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嗅覺靈敏的外資一向被稱為“聰明錢”,他們的動嚮往往受到市場的關注。近期,伴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擴內需的財政貨幣金融政策密集推出,眾多外資機構紛紛看好中國資産,並通過各種方式加大了對中國資産的配置。廣闊的市場、巨大的需求、創新的力量、全球産業鏈中的重要價值,不僅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所在,也是全球資本“加倉中國”的信心所在。
常駐香港工作的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近期頻頻出差內地,參與各種類型金融會議及座談會,與來自全球的金融從業者共同探討金融熱點議題。
2024年9月24日,央行和證監會一系列重磅政策的發佈,拉開了本輪經濟刺激政策的序幕。截至11月11日收盤,A股已經連續29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元,創2015年7月以來最長連續萬億成交額紀錄。眾多外資機構也紛紛發表研報,表示看好中國。
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表示,一個是增長潛力,第二是估值和相對全球分散的投資需求,海外投資者需要投資中國股市。
與房東明一樣看好中國的還有匯豐前海證券的孫瑜。近期,他收到了更多來自海外投資者的需求。他和團隊頻繁調研與新質生産力相關的細分子行業,為他們提供專業的投資建議和市場分析。
匯豐前海證券研究部總經理孫瑜介紹,一週20到30家的公司調研頻率,環比9月份對比,他們調研頻率有比較顯著的上升。反映現在投資者情緒,尤其全球投資者情緒比較明顯改善這樣的現象。
海外投資者們,正在用“真金白銀”為市場投下信任票。數據顯示,2024年9月24日到11月8日,他們跟蹤的外資樣本基金,凈流入到中國股市超過100億美元。
孫瑜表示,從亞洲基金來講,他們投資中國市場的權重基本上又回到了過去5年的高位。
在多位外資人士看來,未來,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的不斷改善,在場外等候的海外長線資金將加速流入中國市場。
房東明表示,從行業的角度來講,包括互聯網、科技、轉型新能源,各類産業鏈的龍頭企業,其他在地産、銀行這些相對來講,受市場低估低配的一些板塊,在政策的變化下都會有比較大的翻轉和機遇。
孫瑜表示,對於被動型的共同基金來説,隨著中國市場表現的改善,他們的加倉是可以持續預期的。對於比較大規模的這種全球的投資基金而言,他們希望能夠看到更進一步的中國基本面的改善,所以這一部分資金會是下一輪行情的一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