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播中創新 讓朱子文化落地生根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8月18日 11:13:51
央視網 | 2024年08月18日 11:13:5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朱熹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集孔孟以來儒學之大成,被後人尊稱為“朱子”。他的格物致知、興辦教育、廉潔省察等理念不僅在當時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後世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位於福建省的南平市是朱子理學萌芽、發展和集大成之地,近年來,當地不斷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播中創新,一幅幅生動傳承的畫面正在碧水丹山間徐徐展開。

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園,來自武夷山一中的孩子們正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學習朱熹的勸學詩《偶成》。

武夷山一中學生周川容稱:“我印象最深的那兩句是: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在這兩句詩中,朱熹用切身體會告誡我們要珍惜時光。”

朱熹園又名武夷精舍,是朱子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800多年前,朱熹在這裡以書院為陣地,著書立説、倡道講學,構建理學體系,以考亭學派著稱於世的朱子學從閩北開始傳遍四方。

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陳國代介紹:“朱子的思想是以《四書章句集注》為基礎建構的理學思想體系,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大的影響。南宋後期以來,朱子的思想都是作為治理社會的主要思想。比如説我們講的尊師重教,現在仍然是有,包括成人禮也在用。”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舊時書院林立,如今朱子文化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走進校園,走進孩子們的心裏。有的學校利用課堂研讀朱熹讀書語錄,有的學校利用課餘時間將朱子文化與傳統非遺結合起來。

武夷山市朱子學校校長林巧介紹:“我們把朱子課堂活躍在了田間地頭,講了朱子社倉的故事。回到校園裏,我們又做了一頓蔥湯麥飯,主要也是教育孩子要勤儉、要持家,要養成這種好的習慣。”

南平市教育局局長楊鑾表示,南平市把學校作為弘揚傳承朱子文化的重要陣地,在課程建設上,分年級設置朱子孝道、尊師重教等教學主題;在活動開展上,持續舉辦朱子敬師禮、成年禮以及以朱子文化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和經典誦讀等活動,實現了朱子文化進校園的全覆蓋。

朱子一生以禮修身齊家,致力於整頓禮儀、修訂禮書。如今,朱子四禮(成年禮、敬師禮、婚禮、祭祀禮)也成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朱旭東稱:“朱子作為集大成的學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綜合性研究。我期望能借此機會跨越專業的界限,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中華朱子學會常務副會長朱傑人稱:“我們的初衷是為了培養朱子學研究的後備人才,能夠研究弘揚朱子的思想,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貢獻我們的力量。”

目前,南平市正積極探索朱子文化與生態旅遊深度融合,推出朱子文化旅遊線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以新的形式、新的載體融入日常生活。從城市景觀到文創産品,從公益廣告到線上表情包,朱子形象正走進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和縣的文創館內,100多款形式各樣的文創産品涵蓋了茶、竹、瓷等多種地方特色,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

讓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成為年輕人追隨的新潮流,如今,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朱子文化正在用起來、新起來、活起來中融通發展、落地生根。

編輯:劉珊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文化中國行|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播中創新 讓朱子文化落地生根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