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高校智慧力量 發揮高校科技優勢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光明日報 | 2024年11月29日 08:25:43
光明日報 | 2024年11月29日 08:25:43
原標題:集聚高校智慧力量 發揮高校科技優勢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正在加載

    浙江是一片充滿活力與創新的土地。在浙東的富山鄉,浙江海洋大學通過嘗試“魚稻共生”的生態養殖模式,為當地村民開闢了一條致富之路;浙西的洋港村,被中國美術學院的師生改造成“十里洋場”,吸引5000萬元投資;浙南的泰順縣,與浙江工商大學攜手成立山海協作促進中心,推動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加強協作和共同發展;浙北的安吉縣,開啟了因竹而富、因竹而興的新時代,浙江農林大學用實際行動助農增收致富。

    2022年浙江省教育廳統籌組織了全省109所高校成立浙江省高校助力鄉村振興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浙江農林大學主動擔負起聯盟理事長單位職責,協同聯盟各高校立足共同富裕大場景,發動幹部師生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以教育為紐帶,以科技為支撐,以實踐為導向,聚焦産業、人才、生態、文化、組織五大振興主題,用智慧擘畫盛景,用行動勾勒希望。積極探索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新路徑,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教育賦能  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教育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聯盟始終把教育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圍繞地方人才能力提升需求,聯盟高校積極承接鄉村振興産業&&人“頭雁”項目,施行“1+1+X”的導師跟蹤培養機制,為鄉村培養紮根本地的“領雁”人才。利用各類平臺開展“頭雁”産業幫扶活動,堅持“理論+實踐”“線上+線下”“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對鄉村治理&&人、高素質農民、新農人和鄉村文化新藝人開展培訓,每年輸送大批 “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鄉村全科醫生、鄉村教師、農業科技人才、大學生村官等鄉村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持。

    台州學院助力基礎教育建設,定制科技小分隊,以科技薪火推動創新發展。浙江開放大學聚力村幹部專項學歷提升“群雁效應”,每年面向全省招收3900余名村幹部學員。溫州醫科大學率先在全省開展本科層次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覆蓋全省69個縣市區,累計招收學生5226名。浙江農林大學全力服務“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累計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45萬人,其中鄉村振興産業&&人2.4萬人。浙江財經大學發起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4年共引領全省8346個大學生團隊、58495名高校師生走進鄉村,為3221個村集體解決鄉村發展中的4378道真實問題。

    聯盟75所高校依託優勢特色學科和專業,組織開展了3243場次鄉村人才培訓,共培訓396821人。涉農高校持續開展面向農民的職業教育培訓,為農村專項培養輸送鄉村急需人才2000多名。在聯盟高校培育的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中,涌現出了“全國百名傑出新型職業農民”“全國農村青年致富&&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一大批能創新、敢創業的“新農人”。

  科技支撐  助推鄉村産業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賦予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新使命,為順應鄉村産業發展新要求,一大批鄉村研究院、鄉村産業基地、産業學院在地方安營紮寨,一批批農村科技特派員走向田間地頭,推動高校種子種苗新科技、數字産業新成果、産業融合新模式進鄉進村,為産業振興插上騰飛的翅膀。聯盟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深入落實聯盟1個高校&&組團服務1個縣域、1個創新鏈服務1個産業鏈、1個團隊服務1個鄉鎮、1個專家服務1個企業或行政村的“1+1”服務機制,聚焦農業科技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創新鏈、産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特色産業支撐和服務能力。

    聯盟高校在科技賦能鄉村振興進程中,秉持包容、開放、共贏的態度和理念,組織多批次科技特派員服務團為天臺縣、青田縣、雲和縣等全省100多個鄉村提供新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控、高效栽培、保鮮貯運等關鍵技術指導,探索出鄉村振興多元化、特色化的發展路徑,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浙江大學聚焦高校與地方農業科技推廣協同創新,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形成“1+1+N”農技推廣模式;浙江農林大學設立竹産業農村科技特派員等團隊,通過“手把手”示範技術、“面對面”推廣技術、“點對點”轉化技術,形成“一根科技竹”架築致富通道,“一株小仙草”抒寫扶貧傳奇、“兩顆富民果”締造山鄉神話等科技特派員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成效。浙江工業大學促進鄉村傳統米麵産業全産業鏈建設,搭建浙江省首套米麵自動化生産線,規劃建設全國第1個“米麵小鎮”。寧波大學成功創新青蟹在鹽鹼地區養殖技術,幫扶養殖戶每畝增收2萬餘元。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充分發揮電子信息學科優勢,開發的種植業地理信息數據分析系統、農業養殖物聯網技術、智慧溫室及自動化系統等得到全面推廣應用。金華職業技術大學“兩頭烏”團隊以科技賦能土豬産業,積極探索“共創共富機制,切實為産業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聯盟充分發揮高校的科技優勢,為鄉村産業的升級發展提供強大科技支撐。50多所高校組建500個首席專家領銜的産業技術團隊,瞄準浙江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領域,深入落實農業“雙強”行動,以農業科技創新和數字化改革助推農業基礎設施提標、生産設施提檔、産業轉型提質。聯盟高校派出農村科技特派員2600余人次,深入鄉村一線,重點圍繞水稻、玉米、園藝、漁業、畜牧等浙江優勢特色産業,提供全鏈式指導幫扶。在農産品品種選育和成果轉化方面,共選育新品種(組合)200余個,推廣面積達到1500余萬畝,累計獲得各類獎項100余項。

  實踐探索  打造鄉村振興典型工程

    聯盟注重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打造了一批鄉村振興典型工程。通過規劃進鄉村、設計進鄉村、藝術進鄉村,奮力繪就共同富裕大場景下的新時代浙江“富春山居圖”。中國美術學院規劃設計安吉縣余村“美麗鄉鎮生態+”村落,成為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綠色發展典型案例。浙江工業大學開展基地化、多主體、全過程共育鄉村建設人才,助力國內100余個村莊舊貌換新顏,60多個村獲國家級或省級榮譽。湖州師範學院開發病害防控專用綠色藥劑新産品,研製多功能集成的林用施藥裝備,助力鄉村産業綠色發展;浙江水利水電學院配合縉雲縣政府規劃實施山塘水庫“建大改小”項目,發明“模塊化生態溝渠”,優化水資源配置,改善鄉村水環境。浙江大學聯合多所高校共同助力未來鄉村建設,推動美麗鄉村向未來鄉村迭代升級,同時編制農業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助力“雙碳”戰略實施。

    在浙江省教育廳的指導下,理事長單位浙江農林大學聯合全省各聯盟高校積極發揮各自特色優勢,服務山區26個縣區域特色産業高質量發展,形成一批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特色模式。浙江大學與湖州市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驗示範區,形成産學研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科技推廣模式;浙江農林大學在遂昌縣試點開啟“全校服務全域”新模式;中國美術學院與安吉余村共同打造“美麗鄉鎮生態+”體系。近年來,聯盟高校近10項精準幫扶案例入選教育部省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全省高校累計向教育部報送典型案例100余項,40多項優秀案例被錄用。

    聯盟聚焦全面優化鄉村振興服務保障,充分利用政策諮詢、鄉村建設、鄉村産業、鄉村治理、鄉村教育、數字鄉村6個專委會,積極組織相關學科專家,緊扣鄉村振興需求,開展系列前瞻性、針對性研究。據2023年統計,寧波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等58所高校,圍繞鄉村振興共形成301篇高水平咨政報告,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

    串珠成鏈、聚指成拳。兩年來,浙江省高校助力鄉村振興聯盟,充分發揮特色和優勢,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的活力。未來,浙江省高校助力鄉村振興聯盟將繼續凝聚高校力量,聚焦鄉村全面振興、共同富裕重大國家戰略,持續擦亮浙江省教育助力鄉村振興這張光彩照人的金名片,為浙江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等重大使命貢獻高校的智慧力量。

    (李廣平  高永彬  陳勝偉)

編輯:郭倩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集聚高校智慧力量 發揮高校科技優勢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