元以上。而節約的這1萬億元裏面,其實有90%都是製造業在物流環節的成本支出,可想而知節約下來是對製造業降成本有很大作用的。説到製造業企業,我們是‘中國製造’,製造業企業都是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競爭的,物流成本的切實降低對製造業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提升競爭力肯定是利好的,有利於進一步增強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動能,也為轉型升級騰挪更多空間。經濟産出方面,費用切實降低了之後,整個經濟循環的成本也降低了,從製造業到整個第二産業,再到整個消費終端,釋放的政策紅利是實實在在普惠的。而且我們的這種降低不是一種簡單壓減的方式,而是通過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來實現的,把原來傳統的、低效的、受制約的這些物流方式盤活,更好地系統性綜合調動來為宏觀經濟發展服務,所以我們一直講物流是‘筋骨’,這項佈局和部署于宏觀經濟而言確實是以內功舒筋健骨來強身健體的。”
央視財經評論:深化改革 促進物流效率提升
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如何深化改革,促進物流效率提升?繼續來聽《央視財經評論》的點評。
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稱:“現在整體上來講,我們的物流行業、基礎設施非常棒、全世界一流,它在社會成本裏的佔比還非常高,根本原因還是有很多體制機制上的問題。比如説一些路段早已超出還款期限卻依舊收費,這無疑增加了物流企業的運輸成本。再看鐵路運輸,鐵路貨運部門長期側重於大宗貨物運輸服務,對小宗、靈活性強以及短途運輸需求重視不足,導致在多元化的貨運市場中競爭力受限。鋻於上述情況,進一步推動物流體系與貨運體系的體制機制改革已成為當務之急。通過改革把體制機制、把這些堵點痛點打通的話,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