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11月29日,國新辦舉行《新時代的中國農村公路發展》白皮書新聞發佈會。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周榮峰會上介紹,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農村公路養護工作交上了一張比較好的成績單。截止到2023年底,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由2013年底的79%提升到了91.1%。多年來,在持續加大養護投入力度的同時,也不斷探索應用新模式、新技術,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養護標準規範體系。先後出臺了《農村公路養護技術規範》《農村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農村公路養護預算編制辦法》等一系列技術標準規範,建立起了與現階段農村公路發展相適應的技術標準體系。同時,也指導各地開展了日常養護,預防養護、修復養護、專項養護、應急養護等養護工程,明確了養護工作的相關內容與要求,有效提高了養護工作的規範性和專業性。
二是強化了養護資金的保障。建立了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補助政策以及與里程、養護成本變化等因素相關聯的動態調整機制,提高了燃油稅對農村公路養護工程的補助比例。將政府還貸二級公路取消收費後補助資金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各地的農村公路養護,指導各地用好均衡性轉移支付、稅收返還等相關政策,積極探索將農村公路相關附屬設施等有收益的項目與農村公路養護打包,創新資金籌措方式,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通過將農村公路管養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探索運用農村公路災毀保險等方式支持農村公路養護工作。
三是推行科學決策。加強了農村公路信息化建設,推動農村公路養護數字化轉型,將養護科學決策納入到養護工作的全過程、各環節。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在農村公路養護作業中的應用,我們研發了路面自動化檢測車、便攜式檢測裝備。加快推進農村公路路況自動化檢測,深化檢測數據分析應用,對養護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數據支撐。
四是創新了養護的組織模式。有序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引入了專業化的養護公司,提高養護作業的專業化、機械化、規模化水平。同時也加強農村公路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促進群眾性養護和專業化養護有效結合。鼓勵採用幹線公路建設養護與農村公路打捆招標、農村公路片區化養護總承包方式,以及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捆綁招標等新型生産組織方式。這一系列做法都有效提高了農村公路養護作業的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