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杜安琪 編輯/闞純裕):將麵粉、松香粉等粉末撒向燃燒的紙張,瞬間製造出火焰“爆燃”的炫酷效果,此類內容被一些博主拍攝成視頻吸引關注。因“控火術”道具容易購買,有網友嘗試跟風模倣。然而,有網友在小區居民樓頂甚至公園等地拍攝“控火術”視頻,存在較大安全風險。還有網友因經驗不足在拍攝中出現意外,被火焰燒壞衣服、假發,甚至燒傷手臂。
在網絡上刷到“控火術”相關視頻後,海南網友楊陽也嘗試進行了拍攝。“用打火機點燃紙後丟到空中,再把松香粉撒出去。”楊陽告訴央視網《新聞+》記者,最開始他使用的是麵粉,嘗試了4次全都燒到了手,“因為用麵粉點燃會爆炸,無論有沒有風都會燒到手”。後來,他改用松香粉撒向火焰,才成功拍出“爆燃”效果。考慮到該行為存在風險,事後楊陽已經將發佈的視頻刪掉了。
廣東網友李桐也在小區附近的廣場上嘗試拍攝“控火術”。她向央視網《新聞+》記者表示,松香粉結塊、用量太少或者沒扔準,都可能導致“控火”失敗。“有一次為了耍帥,松香粉扔慢了”,瞬間燃起的火焰把李桐和視頻拍攝者都嚇到了,李桐的手也被燒了一下。湖北網友陸航也表示,拍攝“控火術”視頻時是有些擔心的。“火遇到麵粉會突然擴散,怕燒到臉或者火落到衣服上。”
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消防工程系主任范傳剛教授告訴央視網《新聞+》記者,“控火術”視頻中瞬間産生的火球其實是粉塵爆燃現象,是可燃粉塵在空氣中達到一定濃度,遇火後快速燃燒的過程。“當麵粉被撒向空中形成粉塵雲,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大大增加,遇火後就會迅速燃燒釋放大量熱量,同時體積急劇膨脹,形成爆燃。如果操作不當,容易引起呼吸道和表皮灼傷。”生活中很多常見的粉末,比如塑料粉、木屑,甚至是咖啡粉和奶粉都可能引起燃燒或爆炸。
范傳剛教授表示,粉塵爆燃可能導致多種直接危險。“首先是釋放大量熱量。較高的溫度會引燃附近可燃物,一旦火勢失控就可能引發火災。其次是産生衝擊波。當人員距離起火點較近時,衝擊波會對其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容易使密閉空間內沉積的粉塵揚起,引發更為嚴重的二次爆炸。最後,粉塵爆燃還容易引起不完全燃燒,産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造成人員中毒。”如果室外有風,未燃盡的紙屑等還可能形成飛火,引燃周圍的可燃物,導致火勢蔓延。
全國商業消防與安全協會副秘書長王志強也認為,“控火術”的背後藏著較大的安全隱患。“‘控火術’的火焰難以控制,風向、風速等因素都可能導致火焰的方向和大小發生變化。拍攝過程中如果拍攝者操作不當,或者周圍環境存在易燃物,很可能會引發火災事故,尤其是在室內、商場、居民樓、公園等人員密集或存放易燃物的場所,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
“據國家消防救援局9月25日公佈的統計數據,今年前8個月,我國共發生66萬起火災事故,造成1324人死亡、1760人受傷,直接財産損失49.2億元。其中因用火不慎引發的火災佔總數的21.5%。”王志強副秘書長介紹。
王志強副秘書長建議廣大網友,不要盲目跟風模倣拍攝“控火術”視頻,應該保持理性和謹慎,充分認識到其中的安全風險,不要為追求新奇和刺激而忽視了安全和責任。即便是專業的表演人員,在一些特定場所進行特殊類型的“控火術”拍攝時,也需要事先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獲得許可。“在公共場所、歷史文化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等進行拍攝,需要向當地的管理部門申請許可;涉及使用危險化學品和爆破等特殊手段的‘控火術’視頻的拍攝,還需要經過公安等部門的嚴格審批。否則,拍攝者和表演者可能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肖瑤表示,法律明確禁止在一些場所使用明火。“《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禁止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這類場所包括:生産、加工或使用可燃物質的場所,如木材加工、紡織、造紙等行業的生産車間;儲存可燃物質的庫房、堆場,如柴油庫、食用油庫、棉花庫、麻製品庫等;存放大量易燃商品的公共建築,包括商場、超市、大賣場、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書店等。這些場所一旦發生火災,往往會造成嚴重後果。”
肖瑤律師提示,如果在拍攝視頻的過程中導致其他人被燒傷,或者造成其他人衣物被燒壞等財産損失,點火者需要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如果在視頻的拍攝過程中火勢蔓延造成火災,對社會安全造成了一定影響,點火者很可能要面臨行政處罰,例如1到20天不等的行政拘留。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的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失火罪等,根據量刑標準,可能面臨不同的刑事責任。若拍攝者構成上述犯罪,發佈視頻鼓動他人放火的博主可能被認定為教唆犯,被按照共同犯罪處理。
范傳剛教授認為,內容創作者在拍攝視頻時,應明確標注必要的安全提示,幫助觀眾增強安全意識。“視頻拍攝者通常是非專業人員,缺乏專業的防火、滅火的知識與技能,難以有效應對突發狀況。若為了追求點擊率而忽視安全底線,最終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同時,范傳剛教授建議平臺方加強對這類內容的監管,對具有潛在危險的行為進行有效警示,共同營造更好的網絡環境。王志強副秘書長也建議,視頻應準確無誤地傳達關於“控火術”的科學知識和正確操作方法,避免傳播錯誤或誤導性的信息。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楊陽、李桐、陸航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