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4日,歐盟成員國進行表決投票,通過了歐盟委員會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提議。
譚主了解到,10個歐盟成員國投了贊成票,12個歐盟成員國棄權,德國、匈牙利、馬耳他、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投了反對票。
投票前,路透社曾“放風”,法國、意大利、波蘭、希臘將投贊成票。
根據歐盟規則,提議被擱置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需要有15個成員國投票反對,且反對人數需要達到歐盟人口總數的65%。而法國、意大利、波蘭、希臘四國人口加起來,已經達到歐盟總人口的39%。也就是説,就算其他國家都反對,加起來也只有61%的人口占比,仍低於65%的標準線。
面對這一結果,知情人士告訴譚主:
前不久,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訪歐時,歐方表明了政治意願,還是願意繼續談,歐方還表示,即便是終裁也不影響和中方繼續談。中方本著磋商的態度,也希望和歐方相向而行,很多問題也可以談。但如果歐方的政治意願只在口頭上,沒有體現在行動上,那就很難談了。
歐委會對華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後,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一直承擔著行業抗辯方的角色。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負責人也多次前往歐洲出席相關聽證會,並與歐盟多國的政府、行業人士交流。
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負責人表示,不少歐盟成員國之所以投票贊成對華加徵關稅,是想用這種方式,“迫使”中國企業赴歐投資。
其實,從歐方提到的“即便是終裁也不影響和中方繼續談”的論調,就能看出歐方的這種心思——既希望保留發起不合理調查的“權力”,又擔心撕破臉皮,失去引進中國資金和技術的機會。
對於這些小心思,中方的態度也很明確,支持徵稅,就會失去投資。
業界就明確表示:
加徵關稅和吸引投資不可兼得。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才是吸引投資的最有利因素,歐盟不能一邊對中國産品加徵關稅,一邊還指望中國企業去歐洲投資合作。
譚主此前就曾提到過,歐方一直以減少關稅作為談判的“籌碼”,但關稅的多少並不是重點,徵收關稅這個行為本身,才是重點。
歐方是以中國企業享受了“不正當補貼”為由加徵關稅的,只要加徵關稅,也就認定了補貼。即便關稅稅率再低,但只要認定了補貼,那歐方可以利用其他手段來打壓中國企業。
這些手段,包括《外國補貼條例》,甚至是再創造一些新的手段和條例。
因此,在看到投票結果後,中方也旗幟鮮明地擺出了立場。
支持關稅就會失去投資,這句話,意味著什麼?
要知道,歐洲汽車的電動化轉型,走得並不順利。
數據顯示,今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放緩。歐洲消費者之所以不願意選擇電動汽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歐洲車企生産的電動汽車競爭力明顯落後。
歐盟制定了2035年燃油車禁售令,電動化,是歐洲車企不得不選擇的方向。
但歐洲車企電動化面臨兩個問題,一是相比于傳統的燃油車,電動汽車零部件製造所需的勞動力只是前者的一半。也就是説,轉向電動化,會帶來就業的問題。
二是歐洲目前電動汽車市場培育並不理想,而歐洲車企又在燃油車的研發與生産上有較大優勢,這就導致歐洲車企有些猶豫不決,瞻前顧後。
這樣的結果就是,歐洲車企在燃油車和電動汽車上進行雙重投資。但要知道,電動汽車的研發,同樣很費錢。
在這樣的情形下,能救歐洲車企的,只有兩種路徑:
||一是在保證産品力的前提下,盡可能壓縮研發與生産成本;
||二是歐洲電動汽車市場迅速壯大,出現明顯的市場轉向。
這兩種情形,都離不開一種條件——和中國合作。
這一點,歐洲車企看得遠比歐洲政客要清楚。
此前,寶馬集團董事長多次公開表示,加徵關稅不僅會打擊德國的汽車製造商,還會激化中歐之間的貿易摩擦,更會引發“一場無人能受益的貿易爭端”。奔馳負責人也多次對加徵關稅表示反對。
就在歐盟舉行投票前一天,寶馬又有新動作——有消息宣稱,寶馬已排除參與瑞典電池製造商北伏公司(Northvolt)下一輪融資的可能性。
北伏公司曾被視為“歐洲新能源的希望之星”,2020年,在北伏還沒正式開始生産時,寶馬就與其簽下了一份價值20億歐元的長期合同。隨後,包括大眾在內的多家歐洲車企與其達成了超過550億美元的合同。
不僅給訂單,這些車企還成為了北伏公司的投資人,參與了對公司的投資。
德國政府也對其寄予厚望,今年,德國政府又為其提供了高達9億歐元的援助。
但結果卻是,北伏公司一直在“跳票”,先是交付時間拖延,並且,電池質量也有問題。在這樣的情形下,寶馬計劃不再參與北伏公司的投資。
從歐洲電動化轉型的這個角度上講,是歐洲更需要中國。
支持徵稅,就會失去投資,也就會失去電動化轉型的機遇。
這些事情,歐洲國家得想清楚。
在歐洲內部,有不少反對的聲音。德國,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自從歐委會對華電動汽車發起不合理調查後,德國一直在為反對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徵收關稅而奔走。
根據披露,投票前幾天,德國總理一直在與其他歐洲領導人進行溝通,反復強調如果歐盟真的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後果會非常嚴重。
不僅是德國政府,德國産業界也在積極發聲。10月3日,德國工會和行業員工代表公開發表了一份“聯合反對聲明”,明確反對歐盟對華電動車加徵關稅的行為,表示這一條“錯誤的路”,並不會解決歐盟自身的問題。
在7月的一次內部投票中,德國投了棄權票。而這一次,德國明確投下了反對票。此前,馬耳他、匈牙利、斯洛伐克、塞浦路斯投了反對票。
反對的聲音不止這些,前不久,西班牙官員也呼籲歐盟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德國反對聲音最高,正是因為德國在汽車領域與中國合作較多,獲益較多。
這次投票,距離終裁還有一段時間。對於中歐雙方來説,還有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可能。
這段時間,既是德國這些反對徵稅國家繼續做其他歐盟國家工作的時間,也是那些投贊成票的歐盟國家把握新能源轉型機遇的最後窗口期,能否把握住,要看這些國家自己。
譚主了解到,10月7日,中歐雙方將會進行新一輪的談判。在談之前,歐方需要拿出誠意與行動。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