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實做好“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大文章 推進新型城鎮化意義重大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8月22日 13:42:22
央視網 | 2024年08月22日 13:42:22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來看特別報道“育新機 開新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也是釋放巨大內需潛力的過程,對於促進消費和投資實現良性循環意義重大。

全會提出,要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構建産業升級、人口集聚、城鎮發展良性互動機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

從1978年改革開放起,我國城鎮化進程歷經40多年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23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了66.16%。

國務院近日印發的《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指出,要經過5年努力,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接近70%。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必將是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突出城鎮化發展質量的新過程。

浙江杭州:進一步拓寬落戶渠道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過去十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逐年提高,累計1.65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一方面,各地以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為重點、兼顧城市間流動人口,進一步拓寬城鎮落戶渠道; 另一方面,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逐步使未落戶常住人口享有均等化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在這些過程中,各地取得了哪些進展?我們一起到浙江杭州和重慶去看一下。

在杭州蕭山機場,張磊和愛人姚琴琴正在到達大廳出口等待從鄭州回來的兒子和女兒。今年假期,10歲的兒子和8歲的女兒返回河南安陽老家看望爺爺奶奶。臨近開學,兩兄妹返回杭州,為新學期做準備。

2007年,來自河南安陽的張磊和來自安徽銅陵的姚琴琴在杭州相識。2009年結婚後,小兩口一直在杭州租房居住。2014年,兒子出生,兩人世界變成三口之家,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小兩口一直在尋找一處更穩定的居所。

從2011年開始,杭州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打破戶籍限制,對符合條件的、非本地戶籍新就業大學畢業生、外來務工人員和創業人員提供公租房。截至目前,杭州全市公租房累計保障的38.9萬戶家庭中,非本地戶籍家庭達16.5萬戶,佔比約42%。2016年底,小女兒出生4個月後,張磊一家四口成為這十六點五萬分之一,搬進這套濱江區核心地段的兩居室,到今天一住就是七年多。

隨著兩個孩子漸漸長大,上學成了新問題。好在,通過考取職業技能資格證書,小兩口成功入戶杭州,兩個孩子也順利入讀家附近的一所小學。

浙江省杭州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副主任吳黎梅介紹:“杭州公租房的保障家庭可以和購房家庭一樣,通過積分落戶把戶口遷到公租房內,同時可以和戶籍人口一樣享受子女入學的同等待遇。目前,杭州已經有2.2萬戶家庭落戶到公租房。”

除了走進大城市的外地人口,很多地方也在推動農業人口就地轉化。2019年,蔡雲珍和愛人從重慶遠郊的開州來到位於主城區的渝北,在一家電子元器件企業工作。渝北距開州大約300多公里,自駕需要三個半小時。來到渝北打工後,兩口子的收入比之前更穩定了,隨時回開州老家照看父母也很方便。

在公司同事的介紹下,蔡雲珍一家在渝北區一個公租房小區承租了一套61平方米的兩居室。這個近2萬戶的大型公租房小區,不僅離地鐵站近,還配套了三所幼兒園、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

目前,重慶中心城區的公租房配套建設小學、幼兒園、托育機構共82所,保障了5.5萬名承租戶子女就近入學、入園。建成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養老食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醫院,讓居民在公租房裏也能享受到良好的養老、就醫等公共服務。數據顯示,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53.10%提高至2023年的66.16%;而按照規劃,再過5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接近70%。 

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 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加快融入城市

杭州和重慶先行先試的做法給各地提供了啟示。近期,國務院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提出經過5年的努力,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接近70%。從目前66.16%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到70%,雖不足4個百分點,但也絕非易事。具體怎麼做,《計劃》也給出了明確的路徑。繼續來看。

《行動計劃》指出:要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推動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險、住房保障、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等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在部分城市,住房保障體系已經初步實現對包含農業轉移人口在內的常住人口全覆蓋。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郭唐勇稱:“公租房申請不受戶籍限制,農業轉移人口與城鎮戶籍居民同等條件,中心城區公租房保障對象中進城務工人員約佔54%。”

《行動計劃》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逐步將穩定就業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範圍,加大農業轉移人口經濟可承受的小戶型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浙江省杭州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副主任吳黎梅介紹:“根據‘十四五’規劃,杭州計劃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3萬套(間),截至目前已籌集房源26.5萬套(間)。在保障性租賃住房中,我們重點發展藍領公寓和産業園區職工宿舍,藍領公寓主要面向網約車司機、外賣小哥、快遞小哥、家政服務人員,産業園區的職工宿舍面向的對象主要是製造業或者信息化産業的一些工人。”

為了更好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行動計劃》指出:進一步推動轉移支付、要素配置等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挂鉤。落實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向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較多城市傾斜政策,發揮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領域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資金對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較多城市的支持作用。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分析稱:“我們由一個靜態社會變成了一個動態社會,特別是從勞動力的流動轉變到人口和家庭的遷徙。在這種情況下,公共服務的提供以及財政資金就必須要跟著人走,各項宏觀政策包括城鄉規劃、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轉移支付財政體制、各項資金的使用上都要考慮人的這種流動變化。這樣才能使公共服務、財政資金真正落在人身上,真正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稱:“在基礎設施體系,在教育、醫療這些公共服務體系方面全面提質升級。它是一個大規模的投資建設活動,既會推動整個城鄉一體的現代化步伐顯著加快,也會顯著擴大內需。圍繞新型城鎮化,我們要做一篇系統性的大文章,全面加快城鄉一體現代化的步伐。”

編輯:劉珊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紮實做好“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大文章 推進新型城鎮化意義重大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