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積澱了燦爛的中華文明,涵養著一方中華兒女。
天山南北,新疆各族人民親如一家,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進,唱響時代新歌。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由中央網信辦、國家文物局、人民日報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網信委、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黨委網信委聯合指導的“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近日在新疆吐魯番啟動。
“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人民視頻供圖
主題活動圍繞“千年迴響”“共同家園”“天山有約”三個篇章開展主題講述。活動現場,考古、文博領域專家和非遺傳承人,通過新疆考古實物、文化遺存,講述文物保護、文化傳承的故事,闡釋中華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脈所在;多位民族團結進步模範代表,以自己親身經歷、所感所受,生動展現新疆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在新疆工作生活的中外人士,通過其在新疆安居樂業、奮鬥圓夢的精彩故事,展現新時代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于志勇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中國人一生都有一個回家的執念,尤其是在外的遊子。“1771年,蒙古族土爾扈特部等從伏爾加河東歸祖國,途中付出了巨大犧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博院副院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館長于志勇向觀眾展示一枚印章時飽含激情地説,巴音布魯克草原和北疆美麗的牧場,最終擁抱了這些東歸的遊子。
一枚小小的印章,背後是萬里歸途的歷史故事。在新疆,從千百件文物珍品中,可一眼千年……
陳淩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國家一級文物“漢歸義羌長”印,是漢中央政府頒發給龜茲地區羌人首領的印信。“印章在阿克蘇地區新和縣烏什喀特古城被發現,這裡是西漢晚期至東漢時期,治理西域地區的最高軍政機構——西域都護府的第二個治所它乾城。”20多年來,一直從事絲綢之路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陳淩講述説。
“交河都護鎮高昌,一直殘存溯漢唐。佛闕依稀余斷壁,黃沙千載對驕陽。”吐魯番交河故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土建築,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見證。
穿行於此,歷經數千年風雨的滄桑感撲面而來。
徐東良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當年,這裡是絲綢之路重鎮,往來貿易路經此地必須持有通行證件。吐魯番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徐東良現場拿出一份唐代商人石染典使用的證件——過所,“各地‘守捉’,需要對過所上的‘驢十頭’等數量進行嚴格核對,制度相當完善。”徐東良介紹説,如今大家旅行都愛“蓋章集戳”留念,其實早在唐朝就出現了。
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多年,也積澱了豐富的生態智慧。
李剛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我手中這瓶雪山水,它不是從山上採集,而是取自我們吐魯番的坎兒井,它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研究館員李剛講到,當年,先輩們想開鑿坎兒井從地下引水灌溉農田,但因沒有先進的測量工具且挖掘需保持直線,他們就把油燈放在身後,照著自己的影子挖,最終使“沙漠變綠洲”。
目前,新疆吐魯番1200多條坎兒井中仍有近190條保持水流,灌溉著約10萬畝農田。在家家通自來水的今天,當地許多人仍習慣用坎兒井的水泡茶、做馕、灌溉葡萄園。李剛表示,要保護好利用好坎兒井這一“活態”的文物和普遍使用的水利設施,讓吐魯番長長久久在坎兒井的澆灌下“瓜果飄香”。
如克亞木·麥提賽地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出生在貧苦農民家裏的庫爾班·吐魯木,在新疆和平解放後才翻身過上了好日子。“杏子熟了,他就晾杏幹;玉米熟了,他就挑最大的留下,隨時準備騎著毛驢上北京。”庫爾班·吐魯木的後人如克亞木·麥提賽地説,曾外祖父説過多虧了毛主席,他才有了土地和房子。所以一定要去北京,讓毛主席嘗嘗家鄉豐收的果實。
從和田到北京,路途遙遠。庫爾班·吐魯木卻帶著堅定的信念,騎著毛驢在大家的勸回聲中一次次地出發。1958年6月28日,他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1959年,76歲的庫爾班·吐魯木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是當時新疆入黨年齡最大的黨員。一直以來,他有一個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子孫從軍報國。
2012年底,如克亞木·麥提賽地成為一名海軍戰士,登上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圓了家族的軍人夢。“庫爾班大叔騎著毛驢上北京,庫爾班後人乘著航母守海防!”如克亞木·麥提賽地驕傲地説。如今,她已退伍回到家鄉,成為庫爾班·吐魯木紀念館的一名講解員,“作為庫爾班後人,我有義務把‘騎著毛驢上北京’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都爾汗·拉齊尼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一家三代接力戍邊,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只為一個諾言——不能讓界碑移動哪怕一毫米。
“我們民族,種地就是站崗,放牧就是巡邏,歷來就有愛國戍邊的傳統。”“人民衛士”勳章獲得者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的孫女都爾汗·拉齊尼説,2004年,她的爸爸從爺爺手中接過巡邊的鞭子,卻在3年前為救落入冰窟的兒童不幸犧牲。
“當人們從冰窟裏把爸爸打撈出來時,他依然保持著托舉孩子的姿勢。”都爾汗·拉齊尼講到此處潸然淚下,“爸爸,你是塔吉克族的驕傲,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不能讓界碑移動哪怕一毫米’這十二字家訓,我們記住了。我和弟弟拉迪爾會像您一樣,接過祖國的五星紅旗,站在帕米爾高原,守住祖國的國門,守住塔吉克族的榮耀。”
馬軍武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一座瞭望塔、一個哨所、一面國旗,馬軍武一生只做一件事——為祖國當衛士。
1988年,年僅19歲的馬軍武自願選擇留在當地,成為軍武哨所一名光榮的護邊員。1992年,他與妻子張正美結婚後,一個人的哨所便由兩個人來“守護”。常人都説這裡巡邊放哨有“四苦”:春天洪水、夏天蚊蟲、秋天風沙、冬天冰雪。即便在這樣的環境下,夫妻二人也沒有離開。
30多年後,往日的哨所告別了土坯房,搬進了新哨所。不僅建了瞭望塔,通了電,還增加了執勤點和巡邊人。如今,兩個人的堅守,迎來了一群人的堅守。馬軍武堅定地説:“我們就是邊境線上的活界碑,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當衛士!”
顧晨葉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在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裏,有一件補丁摞補丁的軍大衣,是軍墾老戰士王德明穿過的,共有296塊大大小小的補丁,已經看不出來它原來的樣子了。這件軍大衣不僅承載了那段篳路藍縷的歷史,也是兵團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生動寫照。“我是在石河子生長的‘兵團三代’。兵團精神在一代代兵團人的血液中流淌,它永不過時。”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金牌講解員顧晨葉説。
守邊固邊,更要富邊興邊。
作為支邊一代的後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塔裏木大學園藝與林學學院院長吳翠雲將甜蜜種子播撒在南疆大地,“工作三十餘年,我琢磨的也只有一件事:怎麼讓新疆的水果更好吃、更好種、更好賣?”
吳翠雲(右一)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多年來,她紮根南疆開展科技幫扶,示範新技術新成果10余項,帶領團隊培訓基層技術骨幹和職工群眾1.6萬餘人次,為500余萬畝林果提供技術指導。“新疆的紅棗越結越多,品質越來越優,走紅全國,走出國門,我們別提有多自豪了。”吳翠雲説,要像胡楊一樣,深深地、牢牢地紮下根,繼續為甜蜜事業而奮鬥。
建設美麗新疆的“接力棒”,青年一代奮勇當先。
“90後”電焊特級技師邵旭鵬從一名技校生到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在火花中綻放別樣青春。
邵旭鵬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進入新疆天業集團後,邵旭鵬抓住一切機會鑽研電焊,車間裏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練成了“全國技術能手”。自己紮下了根、長成了胡楊樹,他還想帶出一片胡楊林。在公司支持下,邵旭鵬成立了工作室,培養技術骨幹,帶出了1800多名焊工,十多年下來為企業省下1000多萬元費用。
“兵團一代開拓進取,二代承前啟後,三代繼往開來。接力棒已經交在我們的手裏。作為兵團90後,我們青春正當燃。”邵旭鵬説。
隨著我國擴大對外開放、西部大開發、共建“一帶一路”等深入推進,新疆從相對封閉的內陸變成對外開放的前沿。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擁有中歐班列西通道出境前的最後一個編組站,也是西通道中距離中西亞、歐洲最近的物流樞紐。今年上半年,新疆自有品牌班列“天山號”多式聯運品牌班列發運250列,貨量約20.8萬噸,貨值約60.4億元。
早吾扎·哈力賽(左二)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現在‘天山號’和烏魯木齊國際陸港越來越火了,很多中外企業都慕名而來。我們以中歐班列為紐帶,建成了一條與世界雙向奔赴的黃金通道。”作為一名和陸港區一起成長起來的90後,新疆國際陸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班列事業部主管早吾扎·哈力賽深有體會。
陳鑫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不僅是貨物的流通,“坐著火車遊新疆”逐漸成為潮流。陳鑫的爺爺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代蒸汽機車司機,陳鑫的爸爸是新疆第一代內燃機車司機,而陳鑫是新疆第一代動車組司機,他們一家三代人、一條路的故事,見證了新疆的發展和變遷。“未來,我希望能駕駛更快的列車,用更好的服務去連接每一個城市,讓天南海北不再遙遠,讓祖國各地的朋友來新疆體驗我們的熱情和魅力!”陳鑫説。
黃金通道釋放黃金價值,新疆堅定不移打造向西開放橋頭堡。
在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有世界海拔最高的紅其拉甫海關,這裡是我國通往巴基斯坦的唯一陸路通道。“今年9月20日,紅其拉甫口岸實現了常年開放,出入境的人數和貨運量同比增長近5成,‘開放的新疆’越來越火熱。”紅其拉甫海關關長張曉波説。
張曉波(右一)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作為我國連接中亞、西亞和歐洲最便捷的通道,新疆18個經國務院批准並對外開放口岸星羅棋佈、連點成線,匯聚發展動能。前三季度,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322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累計增速位列全國首位,向西開放的“黃金通道”作用日漸顯現,不斷釋放“黃金價值”。
丹尼(左一)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從“牛生意”到“牛日子”,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比利時藍牛養殖場場長丹尼的“致富經”,帶領越來越多職工群眾鼓起腰包。今年是丹尼在中國創業的第36年,也是他在新疆工作生活的第19年。
2017年,丹尼把家鄉的藍牛引進了兵團第一師八團塔門鎮,建立了養殖繁育基地,“這片本來一根野草都不長的沙丘,現在通過改良變成一片豐沃綠洲。”現在內蒙古、甘肅、山東、寧夏等地,都引進比利時藍牛凍精,丹尼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牛日子”還長著呢!
海迪雅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從相識到相知,從相戀到相伴,“新疆媳婦”——喀什古城咖啡館老闆海迪雅跨越亞非大陸的愛情故事,在喀什口口相傳。“咖啡館的名字,迪力和迪雅,就是我們夫妻倆的名字。這不僅是我們愛情的結晶,也是我們夢想的起點。店裏的咖啡豆來自我的故鄉坦桑尼亞,經水路從非洲抵達歐洲,由中歐班列運到烏魯木齊,再通過快遞送達喀什,全程只需要兩周左右,而且運費也很便宜,新鮮牛奶則來自喀什當地。我們的愛情故事是跨國的,我們的咖啡也是兩個國家的融合。”
安鐘旭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
因為一次善舉,來自韓國的“五星卡”持有者、美發師安鐘旭將愛心傳遞了17年。目前,安鐘旭已經拿到了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現在想來,來新疆是一個正確的決定,當地人對我這樣的外國人非常包容,我已經擁有了我想要的一切。”安鐘旭説。
……
向“新”而行,未來可期!開放、自信的新疆,正以全新姿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