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第十二次學術年會側記

來源:光明日報 | 2024年10月21日 08:43:36
光明日報 | 2024年10月21日 08:43:36
原標題:科技助力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第十二次學術年會側記
正在加載

  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那些不可再生、無可替代的文化遺産開展系統性保護,讓它們永久保存、永續利用?10月16日至19日,來自全國各地科研機構、高校和文博單位的近500名專家學者齊聚甘肅敦煌,在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第十二次學術年會上,探討文化遺産保護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

  “從本體保護到綜合保護,從環境監測到災害預警,從數字化技術到新材料應用,科技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融入文化遺産保護各個環節,為系統性、科學性、可持續性保護提供強大支撐。”甘肅省文物局二級巡視員白堅説。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近年來,文物保護工作正逐漸實現從搶險加固向預防性保護、從本體保護向本體和環境風貌共同保護、從“探索性修繕”到依託現場試驗數據和實驗室分析結果開展“精準化修繕”、從被動“治病”到主動“預防”的穩步轉變。這一過程更加需要科技的助力。

  本次年會上,與會專家圍繞“可移動文物分析檢測與研究”“石窟與土遺址保護新材料與新技術”“建築遺産保護理論與技術創新”“不可移動文物勘察與評估”以及“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與文物保護技術裝備”等核心議題,展開交流與討論。

  我國是世界上墓葬壁畫遺存最多的國家。敦煌研究院在針對墓葬壁畫酥鹼、起甲、脫落和微生物等病害的原位治理技術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我們以不同類型墓葬壁畫為對象開展研究,揭示了以微生物病害為代表的各類典型病害劣化作用機理,研發出智慧化墓葬壁畫輻照滅菌成套技術裝備,以及潮濕環境下墓葬壁畫保護新型加固材料。”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介紹了河南打虎亭漢墓以及江蘇南唐二陵項目的研究情況,“研究中形成的關鍵技術、裝備和材料等,可推廣至國內其他墓葬壁畫的保護中,為我國墓葬壁畫保護整體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鑒。”

  針對表層高度風化的石刻文物,浙江大學張秉堅教授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滲透性鎂基無機黏結材料,並成功應用於杭州西泠印社“印泉”摩崖題刻的搶救性修繕中,對瀕危石刻進行穩固處理。“我們還在杭州湖心亭牌坊、臨安婆留井等石質文物上進行了應用,結果都表明用無機材料修復無機質文物具有獨特的兼容優勢。”張秉堅表示,新型保護材料的研發應用,為解決南方潮濕環境中的石質文物修復保護提供了有效的示範。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李麗則將電子束輻照引入紡織品文物的保護。電子束輻照作為一種非侵入性保護技術,可以殺滅紡織品文物的黴菌。“紡織品文物具有低密度、材料薄等特性,我們在實驗中選擇與紡織品文物相近的棉、麻、絲等模擬樣品,採用掃描電鏡、傅裏葉紅外光譜、機械性能測試和色度測試等,綜合分析輻照前後紡織品中蛋白質或纖維素的結構變化,探究紡織品輻照的損傷機理。”李麗説。

  木骨泥塑文物主要分佈于石窟寺和殿堂中,其內部骨架支撐體的穩定性決定著彩塑整體保存狀況。“便攜式X射線可以直接在文物現場使用,我們將X射線探傷技術應用於四川新津觀音寺彩塑內部結構的穩定性評估中,在實踐中形成了適用於不同尺寸彩塑的X射線成像工作流程和最優實驗參數閾值,也建立了彩塑歷史干預過程中內部修復工藝和材料重新認知的新方法。”敦煌研究院研究館員于宗仁介紹。

  “標準化工作有助於打破行業壁壘,促進跨行業合作,推動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與産業升級趨勢深度融合,為文物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基礎。”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理事長王旭東強調,在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的過程中,要制定和實施相關標準,來提升行業的專業化、規範化水平。

  據了解,本次大會共收到230篇論文投稿,86位學者在會上作了口頭報告,還設置了25位學者的海報展示環節,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多方位展現文化遺産保護相關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行業動態。

  (光明日報記者 王冰雅 尚傑)

編輯:林濤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科技助力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第十二次學術年會側記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