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安瀾、綠水長流,看當代“秦人”治水!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9月26日 16:58:28
央視網 | 2024年09月26日 16:58:28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秦嶺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23年,秦嶺陜西段生態環境優良等級面積達99.3%。讓綠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銀山成色更足,陜西擁有黃河、長江兩大水系,在多個重點工程修建的背後,也處處彰顯著生態保護的理念。

  高空之上,俯瞰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4萬多條江河日夜奔流。深居內陸的陜西,同時擁有長江、黃河兩大水系。1000多條河流不僅沖積出了土壤肥沃的漢中盆地、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也刻畫出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

  “秦人治秦先治水”。數千年來,陜西治理水患的嘗試從未停止。

  2003年8月,渭河遭遇特大洪災,超56萬人受災。為了提高防禦等級,陜西將渭河630公里堤防加高5米。渭河支流上建起新的水庫,在汛期時削峰錯峰,保證下游河道的安全。再加上覆蓋全流域的960個雨量站和71個水位監測站點,連同氣象衛星,可以提供準確的降雨信息和洪水預警,一張空地結合的“治水大網”越織越密。

  2018年,渭河洪峰比15年前還要兇猛,但是渭河干流的水位線卻比之前還低1米。

  歷時10年,引漢濟渭工程首次實現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大地握手。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其中中線工程70%的水量均來自陜西。10年來,累計從陜西調水645億立方米,相當於把4600多個西湖調往了華北平原。受益人口超過1億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統籌推進河湖復蘇生態工程,加快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在漢中,37個沿江重點鎮,實現了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6.5萬畝自然水域和1.3萬畝生態濕地如今已變身“市民幸福園”。在安康瀛湖,400多戶村民告別網箱養魚,回到岸上發展特色種植。而經歷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黃土高原也從淺綠轉向深綠,進入黃河的泥沙從曾經的16億噸減少到不到1億噸。

  未來,可控制黃河73%水量、60%沙量和80%粗泥沙量的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將和小浪底等水庫一起構築起黃河水沙調控體系,減少下游泥沙淤積,把清流還給母親河。

編輯:楊書傑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江河安瀾、綠水長流,看當代“秦人”治水!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