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沙海|養螃蟹、種桑繅絲……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充滿中國智慧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11月11日 00:30:04
央視網 | 2024年11月11日 00:30:04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裏木盆地中央,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在這片大漠之邊,人與沙的征戰從未停歇。截至目前,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285公里鎖邊任務已完成八成,有望在今年底實現“合龍”。一場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正努力創造著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

  “鎖邊可以理解為在沙漠邊緣建起一道綠色屏障

  塔克拉瑪幹沙漠“鎖邊”可以理解為在沙漠邊緣建起一道綠色屏障,塔克拉瑪幹沙漠總面積約為33.76萬平方公里,環沙漠一圈的長度是3046公里。

  “鎖邊”任務已完成82.5%

  在它的南緣人口和城鎮都集中在有限的綠洲上,阻擋沙漠南侵成為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的重點攻堅區,最後需要補齊的“缺口”在2023年底是285公里,主要分佈在沙漠南緣沿線的葉城、皮山、策勒、于田、民豐、且末等縣域。目前,這285公里已經完成了82.5%,正在補齊最後的50公里,年底有望實現塔克拉瑪幹沙漠鎖邊固沙任務。 

  今夕對比圖看當地防沙治沙成果

  這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柯柯牙、且末縣等地的今夕對比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直觀感受到當地防沙治沙的最新成果,在這裡,每種一棵樹,每治一片沙,都意味著不畏艱辛、鍥而不捨的奮鬥。

  推沙丘戰沙海 數十台機械集中作業

  目前,這場沙漠邊緣阻擊戰“鎖邊”工程已經進入最後的決戰階段。如何打好這場沙漠邊緣阻擊戰?“鎖邊”工程目前進展如何?我們跟隨總臺記者一起挺進塔克拉瑪幹沙漠,直擊防風治沙現場,共同見證人進沙退中的中國努力與智慧。

  草方格固沙丘 雙重效益更利民

  新疆和田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南緣,三面環沙,年浮塵天氣260多天。和田地區的民豐縣常住人口只有4.2萬左右,但人均治沙面積卻有71畝。目前全縣46公里的鎖邊任務只剩最後2公里,預計11月底之前就可以全部完成。

  總臺記者 劉飛飛: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正在進行鎖邊工程的現場。就在我的正前方,幾十台推土機、拖拉機正在集中作業,預計半個月能推平500畝沙地。

  在這些將要被推平的沙丘的外圍,草方格發揮著重要作用,用草方格將沙丘固定,以此擋住從沙漠深處吹來的風沙。當地在草方格的鋪設上就試驗了9種方式,最後找到了最適合民豐縣的腳踩蘆葦的方式,成本低,固沙效果好。明年春天,在搭建好的草方格裏會種上西梅、紅棗等經濟作物,通過治沙給農戶帶來收益。 

  “光伏+治沙” 揭秘治沙新模式

  從防沙固沙,到治沙用沙,過去的被動防治正逐步走向主動開發利用沙地資源。當沙漠遇到了新能源,兩者會擦出怎樣的火花?眼下,和田地區洛浦縣還在進一步探索把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和沙漠阻擊戰結合。

  總臺記者 蘇蒙:有了高大的太陽能光伏板以後,就能阻擋一部分從沙漠吹向村莊和城市的沙塵、減小風速。還需要將沙土固定在地表。所以這個“光伏+農業”綜合治沙項目就採用了種植農作物,利用農作物的根係來固沙。

  明年開春,大量苜蓿就會被種植在這片光伏電站下方土地上,沙土也被穩固在地面。而光伏板下方的土地因為有了遮蔽,也可以減少水分蒸發,為植物生長提供了必要的環境,真正做到了發電、治沙、農業三合一。 

  水庫綜合利用 沙漠也能養螃蟹

  沙區的變化和發展,居住在沙地的人最有發言權。這是和田地區策勒縣的一個平原水庫,它的水主要來自於雪山融水,可以用於當地農業補充灌溉,今年,水庫裏面還多了一樣寶貝——螃蟹。荒蕪的沙漠也蘊藏著無限生機。

  螃蟹養殖戶 陳準:因為沙漠裏的很多水庫除了這個灌溉任務以外,沒有發揮其他的作用。沙漠裏的水礦物質元素也比較豐富,所以説我們想的就是綜合利用。

  種桑養蠶 繅絲紡織 治沙又致富

  不僅是養蟹,當地居民還嘗試在沙漠上種起了桑樹,長在沙漠邊的桑樹看似脆弱,實則堅韌,以強大的根係深深紮根在這片土地裏,起到改良土壤的效果。與沙共生的人們種桑養蠶、繅絲紡織,以此製作而成的艾德萊斯綢服飾大多顏色艷麗,穿上這樣的衣服,生活自然不會黯淡。

  桑樹種植戶 賈亞磊:這個品種統稱為蛋白桑。它耐旱、耐寒、耐鹽鹼。它利用它發達的根係去吸收地下水,就極大地增加了它在沙漠裏存活的可能性。

編輯:陳詩文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決戰沙海|養螃蟹、種桑繅絲……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充滿中國智慧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