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數據看“大國糧倉”的底氣 科技裝備助力秋糧豐收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10月17日 10:03:14
央視網 | 2024年10月17日 10:03:14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10月16日是第44個世界糧食日。目前,我國的秋糧收穫已經超過六成,有望再獲豐收。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産連年豐收。下面通過一組數據,來看看大國糧倉的底氣。

今年秋糧預計旺季收購量2億噸左右

秋糧佔全年糧食生産的大頭,産量常年佔總産量的75%。今年秋糧有望再獲豐收,預計旺季收購量2億噸左右,較上年穩中有增。今年夏糧産量2995.6億斤,比上年增加72.5億斤。

為確保顆粒歸倉,我國近年來大力實施綠色倉儲提升行動,糧食應急加工企業超6900多家,日加工能力超170萬噸,可滿足全國人民2天的消費需求。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24—2025年度,我國三大穀物繼續保持平穩態勢。

小麥稻穀庫存量滿足1年以上口糧消費需求

我國糧食總産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庫存充裕,遠高於17%—18%的國際糧食安全警戒線,小麥、稻穀庫存量能夠滿足全國人民1年以上口糧消費需求。

在我國,糧食産業年産值超過1000億元的省份達13個,其中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廣東、四川等省超過2000億元。

農田裏的科技范兒

夯實“大國糧倉”的根基,農業科技裝備是支撐。當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2%,在耕、種、管、收四個環節,做到了智慧化農機和新農技、新農藝相結合。讓我們一起去田間地頭,感受秋收、秋種的科技范兒。

新品種助力 南泥灣水稻迎豐收

眼下,被譽為“陜北好江南”的南泥灣千畝水稻迎來成熟收割期。大型收割機轟鳴穿梭,沉甸甸的稻穀裝滿了車鬥。近年來,南泥灣水稻種植基地與北大荒集團合作,引進優質東北大米品種和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找到了適合當地生長的水稻品種,今年畝産也有所提高。

高標準農田深耕 助力小麥單産提升

部分地區的冬小麥播種已相繼展開。在河南新鄉衛輝市龐寨鄉的高標準農田裏,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成片的土地被翻整一新。當地連續3年推廣土地深耕、鎮壓耙平等技術,助力冬小麥增産增收。農業技術人員來到田間,對農戶進行現場指導。

農機新裝備 助力增産增收

玉米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內蒙古是重要的玉米生産地。在通遼萬畝智慧化農場示範基地,田間農業機器人、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成為病蟲害防治的新選擇。

當前,我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已達20萬架。在全國各地,更多的農機新裝備,正在田間地頭“大顯身手”。在山東德州齊河縣,播種機的播種參數可以根據不同的小麥品種和土壤條件,進行精確調節。“無人駕駛”耕作數據上傳雲端,形成生産大數據,提供智慧化數據建議。

編輯:劉潔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透過數據看“大國糧倉”的底氣 科技裝備助力秋糧豐收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