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芭蕾:讓舞蹈成為足尖上的藝術

來源:光明日報 | 2024年11月28日 14:38:33
光明日報 | 2024年11月28日 14:38:33
原標題:法國芭蕾:讓舞蹈成為足尖上的藝術
正在加載

  作者:宋心怡(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法國被認為是芭蕾舞的故鄉之一。今年正值中法兩國建交60週年與“中法旅遊年”,在日前舉行的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動中,波爾多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赴華巡演,為我國觀眾帶來《仙女》《堂·吉訶德》等多場精彩的演出。

  Ⅰ 從“宴會芭蕾”到“宮廷芭蕾”

  提及芭蕾舞,首先映入我們腦海的印象應是由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創作的《天鵝湖》劇目。劇中身著白色短紗裙和尖頭舞鞋的女舞者隨著優美的音樂翩然起舞。作為歐洲古典藝術的代表性表現形式之一,芭蕾舞已成為俄羅斯國家的文化名片,但其實芭蕾舞最早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成型于十七世紀的法國。

  十四、十五世紀之交,隨著生産技術的改善,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納地區的城市發展水平日漸提升。隨之而來的是人們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方面的急劇變革。由於新興市民群體展露出對於精緻趣味的追求,原本盛行于中世紀宮廷的假面舞會開始在民間流傳開來。每逢狂歡節來臨,成群結隊的彩車穿過佛羅倫薩市區,舞蹈演員們身著色彩多樣的古代服飾,頭戴面具,一同上演具有政治寓意的神話和傳説故事。根據當時的社會風俗,舞蹈演出過程中要為賓客獻上豐盛的菜肴,宴會現場籠罩著歡樂的節慶氛圍。這便是芭蕾舞的雛形,後人稱之為“宴會芭蕾”。

  法國印象派畫家德加繪畫作品《芭蕾舞排練》 資料圖片

  芭蕾舞在法國乃至歐洲的正式出現與巴洛克藝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巴洛克是歐洲藝術史上的重要時期,如今我們所熟知的眾多藝術形式,例如歌劇、康塔塔和賦格均誕生於巴洛克時期。它們相互影響,不斷滲透、融合,使歐洲文化在十六世紀下半葉直至十八世紀中葉生發出動人的面貌。

  巴洛克一詞最初是指發源於意大利境內的造型藝術風格,這一風格很快波及整個歐洲大陸和北美大陸,成為十七世紀上半葉風靡西方社會的文藝風格。意大利巴洛克藝術崇尚激情,風格誇張,追求視覺衝擊力,這與古典主義藝術正好相反。前者體現了較為鮮明的自由精神,後者講求嚴謹、規範;一個訴諸感官,另一個崇尚理性。在十七世紀上半葉,法國人文主義者紛紛在思想領域和藝術領域效倣意大利。聚焦以繪畫、雕刻和建築為代表的造型藝術領域,不難發現意大利巴洛克風格對於法國藝術家的影響幾乎佔據支配地位。而意大利式的假面舞會和極具佛羅倫薩風情的“宴會芭蕾”,同樣也成了法國舞蹈表演者模倣的樣板。法國芭蕾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

  自文藝復興以來,由於歐洲的社會氛圍相較于中世紀發生了顯著變化,人們不再滿足於此前那類沉悶、肅穆的宗教氛圍,轉而要求豐富生動又熱烈的世俗化格調。在人文主義觀念影響之下,法國社會自上而下展現出對於優雅生活方式的嚮往。活躍于十六世紀中後期的人文主義思想家米歇爾·德·蒙田指出:“一個明白如何正當享受生存樂趣的人,是絕對而且幾乎是神聖的完善之人。”在十七世紀的法國,宮廷生活講求排場,貴族愛好社交和慶典,這種享樂主義文化深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後便沉澱在了法國人的國民性格當中,當然也為芭蕾舞在法國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令芭蕾舞最終誕生於法國的一位重要人物是凱瑟琳·德·美第奇王后。十六世紀中期,法國王室和意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聯姻,由此凱瑟琳·德·美第奇便將文藝復興時期具有佛羅倫薩風格的假面舞會帶入法國宮廷。得益於她的倡導,每逢重大節慶活動,宮中例行舉行芭蕾舞演出。“宴會芭蕾”這粒來自異國的種子在法國宮廷的土壤裏迅速地成長。

  而這粒種子逐漸擺脫早期意大利風格的影響,最終演變為法國芭蕾舞的根源,則在於一些推崇古希臘文化的法國詩人。以讓·安托瓦納·巴伊夫為代表的多位宮廷詩人按照古代詩歌的韻律來編排舞蹈動作,令長步舞姿、短步舞姿與伴奏樂譜的長度以及詩句重讀音節相配合,形成了富有節拍性的舞蹈。這不僅實現了詩歌和音樂的融合,而且使芭蕾舞的表演技巧得以初步確立。另一方面,宮廷詩人們還尤為注重舞蹈動作的戲劇性。演員們在演出當中時刻要用誇張的舞蹈動作詮釋故事情節,儘管從今日的審美觀念來看這類動作顯得矯揉造作,但在當時卻促使芭蕾舞的表演形式進一步規範化。

  1581年,凱瑟琳下令編排大型芭蕾舞劇《王后的喜劇芭蕾》,表現其子亨利三世平息各宗教集團的紛爭以及統一國家的願望。這部作品是歐洲歷史上首部規模較為宏大的芭蕾舞劇,為芭蕾舞在法國乃至歐洲大陸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到了十七世紀初期,法國王室與美第奇家族再度聯姻,芭蕾舞繼續在法國流傳,爾後經過將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最終成為貴族群體不可或缺的休閒方式和社交方式。

  十七世紀上半葉的法國芭蕾舞具有鮮明的巴洛克風格。無論在內容還是在主題方面,舞蹈表演幾乎沒有禁忌,一切嚴肅、崇高或者滑稽的風格均在演出當中得到呈現。從形式方面看,舞蹈、音樂、美術和詩歌這四種藝術形式紛紛融入芭蕾舞表演,演出過程中既有抽象的、富有寓意的表演形式,也有強調對比的表現手法。從演員的構成方面來看,參與表演的演員不僅有貴族還有平民百姓,甚至包括兒童和雜技演員,有時還出現了動物。總之,巴洛克時期的芭蕾舞無所不有,無所不包。

  Ⅱ 從“喜劇芭蕾”到“情節芭蕾”

  令芭蕾舞最終興盛于十七世紀的關鍵人物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作為一名優秀的芭蕾舞演員,路易十四自青少年時代開始每天堅持接受專業的舞蹈訓練,長達二十年之久。從十三歲首次登臺演出開始算起,他先後在二十六部大型芭蕾舞劇目中擔任男主角。其綽號“太陽王”正是來自他在《夜之芭蕾》劇目中扮演的“古希臘太陽神”阿波羅一角。

  路易十四于1661年在法國創立皇家舞蹈學院,這是世界上第一所芭蕾舞學校。路易十四的舞蹈教師皮埃爾·博尚被任命為學院首席芭蕾教師。皮埃爾·博尚創立了完備的芭蕾舞動作體系,確立了五個腳位、十二個手位的“芭蕾學派”概念。自那以後,芭蕾舞成為一項更加正規、更加系統化的表演藝術,而法國芭蕾的訓練方法則構成所有芭蕾舞訓練的基礎。時至今日,國際通用的芭蕾術語均使用法語。路易十四還創立了法國第一所歌劇院——皇家音樂學院。1672年,皇家舞蹈學院併入皇家音樂學院,成為國家歌劇院的一部分。二者合併後誕生了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

  《仙女》舞臺照 資料圖片

  與芭蕾舞幾乎同步發展的藝術形式還有民族歌劇。作為宮廷芭蕾舞劇的主要作曲家,讓·巴蒂斯特·呂利集音樂家和指揮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他將音樂融入古典芭蕾舞表演,促成了法國歌劇——抒情悲劇——的産生。這是一種將舞蹈表演穿插于音樂表演和戲劇衝突中的歌劇形式,當主角演唱一段哀婉的曲調時,其他人物便在表演當中穿插對白,使情節變得連貫。這種歌劇樣式在其後的幾個世紀裏被法國歌劇作曲家所沿用。此外呂利還將芭蕾舞演出常見的仙境、魔窟等場景引入歌劇表演中。時至今日,許多歌劇作曲家仍使用這一手法進行創作。

  與呂利一道參與芭蕾創作的藝術家還有戲劇大師莫裏哀。1665年到1670年間,二人採取芭蕾舞的形式編排即興喜劇作品,一共創作了七部“喜劇芭蕾”,以《德·浦爾叟雅克先生》最為成功。與古典芭蕾較為嚴肅、高雅的風格不同,“喜劇芭蕾”具有幽默的風格,舞蹈演員們往往利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和誇張的表情引起觀眾的笑聲。這些喜劇的故事情節通常十分簡明,即以愛情、友情或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為背景,通過展示普通人的故事來打動觀眾。

  《德·浦爾叟雅克先生》講述了一段未果的愛情故事。單純又善良的青年浦爾叟雅克專程從利莫日來到巴黎市與未婚妻朱莉小姐結婚,卻不料被後者的情人干擾,最終失去了未婚妻的青睞。除這部作品外,莫裏哀還創作有《唐璜》《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學堂》等“喜劇芭蕾”作品,為十七世紀下半葉的芭蕾舞臺增添了光彩。

  到了十八世紀,由於受到啟蒙主義思潮的影響,法國芭蕾舞藝術發生顯著的變化。以伏爾泰、盧梭和狄德羅為代表的啟蒙哲學家提出一種不同於古典主義文藝觀的大眾文藝觀。根據這一主張,芭蕾舞不再是僅供貴族消遣的娛樂形式,而是屬於廣大民眾的藝術形式;此外,芭蕾舞也不再是內容空洞的裝飾性藝術,而應當像市民戲劇一樣再現現實生活、模倣事物最自然最真實的狀態,並且承擔起宣傳教化的功能。例如狄德羅在所編《百科全書》中指出,芭蕾舞表演有必要和劇情産生密切的聯絡。劇作家既要重視作品的教育意義,又要給觀賞者帶來歡愉。與此同時,劇作家還要擺脫古代傳説題材的束縛,結合現實題材進行創作。為此出現了一批芭蕾舞藝術的革新者,他們尤為重視舞蹈演出的情節與戲劇效果,所以後人稱之為“情節芭蕾”。

  時至十八世紀中期,隨著專業技巧發展得越來越成熟,芭蕾舞亟須一種更真實並且富於表現力的形式,一類專門從事舞蹈動作設計的行業——舞蹈編導——在法國産生了。他們將芭蕾舞蹈動作與歌唱、道白分開,在強調舞劇戲劇效果的同時賦予舞蹈動作一定的含義。這就是“情節芭蕾”一詞的由來。

  在十八世紀的眾多舞蹈編導當中,法國舞蹈理論家和編導諾維爾的貢獻最為突出。他深受狄德羅文藝觀的影響,在吸收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新主張。《舞蹈與舞劇書信集》(1760)正是以狄德羅關於舞蹈的論述——“舞臺應是人生的真實圖畫”——作為全書結尾。書中反對華麗卻空洞的巴洛克風格,建議舞蹈編導真實地表達感情,捨棄冗余的舞步,進而打動觀眾的心靈。此外書中還指出,“舞蹈是一種無言的交談”,演員不應求助於言詞和對白,而是應當在啞劇、面部表情和手勢上多下功夫,正所謂“舉手投足皆可成文章”。上述見解為現實主義舞劇理論奠定了基礎,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創作于1758年的舞劇《任性的加拉特亞》中,諾維爾大膽地採用“啞劇”手法,去掉了舞蹈演員的真實聲音,以至於出現“舞者不歌”“歌者不舞”的場景。

  無論是諾維爾還是狄德羅,都代表著市民群體的審美趣味,而最能體現這一審美趣味的“情節芭蕾”作品當屬由諾維爾弟子多貝瓦爾創作的舞劇《關不住的女兒》。這部作品首演于1789年巴黎市民攻佔巴士底獄之前的兩周。該劇將市民的日常生活作為素材搬上了舞臺,多個場景用於諷刺封建貴族的價值觀,歌頌大眾爭取自由和獨立的意志。

  法國大革命之後,昔日那個壁壘森嚴的等級制社會趨於解體。經過大革命的洗禮,十九世紀的法國社會實現了深刻的轉型,貴族與教會失去影響力,廣大民眾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這樣的巨變自然也波及舞蹈藝術和服飾文化領域。芭蕾舞一方面逐漸脫離貴族群體,成為廣大民眾所普遍接受的藝術形式。另一方面,芭蕾舞演員的服裝進一步簡化,早年間十分流行的長舞裙、假發和羅馬式的傳統服裝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短舞裙和簡單的粧容。服飾的精簡令演員在表演過程中更加自由地發揮技藝,同時也標誌著芭蕾舞這門藝術不斷走向平民化和世俗化。可以説,“情節芭蕾”是法國芭蕾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Ⅲ “浪漫主義芭蕾”

  隨後出現的“浪漫主義芭蕾”是法國芭蕾舞發展歷程的另一個重要階段。它起源於十八世紀末期至十九世紀初期,直接受到浪漫主義思潮的影響。在兩個世紀之交的巴黎,苦難和戰亂不但沒有泯滅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反而促使文學家和藝術家創作出大量優秀的作品。這些作品的主要特徵是表現神秘的自然環境,表達人們在世俗生活中難以實現的理想,帶有濃重的抒情色彩和虛構性。相較于十八世紀文藝家對於個體道德生活的重視,人性的衝突在這一時期的藝術作品中顯得更加強烈。此外,對於超自然力量的嚮往也構成浪漫主義藝術作品的顯著特點。芭蕾舞則汲取了這一時期法國文化的豐富養分,將浪漫主義文學、音樂、美術和戲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風格獨特的藝術特徵。

  《吉賽爾》的第一位主演——卡洛塔·格裏希 資料圖片

  《仙女》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産生的。1832年,這部舞劇在巴黎歌劇院首演。舞劇腳本以小説《阿蓋爾的精靈》為靈感,講述了一段荒誕的愛情故事。新婚前夕,花心的男主人公執意追尋夢中出現的仙女,於是拋棄未婚妻,而邪惡的魔法師則趁機令男主人公失去生命。該劇以憂鬱的感情基調,表現了一些中産階級人士對於安逸生活的抗拒以及對於未知事物的嚮往。作為浪漫主義芭蕾舞劇的早期代表作,《仙女》首開足尖舞技術之先河。劇中頻頻出現的過膝白紗裙也為浪漫主義芭蕾開創了輕盈的服飾風格並一直延續至今。

  “浪漫主義芭蕾舞”的代表作還有《吉賽爾》和《葛蓓莉亞》。1841年在法國巴黎首演的《吉賽爾》取材于德國詩人海涅的詩篇《自然界的精靈》與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東方集》中的詩篇《幽靈》,劇本由泰奧菲勒·戈蒂埃寫成。該劇講述了農家少女吉賽爾和貴族青年阿爾伯特的情感糾葛。女主角吉賽爾因痛苦的愛情體驗而死去,只好作為幽靈游離于現實和超自然的空間之間。全劇在愛與痛、背叛與寬恕的強烈反差中營造出唯美的氛圍,素有“芭蕾之冠”的美譽。稍晚一些問世的《葛蓓莉亞》又稱《琺瑯眼睛的姑娘》。劇中主人公葛蓓莉亞是葛蓓留斯精心製作的一具木偶,她常常坐在窗邊,青年弗朗茲對她一見鍾情。弗朗茲的未婚妻斯瓦尼爾達為此感到十分憤怒。後來二人終於發現葛蓓莉婭的真實身份,於是消除了誤會,重歸於好。

  仙女的飄逸、吉賽爾的淚花和葛蓓莉亞的歡跳,幾乎主宰了十九世紀法國各大歌劇院的舞臺。當然,也為芭蕾舞藝術的成熟奠定了基礎。其實早在十八世紀伊始,法國舞蹈演員和編導就應歐洲各國的邀請傳播著芭蕾舞藝術。在德國、奧地利、丹麥、意大利等國,法國芭蕾舞一度佔據主流。自十九世紀下半葉開始,俄羅斯悄然取代法國成為歐洲芭蕾舞藝術的中心。儘管如此,以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為代表的法國舞者們仍致力於重塑法國芭蕾的形象。進入二十世紀,羅蘭·佩蒂等編導將敘事性色彩融入音樂伴奏,陸續創作出《卡門》《阿萊城的姑娘》《巴黎聖母院》等多部優秀的現代芭蕾作品。

  自1581年《王后的喜劇芭蕾》在巴黎首次上演,已經過去了四百餘年時間。芭蕾舞業已成為人類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各民族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芭蕾舞團為舞蹈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而法國芭蕾舞始終在世界芭蕾舞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

  《光明日報》(2024年11月28日 13版)

編輯:肖瀟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法國芭蕾:讓舞蹈成為足尖上的藝術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